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蕭衡鍾》中國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的戰略考量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近期頻頻穿梭南海巡航,執行印太自由開放任務,中國是否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反制,背後有極為複雜的戰略考量。(美國海軍)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近期頻頻穿梭南海巡航,執行印太自由開放任務,中國是否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反制,背後有極為複雜的戰略考量。

文/蕭衡鍾

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直升機護衛艦自10月26日起,在南海西南部海域進行海上安全行動,包括飛行任務、水面和空中部隊戰術協調、海上加油、海上打擊訓練等科目,根據中國「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在11月3日的消息,美日船艦已移動至南沙群島以北海域。

由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0月才完成了以垂直起降機 F-35B 在「出雲號」直升機護衛艦成功進行起降的測試,而日本海上自衛隊也規劃在未來將「加賀號」比照「出雲號」進行航母化改裝,美日兩國聯手在南海地區試圖「制中」的表態非常明顯,對中國當局來說具有濃厚的挑釁意味,是否會導致中國使出重手、比如正式宣布在南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似乎好戲還在後頭。

各界學者在評論美中競爭及對抗時,經常會論及雙方已進入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即美國將中國視為危及國家生存與發展的主要競爭對手,並將其正式定義為具有安全威脅的敵人。而美國為有效遏止中國快速竄起,避免動搖到美國現有的世界霸權地位,在政治博弈的大棋盤上,不論是在科技、軍事、金融及聯合各盟友的印太地區地緣戰略均採取積極的圍堵攻勢。

所以從歐巴馬時期提出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到川普及拜登政府接續提出的「印太戰略」,都顯示出美國當局企圖重返亞洲的決心,而其主要內容包含兩個重點。首先在政治方面,希望藉由各項多邊貿易及區域經貿優惠政策拉攏亞洲地區國家主動與其疏遠,達到政治及外交上孤立中國的目的。

其次在軍事方面,美國成立印太司令部,擴大海軍航母戰鬥群編制至12個,將全球60%海軍戰力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戰略前沿,並對盟友不斷釋出重大軍售項目,以提升整體軍事包圍能力,以期在東海、台海及南海等三個解放軍遠程兵力突穿口加強戰略部署。

當然,中國為反制美國對其相對不利的舉措,也作出各方面的應對政策。首先在政治方面,大力執行「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的經貿及外交倡議,來拉攏沿線國家與其密切合作並產生貿易及建設的依存性。其次在軍事方面,則積極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遠程投射武器能力及防禦圈相關戰略戰術,以期將美國勢力強勢拒絕在第一島鏈之外。

發展至今,美中雙方針鋒相對的程度可說是節節升高而無止期,甚至可能在南海發生一場充滿政治性的局部性有限戰爭。

其實,早在2010年中國即同時著手規劃南海及東海防空識別區,只是在2013年東海防空識別區率先頒布,而南海防空識別區目前仍然處於討論階段,但每隔一段時日就會被各界當作地緣政治及軍事戰略運用炒作的議題。

對於中國為何會針對南海防空識別區設置問題一直遲而未決,可能牽扯到更深層的技術、政治及外交形勢等方面的考量。依地理幅員來看,南海範圍遠超過東海,劃設及管理的難度及成本相對較高,需要耗費大量資源來支撐防空識別區的實際運作,故中國一直不願意輕率宣布實施。

不過,中國海軍軍事學院研究員李傑於2020年6月指稱,中國當局欠缺的是政治及外交形勢上的時機成熟問題,而非外界解讀的軍事管轄能力或管理技術不足的問題。

對於中國時不時地釋放出此一消息及論調,可能的用意就是基於試探性及暗示性等兩方面的作用,亦可同時蒐集觀察外界對其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的反應及態度。如此或可達到暗示周邊國家似乎即將頒布新的防空識別區的風聲,並運用非官方的管道散播似有若無的訊息,讓外界難以掌握中國真實的意象。

因為當中國於2013年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時即已造成美國、日本、韓國、東協及台灣的強烈抨擊及抗議,若再度宣布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其所造成的地緣政治紛擾及主權爭議恐將更甚當年的東海防空識別區。

因此,若中國下定決心要在南海正式頒布新的防空識別區,那就表示中國當局必須冒著面對負面國際輿論及挑起區域衝突的風險,這便涉及到了中國當局在權衡近期遭受以美國為首的全面遏制戰略及各層面損益評估後,所作出的整體的戰略布局。

南海對於中國而言,具有國家主權不可分割的核心利益地位,其最常運用的論述就是「中國在南海的所有建設及行為,都是基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境外勢力無權置喙」,故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將能讓解放軍空軍得以於南海地區攔查識別各國軍機,逼迫其空中偵蒐行為遠離中國大陸沿岸,符合中國在捍衛東南沿海領土領空安全的需求。

而南海對美國而言,更是涉及到印太戰略對外所主張的「航行自由」、「對外開放」層面,以及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握有長期優勢等戰略願景能否有效發揮的關鍵區域。若以現況來看,中國更早一步先發制人,提前在南海實施政治及軍事戰略布局,概略包含海外基地港口建設、遠洋護衛海軍戰力、南海的島礁島嶼化、情監偵能力及破解「麻六甲海峽困境」等相關作為形成的「珍珠鍊戰略(String of Pearls)」,讓其具有地緣戰略上的相對優勢。

反觀美國,其距離南海最近的日韓聯盟軍事基地,還有所轄關島基地則有先天上的兵力投射及後勤支援問題,而若是大舉將航母打擊群推進至第一島鏈及第二島鏈間部署,則將更容易受到中國運用超過千枚各型陸基彈道飛彈所形成的區域拒止戰略直接威脅,因為這些彈道飛彈射程介於500至5000公里之間。

因此,若未來中國再以維護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為由正式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勢必更加提升其在南海區域的影響力及話語權,並有效展現中國在南海難以逆轉的「既成事實」,進而形成在南海區域的地緣排他性。中國當局正在等待的,或許就是軍事扼控能力的相對成熟,以及選擇一個對自身戰略態勢更為有利的時機點,來對外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的正式設立了。

(作者蕭衡鍾為國立聯合大學助理教授,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