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譚傳毅》美中太空爭霸:中國天宮空間站之軍事用途

天宮太空站於2022年建成後,將可能有多達17國太空人陸續登上天宮進行科學研究。圖為天宮太空站2022年完成後的想像圖。(圖/推特@usadralansari)
天宮太空站於2022年建成後,將可能有多達17國太空人陸續登上天宮進行科學研究。圖為天宮太空站2022年完成後的想像圖。

文/譚傳毅

2021年5月與9月,中國分別發射了貨運太空船天舟2號和3號進入軌道,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10月16日,神舟13號載人太空船發射,6個小時之後也進入軌道與之對接,構成四艙(船)的太空站組合體,稱之為天宮空間站。

除了「四船一體」的天宮空間站,未來還會有載貨的天舟系列、以及載人的神舟系列太空船會陸續加入並擴展。我們不禁思索,天宮太空站具有哪些軍事用途?

太空組網

從2008年到2016年間,中國發射的天鏈一號(01/02/03/04/05星),以及在2021年12月發射的天鏈二號(01/02星)5G網路中繼衛星,我們不能忽視天鏈衛星為太空船發射提供的全時空覆蓋測控,這是美蘇之外、第三個覆蓋全球的太空中繼網路。

中繼衛星是「衛星的衛星」,天鏈衛星位於36000公里的高軌道,可為所有衛星與太空船與太空站與地面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它實時傳遞數據,提高各類衛星的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

在美軍歷次作戰行動中,有一種衛星必定會出現,就是數據中繼衛星。美軍作戰指揮部都在美國本土,在遠端遙控指揮萬里之外的作戰,不可能依賴普通的通信器材,地球的球面限制了無線電信號傳送,這時就需要太空的數據中繼衛星。

比較出名是歐巴馬總統和幕僚在白宮觀看美軍獵殺賓拉登的視頻,就是透過中繼衛星的接力傳輸,甚至於總統能在任何時候可以和前線指揮官或某個士兵進行視頻通話。

中國能够成功發射太空船,主要受益於數據中繼衛星全時空的無縫覆蓋與測控;不只是太空船,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也是接收天鏈衛星的信號測控。

太空站:太空作戰節點

現代作戰必然需要一個集情報、指揮、管制、通信、監視、偵察於一身的節點,如果這個戰場節點位於太空,就可發揮居高臨下的優勢。

太空站功能首先就是指揮中樞,它可在太空控制每個軍事衛星的行動,例如在太空進行機動變軌,此外還可遂行反戰略彈道飛彈。空間站在太空監控敵國的洲際導彈,可即時攔截敵軍彈道飛彈、並同步導引陸基反導飛彈攔擊。其次,天宫空間站可進行戰略偵察,在太空用各類偵察與監視設備,把任何機器搜集到的情報,即時提供給指揮官決策依據。

過去蘇聯曾經在「和平號」太空站部署飛彈跟蹤器,除了照相機,還有分光儀和多光譜光電感測器,監視美國太空梭飛行的全過程。再如2021年有兩次美國星鏈衛星(Starlink)不友善接近天宮太空站,當時太空站採取緊急變軌措施。因此,太空站必須「長眼睛、長大腦、長手腳」,才能立即發現危機並做處置,這些都是看不到的太空暗戰。

最後,中國必須發展實戰型的太空站,除了是C4ISR聯合作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節點之外,空間站還必須具備自衛能力。太空雖然廣袤無垠,但卻有許多不友善的敵人。

太空武器站:反導與反衛星

2007年1月,西方媒體報導中國用導彈擊毀一枚失效的衛星。2011年1月中國國防部宣布成功在西部地區進行了一次反導試驗。反導與反衛星作戰的精度要非常高,才能保證成功的機率。

射高構成了地面反導的障礙。考慮到飛彈動能、速度、負載、發射角度、空氣阻力等諸多因素,如果一枚反衛星武器能到達800公里的高度,就能擊中許多中低軌道衛星。理論上來講,以最佳角度發射單節飛彈所到達的最大高度,大致是其最大射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射程900公里的彈道導彈的最大高度大約是300到450公里,大多數中低軌道衛星高度在800公里高度,單節飛彈的射程至少要達到1600公里才可能。據聞,目前北韓和伊朗正在研發這個級別的飛彈。

迄今為止美軍在阿拉斯加部署了數10枚中段反導飛彈,就是標準-3防空飛彈,其射程1200公里,假設其最大射高可達600公里,但中國太空站的高度為400到450公里,受到地面飛彈的威脅不小。

反彈道飛彈是世界級難題,但從太空中反導那就容易多了。無論如何,天宮空間站必須擁有自衛武器,才可因應敵人無論從地面或從太空中的打擊。至於反衛星武器,總結起來共有5種方式:共軌式、從地面攻擊、定向能武器、電磁干擾、機械臂捕獲。

共軌式反衛星武器是發射殺手衛星進入目標衛星軌道,然後追蹤、利用本身動能或炸彈直接摧毀。從地面攻擊就是當目標衛星經過上空時,對其進行攻擊。定向能武器就是雷射武器和大功率微波武器,直接摧毀敵人衛星、或通過輻射使其電子元件失效。電磁干擾則可以切斷衛星和地面站的通信。在空間站裝載機械臂,除提供在軌維修或搬運等服務,還可精準捕獲、跟蹤或監視目標衛星。

若在天宫太空站加載機械臂、殺手衛星、定向能武器和電磁武器之後,即摇身變成反導與反衛星的太空武器站。

戰略偵察:遠望測量船

中國擁有7艘遠洋測量船、2艘火箭運輸船,分別命名為遠望1號到7號,火箭運輸船則為遠望21號、遠望22號。

在神舟13號和天舟3號太空船發射中,中國出動了3艘遠望測量船,分別部署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等不同方位,以接力方式測控神舟的入軌。

以美軍所擁有的「觀察島號」(Observation Island, T-AGM-23)測量船為例,每當中國和俄羅斯進行彈道飛彈發射或者大規模演習時,觀察島號測量船一定會出現在附近水域進行戰略性偵察。甚至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利用測控設備對中方衛星進行捕獲和控制。

據聞中國遠望5號與6號測量船的設備比美軍觀察島號還要先進,當然可能用遠望測量船進行軍事任務,例如偵察美軍彈道飛彈發射、甚至部署關島的B-2戰略轟炸機和F-22戰鬥機活動偵察。

結論

雖然國際有《太空法公約》關於太空主權、資源、環境、運輸、責任、軍備控制、遙測遙感和遥控、空間站等規範,但在實務上,天宮空間站具備自衛能力、搭載反導與反衛星武器是必然的。

只要有「人」,就不會停止競爭。在陸地上是如此,難道在太空中,人類就會變得比較文明?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