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譚傳毅》麥卡錫訪台 解放軍的極限壓力測試

根據總統蔡英文臉書釋出的影片,我方監控中共軍艦(舷號536)。(截取自蔡英文臉書影片)
根據總統蔡英文臉書釋出的影片,我方監控中共軍艦(舷號536)。

文/譚傳毅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近期訪華,此行將與中方探討管控競爭、應對跨國挑戰、台灣、烏克蘭和朝鮮半島等議題。其中最重要的,將會是4月份預期訪台的麥卡錫。

美國把「競爭、合作、衝突」視為對華政策的主軸,這種關係乍看之下很複雜,說穿了也很簡單:想和中國競爭的時候就競爭,想合作的時候就合作,不然就進入衝突環境。這樣美國就能獲得最大的行動自由度。競爭與衝突的關鍵點,是台灣問題。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一方面企圖以國際條約例如《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宣言》(但不承認《舊金山和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等,規範美國的對華政策。在另方面則以《反分裂國家法》以及三個對台工作文件(2022年8月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1993年8月的《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2000年2月的《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作為兩岸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

很明顯,美中尚未確立雙方的競爭與衝突的行為準則,在政治正確之下,任何法律問題對會被扭曲,美中亟需在衝突環境中確立全新的關係,特別是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即將於4月訪台之際。

同理,台灣問題不斷受到挑戰,在不違反「三個文件」的前提之下,勢必更加擠壓台灣的政治與軍事空間;即使尚未達到動武的程度,比裴洛西訪台更大的軍事壓力是必然的,例如近距離封鎖軍港和設定禁飛區,但不阻撓民事與經濟活動。

美軍難免挨修理?

雖然習近平和歐巴馬於2016年9月簽署了兩個互信機制備忘錄:「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但很明顯,這兩個備忘錄並不能約束美國軍事武力的運用,更不包括核武器。

若要把備忘錄變成必須遵守的法律,對於美國而言根本不可能,因為美國所信仰的不是和諧與和平,而是在衝突環境中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先許下一個承諾,而這個承諾能夠在衝突環境中的談判發揮重要功能。如果美國能夠以可信的方式限制自己的某些自由,反而會增強其談判地位,並更多的傷害中國的利益。乍聽之下不可能,但在實務中卻是可能的。

例如威脅炸毀唯一的逃生橋樑、再如兩人的手綁在一起攀登懸崖,如果橋樑被炸毀、兩人在攀爬過程中打架,兩人都沒有活命機會,活命機會是美國許下的承諾與威脅,目的是嚇唬對手讓步,否則兩人都會被毀滅。若中國不想釀禍(美中大戰),那就讓步。

這是美國操作威脅和承諾方式,只要中國讓步,美國即可獲得最大行動自由度,然後以不斷切香腸方式獲利。台灣問題就是如此,從美機抵近偵察、美艦自由航行、對台軍售、軍事交流到議長訪台等議題,無往不利。

這就是「兩個備忘錄」無法成為某種行為準則的原因,因為行為準則要遵守的,就像遵守商業契約一樣,所有的交易方、金額、產品、交貨期、品質與數量都必須遵守,不能任意變更內容,否則就會產生貿易糾紛。

中國政府經常批評美國試圖踩踏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台灣問題。儘管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在美國眼裡,中國卻在不斷讓步。

就像俄羅斯對於西方國家源源不絕供應武器裝備給烏克蘭,畫了許多紅線、講了許多措辭嚴厲的警告,但因做不出有效的報復而不斷讓步,變成美國聯合東歐國家特別是波蘭集體圍毆俄羅斯,老牌西歐國家德國、法國、義大利反而被晾在一邊。

問題是在台灣問題方面,中國會不斷讓步嗎?避戰(美中大戰)是前提,難道事到臨「台」中國還繼續讓步?這不禁使我們進入戰鬥的層次中,雖然美軍的戰鬥經驗是全世界最豐富的軍隊,但是過去都是和弱小國家交手,如今和一個與美軍相當體量的國家交手,過去「打孩童」的戰鬥經驗能夠類比到解放軍身上?

在不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情形之下,解放軍很可能針對美軍進行一場小規模的「競爭」,例如在看不到硝煙的電磁戰中,干擾護航麥卡錫的美軍機和軍艦…,手段非常多。就算不針對麥卡錫機隊,日後美機美艦也可能成為解放軍的打擊對象,而且動作將會越來越粗暴直接。

目前中國大陸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秩序並不匹配,中國有權利追求其應有的國際地位,而美國卻仍以舊有的規則圍困中國,而且還是在中國大陸自己家門口,完全在解放軍體系作戰的範圍之內,必遭中國的反噬。

更加激化的軍事壓力

當前的兩岸關係固然很危險,但在「三個文件」指導之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是中國大陸最高指導方針,我們暫時排除解放軍對台動武的可能性。

裴洛西訪台把海峽中線搞沒了,接下來的麥卡錫只會把情形搞得更糟。在不對台大規模動武的情形之下,近距離封鎖以及設立禁飛區、但是不干擾民事與經濟活動,很可能是未來解放軍對台的作為。

當美中「兩個備忘錄」不能成為雙方行為模式的規範之後,競爭就變成了謀略。謀略是雙方指揮官高強度的心智鬥爭,是在不動用武力之前的心智鬥爭,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承諾之下,其目的是為獲得最大化的軍事利益。

就像溫水煮青蛙,當解放軍打破海峽中線之後,明顯並未嚇著台灣,反而還處於舒適的水溫之中。相信在麥卡錫訪台之後,解放軍可能把水加溫到人體無法適應的40度以上,近距離封鎖和設定禁飛區、但是不干擾民事與經濟活動,可能就會有極大的震懾效果。

近距離封鎖包括封鎖(可能在12海里左右)左營港、蘇澳港、基隆港、馬公港軍艦活動,只要軍艦出港都會遭遇中共艦隊,而商漁船、賞鯨船、海釣船等則暢行無阻。事實上,過去半年來中共軍艦就曾有多次在近距離內與我海軍行「注目禮」,不排除把軍演項目化為實際行動的可能性。

英國就曾以存在艦隊(Fleet in Being)近距離封鎖法國大西洋艦隊,弄得法國軍艦只要出港都不免與英國艦隊打一仗,最後法國人屈服了。雖然屈服,英國仍未擊潰法國,因為法國改向歐陸發展。

但是台灣的地緣位置和法國不同,台澎面積不大,四周很容易就被封鎖,一旦12海里界限被突破(即使不突破12海里),徘徊在12海里之外的共軍艦隊同樣令人難受。很難想像接下來的場景:國軍是否發起第一擊?若發起第一擊,是否會遭到解放軍報復?若不發起第一擊,我海軍的功能何在?…

設立禁飛區的道理和海上近距離封鎖相同,禁止我軍機飛越禁飛區、但不禁止民航機,只要我空軍戰機飛越禁飛區,都可能遭到共機攔截,我空軍是否發起攻擊?…

結論

只要麥卡錫確定訪台,解放軍升高軍事行動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台灣不見得總是苦主,這次很可能連美國都可能受到影響。

過去大陸方面曾經猶疑於到底「先解決台灣問題」還是「先解決美國問題」,隨著美中關係不斷惡化,而美國又是台灣問題的背後影武者,看起來,只要麥卡錫來台,恐怕「先解決美國問題」可能已提上日程。

當然,台灣方面的處境不會太舒服,海上近距離封鎖與設立禁飛區可能會是常態,這絕對是2023開春最壞的消息。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