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周忠菲》蕭美琴美歐行的政治密碼:中國威脅論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日前訪問美國與歐洲。圖為歐洲議會第一副議長卡拉斯(Othmar Karas)歡迎蕭美琴蒞臨歐洲議會。(外交部提供)
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日前訪問美國與歐洲。圖為歐洲議會第一副議長卡拉斯(Othmar Karas)歡迎蕭美琴蒞臨歐洲議會。

文/周忠菲

近日,新當選的台灣準副總統蕭美琴,抓緊「5.20」前的空隙,先是赴美一周「處理私人物品」。接著又釋放資訊,表示在華盛頓也有公務,即與美官員就台灣新政「進行互動」。此後,蕭美琴離開美國,受捷克議長邀請,參加捷克智庫「解析中國」論壇。3月23日,蕭美琴低調返台。所見新聞報導極少,她在「解析中國」論壇上的發言,或者演說,未見媒體提及。

隨後,民進黨當局對外公布,這次歐洲行程,包括蕭美琴與捷克、波蘭及、立陶宛等國議長見面,並與波羅的海三國國會的外委會主席,「實現了互動交流」。解釋蕭美琴出行目的,是為了「增進各國對台灣致力於和平的瞭解」,這有點囫圇吞棗的感覺。

從報導看,歐洲與台灣沒有邦交,蕭美琴歐洲行,定位停留在維持民間關係層次,僅與國會議員而不是與政府官員「實現互動」。另外,赴美的報導顯示,在華盛頓與美國官方人員見面的原設想,未能如願(3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曾透過《路透社》的採訪表示,蕭美琴到美國進行的是私人訪問。但米勒迴避蕭美琴是否會見美國官員的問題,他舉例說,長期以來台灣官員和在任副總統,在就職前都會訪美。暗指賴清德曾以副總統身分對美國國會進行訪問,蕭曾作為陪同,跟隨前往)。按民進黨的原設計,蕭美琴如果在華盛頓實現與美官員的接觸,就可以大張旗鼓地宣揚為「美台官員公開進行來往,終於成為合法形式」,結果泡了湯。

蕭美琴回台後,民進黨當局將蕭美琴歐美行定位在——「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這種說法,以及吞吞吐吐的操作方式,看上去好像對兩岸關係的挑釁意味不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民進黨設計具有「準副總統」身分,又被大陸定性為「典型台獨分子」的蕭美琴赴美歐「客串」,如果從表面現象看這一問題,就會為其所騙。對民進黨當局的決策,安排蕭美琴此行的真實用意,需要「撥開迷霧」,見識「真容」。一個視角就是,蕭美琴此行的政治密碼,應該解讀為——在國際社會兜售「中國威脅論」。

邏輯是,由於「中國威脅」的存在,台灣「沒有安全感」。民進黨的下一屆「新政府」,呼籲西方國家支持台灣的「民主體制」。當然,表面是維護「共同價值觀」,實際上,是將賴清德領導下的「台獨的事實存在」,包裝為「台灣國際空間的需要」。而「事實台獨」政權的含義,不僅是未來的「賴蕭配」,而且來源於蔡英文執政8年,不曾西進一步,不斷惡化的兩岸關係,即是蔡英文路線的遺產。這才是民進黨當局所謂「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真實含義之所在。

蕭美琴向國際社會兜售「中國威脅論」的判斷,有這樣的依據:

其一,從政治基因看,蕭美琴是蔡團隊「抱團思維」的受益者。

蕭美琴自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後成為其英文秘書。類似不久前,處理金門撞船事件的台灣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原來是謝系,後來進入英系。管碧玲對海巡署惡化兩岸關係的授意,就是蔡英文「定基調」,是按蔡團隊「抱團思維模式」操作。

台灣社會一種看法認為,蔡英文在民進黨中的權力來自李登輝。另一種看法認為,蔡英文上台的時候沒有任何派系背景。8年執政下來,蔡團隊「抱團思維」的最大特徵,就是「反中、抗中」,把兩岸關係弄成僵局。

其操作要點是,在台灣「民主對抗專制」框架下,刺激美日對台政策,使美日反華勢力,失去現實主義的謹慎和克制,用捲入戰爭的威脅,為「事實台獨」在台灣當政鋪路。這一過程中,經派系平衡與利益分配,蔡團隊成為民進黨內的一支不可小覷的,有特殊後台的力量。

蕭美琴從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駐華盛頓辦事處代表,到成為「台灣副總統」,投身蔡團隊,成為「抱團思維」的一分子,這樣的政治基因,遠比媒體宣揚的——「蕭美琴英文流暢」重要得多。

其二,蔡英文強烈的個人政治意願的體現

民進黨現在已經是看守內閣。花費如此人力物力,安排蕭美琴歐美行,接近於副領導人出訪「友邦」。鑒於蕭與蔡的關係,最大的幕後看點之一,是此次歐美行,如何執行與體現,蔡英文強烈的政治意願。

蔡英文擔任台灣領導人之前,透過社交媒體,曾拋出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台灣外部面臨「中國大陸的威脅」。第二個條件是台灣的內部挑戰很多,領導人要承受很多壓力,承受很多攻擊,帶領台灣繼續前進。第三個條件是,領導人必須是一個好隊長,要擔起所有責任。核心意思,就是強調「台灣很危險」,所以她要站出來,當仁不讓。經過這樣的「三條件」,不僅民進黨需要「反對中國威脅」,台灣也十分需要「反對中國威脅」。蔡英文依靠這樣強烈的政治意願,實現8年掌權。因此,作為台灣的領導人,接受「中國威脅」,成為「政治密碼」。

其三,「蔡團隊」後繼有人,美國暗中支持

民進黨推行的「中國威脅」路線,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也經常釋放一些信號,供民進黨「出口轉內銷」,進行島內宣傳和「整黨教育」。

對這次蕭美琴的美國之行,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所」(CIIS)中國部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就以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國問題專家身分,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她迎合民進黨的立場,散布中國對台灣的態度「愈發咄咄逼人」,宣稱在5月20日「新總統」就職儀式前,「台灣各方仍在努力維護一絲穩定。」她還表示「不論台北還是華盛頓,都在試圖對蕭美琴的訪問,保持低調」。這種說法明顯是為蕭美琴在華盛頓的活動「補台」。對兩岸關係不僅沒有助益,反而具有強烈的挑釁意味。

在距「賴蕭配」走馬上任,不到兩個月之際,在民進黨以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為幌子,配合美軍炒作台海可能在2027年爆發戰爭之際,辨識蕭美琴美歐行「中國威脅論」的政治密碼,其中的關連性如何,才能穩住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