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羅慶生》美國對台灣為何不敢「戰略清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警告如果有任何人試圖以武力改變西太平洋現狀將犯下「嚴重錯誤」

文/羅慶生

日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美國認真關切中國對台灣的步步進逼,警告如果有任何人試圖以武力改變西太平洋現狀將犯下「嚴重錯誤」。但這看似嚴厲的立場表態,實際上卻讓台灣鷹派失望,因為他並沒有回答如果中國軍事行動,美國是否會採取軍事回應的問題。換言之,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立場,仍然是以往的「戰略模糊」,而不是鷹派所期望的「戰略清晰」。

美國是否應明確表態,承諾中國動武時軍事回應?是近來美國智庫與國會山莊熱議的問題。4月7日《紐約時報》一篇<拜登政府強勢支持台灣,是時候放棄「戰略模糊」了嗎?>的文章,描繪了華府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包括著名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Richard N. Haass),與2006至2011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蓋茨(Robert Gates),都主張放棄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明確表態美國將軍事回應中國對台動武。

不過,這個智庫或國會山莊很夯的議題,到了白宮與國務院卻突然消音。即便強勢抗中的川普,或者任期尾巴還有段最後瘋狂的蓬佩奧,在宣布取消美台官方交往限制時也迴避這個議題。

為什麼?強勢支持台灣不是美國兩黨共識嗎?為何在中國動武時會不會軍事回應卻不說清楚?明確表態的「戰略清晰」,有那麼困難嗎?

美國一向避免介入台海衝突

要釐清這議題,我們先回顧歷史,審視一下美國對介入台海衝突的態度。

從1948年以來,美國就盡力避免介入國共內戰,那時候解放軍還是「小米加步槍」的時代,美軍介入能力綽綽有餘。但即便如此,美國仍選擇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國民政府在大陸一步步退卻。國務院還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問題,與美國無關。

直至1954年,韓戰結束後,美國體會台灣在其太平洋防線上第一島鏈中間位置的重要性,才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美國雖承諾協防台灣,卻也限制台灣反攻大陸,以免將美軍拖進戰爭。此時美國的台海政策是「戰略清晰」,明確告訴兩岸不得單方面動武、改變現況。

美國政策改為「戰略模糊」,是1978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美國改採「聯中制蘇」的冷戰戰略,台灣地緣政治地位降低,但第一島鏈中間的戰略位置仍很重要,因此美國以《台灣關係法》取代失效後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明確表示將提供台灣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持,但不明確承諾協防台灣,以避免激怒北京,也避免鼓勵台灣宣布獨立而導致軍事入侵。

這議題被重新炒起,是美中對抗格局形成後。台灣第一島鏈中間位置對美國太平洋防線的鞏固非常重要,現在還要再加上台積電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的重要性。解放軍愈來愈多甚至常態性的繞島航行或演習,被解釋為動武企圖愈來愈明顯。智庫學者擔心,「戰略模糊」會讓中國懷疑美國捍衛台灣的決心,認為應做出明確的承諾以避免中國誤判,如此雖然看似鷹派,其實反而更安全。

「戰略清晰」的邏輯是嚇阻。畫出清晰紅線並讓對手知道,你只要敢越過紅線必遭報復,如此對手將因避免遭報復而不敢行動。成功的嚇阻有3個條件(3C),即實力(capability)、可信度(credibility)與溝通(communication)。也就是在對手越過紅線時有報復的實力、必然報復的決心,以及讓對方知道這兩點。

美國菁英認為,唯一會使美中全球權力鬥爭演變成一場實際軍事衝突的地方,就是台灣。美國要在避免一場兩敗俱傷的武裝衝突的前提下,保護這個科技產業發達的民主島嶼。這是兩黨共識,問題是怎麼做。冷戰時期,美國曾有多次展現不惜一戰決心而成功嚇阻的經驗,例如古巴危機,因而主張「戰略清晰」者認為,要嚇阻中國對台動武,必須要有明確承諾,展現決心。

但這看似合理的邏輯,為何無法獲得支持?

首先是可信度。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卻只是美國的重要利益。美中地緣政治對抗,中國若失去台灣,讓台灣獨立或由美國駐軍,則沿海精華區門戶大開,遭受直接威脅。但美國若失去台灣,讓解放軍在花蓮部署海、空軍,則只喪失太平洋防線的第一島鏈,之後還有第二島鏈的關島、中途島、夏威夷島等1萬多公里的寬廣海域。

台灣這島嶼對中、美兩方的重要性,是不對等的。美國相信中國會為台灣不惜一戰,否則也不會擔心台灣宣布獨立而導致軍事入侵;但要讓中國相信美國會不惜為台灣而戰,恐怕美國自己都不會相信。

可信度不夠,嚇阻就無效。但若承諾,就必須說到、做到,否則美國威望大損。如此美國就必須考慮萬一必須動武的情境。美軍是否有足夠實力,全面壓制解放軍呢?

美中軍事實力正快速接近

主張「戰略清晰」者如哈斯或蓋茨是美國的資深政客,經驗與思考固然很周密,但或許印象上仍停留在美國軍力的巔峰時期,認為美軍只要一出手,就必然可以給解放軍慘痛教訓。

美軍實力全球第一,這沒有錯,尤其海、空軍。11個航母戰鬥群,每個都相當於一個中等強國戰力。這還是因為各國有陸上基地可用,如果是到大洋打制海作戰,全世界所有海軍兵力加起來,恐怕也比不上美軍。

問題是,這麼龐大的軍事力量,1970年代建立後卻沒有替換更新。F-15戰機首飛1972年、F-16首飛1974年、F-18首飛1978年,現在仍執行任務。至於較新的F-22只量產187架,不能全靠它,且妥善率居然低到不足50%,應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預定替換的通用戰鬥機F-35居然問題百出,還不如舊款可靠,現在已傳出停產消息。這些70年代的舊款戰機經升級後雖仍能維持70%以上的妥善率,但逐年下滑。

海軍也一樣,尼米茲級航母首艦1972年下水,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首艦1981年下水,柏克級驅逐艦首艦1989年下水,算是比較新的。預定替換的朱瓦特級驅逐艦卻因不適合海戰,從原本的32艘一路縮減,最後只造3艘。35艘的瀕海戰鬥艦(LCS)噸位又太小,無法滿足高強度作戰需求。已進入退役期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可能被迫延役。

雖然這些作戰平台的威力在全球仍首屈一指,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厲害是很厲害,老了還是不行。

美軍的戰略誤判以及打了10多年的反恐戰爭,消耗太多資源,拖垮了美軍。面對解放軍新款機、艦不斷服役,美軍已發覺問題嚴重,已展開新一代作戰平台的研發,如重型巡洋艦(Heavy Cruiser)、驅逐艦的「DDG Next」,以及6代戰機的下世代空優(NGAD)計畫,但這些都還在紙上作業階段,且美機、艦數量龐大,要全面更新替換,恐怕要到2035年甚至2050年,要看美國政府願意砸多少軍費而定。

相對美軍實力逐漸下降,解放軍則迅速上升,3個航母戰鬥群的大艦隊戰力正在形成中,雙方實力快速接近。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指出,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將在10年內浮現,甚至「最快6年」就會展現出來,就是描述解放軍能力快速提升的現象。雖然美軍整體戰力還是很龐大,但美軍有全球責任,解放軍只要專注西太平洋,印太司令部所轄兵力,很快就要壓制不住解放軍。

承諾回應中國動武要動用軍隊。所以,對台海「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這議題,真正有發言權的,不是智庫學者或議員政客,而是美國國防部的軍人。打仗是會死人的,中國不是敘利亞或伊拉克,要美國軍人去打可能大量傷亡的戰爭,總要問一下國防部意見,但五角大廈會支持這種高風險的承諾嗎?

在國會作證時面對國會議員的熱切詢問,戴維森回答得耐人尋味。他說:「我認為,我們40多年的戰略模糊幫助台灣保持了現狀,但你知道,這些事情應該定期重新考慮。我期待對話。」既然肯定「戰略模糊」幫台海維持現狀,美軍對話時是什麼立場,就不言可喻了。

(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