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阿富汗也會是中國的「帝國墳場」?
文/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
最近,阿富汗政府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穆希卜表示,希望中國、印度、俄羅斯三國向阿富汗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對抗恐怖主義。
美國才在「帝國墳場」栽了跟斗,阿富汗政府(遜尼派)就邀請中國出兵反恐,中國是否會採取行動干預?
不久,塔利班組織發言人也邀請中國投資阿富汗,承諾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企業、資本的安全。敵對雙方同時找上中國,很有意思。
帝國墳場的環境
阿富汗是個內陸國,周邊三個大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其中就屬印度最不靠譜,因為印度與阿富汗不接壤,想直接以武力介入,必須繞過敵對的巴基斯坦。幾天前,印度向阿富汗政府軍空運了80噸炮彈,運輸機先向西南飛行,抵達阿拉伯海之後沿著伊朗領空進入阿富汗。
平常偶爾這麼搞還行,戰時運送大量地面部隊到阿富汗,印度還沒有這個本事;況且運送炮彈給阿富汗政府軍,自失中立原則,日後若要調停阿富汗政局,將如何面對塔利班?印度若不調停阿富汗,而打算以軍事介入消滅塔利班,那麼印度就要深陷帝國墳場了。沒有大國的能力又想當大國,恐怕印度已失去介入的資格。
阿富汗北面有三個鄰國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皆與俄國關係良好,而俄國也曾折翼阿富汗,目前還是明哲保身為要,犯不著重蹈覆轍,只要動亂與難民不擴及前加盟國邊境就謝天謝地了。
以遜尼派為主的阿富汗西面與什葉派的伊朗為鄰,雖然分屬不同教派,但在歷史與文化上卻有許多聯繫,勝過教派爭執。伊朗曾經統治過阿富汗,波斯語直接影響阿富汗官方語言普什圖語,甚至於維吾爾族語也有波斯語的痕跡。伊朗的態度和俄國類似,理解阿富汗的處境但不會介入,防堵戰火特別是難民進入伊朗。
剩下還沒介入阿富汗的大國就是中國,也是最有資格介入阿富汗政局的大國。中國與阿富汗以一條寬約92公里、長約300公里的瓦罕走廊接壤,雖然狹長,卻足以讓中國派兵入境。中國會因此進入帝國墳場嗎?
阿富汗:曾經的絲路中轉站
阿富汗古稱大月氏(讀音ㄓ),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絲路就是從新疆經阿富汗到達波斯和歐洲。在另一方面,中國海上絲路從泉州出發經由東南亞抵達印度之後,把貨物交給印度商人轉運給阿拉伯商人(包括阿富汗商人),再轉賣給歐洲人。阿富汗是陸上絲路也是海上絲路的中轉站。
中國最早和大月氏發生關係,始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大月氏本來生活在西北河西走廊一帶,被匈奴擊敗後南遷,最後落腳阿富汗,與當地民族融合。在魏晉南北朝至唐時期,兩國陸上絲路交往走向高潮,宋代以後,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取代陸上絲路的地位,中阿兩國在絲路的貿易往來逐漸終結。
在這漫長的600年期間,海上絲路從未遭遇海盜和政治干擾,唯一出現的強權就是鄭和艦隊。
阿富汗在絲路的要道地位明顯,各個朝代開展絲路貿易,都自然的將阿富汗作為產品轉運地。中國在政治與軍事方面影響了阿富汗,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影響幾乎沒有。阿富汗對於中國最近的歷史記憶就是絲路貿易,這可能是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同時找上中國介入的遠因。
中國對於阿富汗影響力式微的原因,可能與阿富汗的地理封閉、宗教繁雜、族群分裂有關,如今中阿兩國的共同點不再是政治與軍事,更不是文化與宗教,而將是質樸的貿易。如果貿易無法凝聚阿富汗,前途實在堪憂。
中國不出兵海外主義
中國對於出兵海外原則一向保守,因為中國大陸周邊地區動盪不安,如果輕易在每個動盪地區都駐兵,那就沒完沒了。對於美國而言,軍事不但是外交的延伸,而且是為達到某個政治目標的工具。但是對於中國而言,外交則是通過國際合作解決各國間的共同問題,國內各黨各派透過談判協商解決內部問題。
例如在南海問題上,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開始推動「南海行為準則」,2019年,各方提前完成第一輪審讀,預計在2021下半年啟動第二輪審讀,若通過審讀,此準則將作為各國在南海行為的依據,特別是在禁止使用武力方面。
南海諸國大概是越南和菲律賓的變數最難以控制,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的原則都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以雙邊協商方式和其他國家解決島嶼爭議。
「多方談判、各方融合、建立共識、共同開發」,大概是中國政府處理外交事務的幾個基本原則,未來處理阿富汗問題應該也將如此。
中國將如何解決阿富汗問題?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過,阿富汗問題必須遵循「阿人主導,阿人所有」原則。中國參與阿富汗問題將在一帶一路政策下穩定發展。中國會參與阿富汗戰後國內重建,但不會軍事介入阿富汗,對於塔利班則持謹慎態度。
因為塔利班是個不穩定因素,它曾聲稱要建立全世界最純凈的伊斯蘭國家,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塔利班在2001年以炮擊毀了有1400年歷史的巴米揚大佛像。這種極端基本教義行為是否能夠在短期內改變,成為世俗的商人思維,實難以預期,所以中國要保持距離。
阿富汗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教派爭執,而在於種族與部落之間。雖然人種以佔40%的普什圖人為主,其他還有25%的塔吉克族、哈扎拉族、烏茲別克族、俾路支族、土庫曼族等20多個民族與部落。蘇聯撤出之後,阿富汗曾經組成多種族聯合政府,但是各族各懷鬼胎而且貪污舞弊頻發,這才導致塔利班的興起。
種族與部落之間的差異過大,想要建立單一民族國家難如登天,組成聯合政府也是一廂情願,壽命註定不長。
阿富汗之難以征服,就是它的不穩定性。幾乎世界聞名的恐怖組織例如基地組織、塔利班、ISIS都集中在阿富汗,在有限的空間裡面,不只是地理環境複雜,還有不穩定性極高的人文環境,可容許很多組織同時存在與鬥爭。無論哪個帝國進入阿富汗,都會迷失自己。
從軍事上來看,阿富汗是個爭地,也是個交地。爭地的意思是我先佔領對我有利,敵先佔領對敵有利。交地的意思是我可以去、敵可以來的地區。這種地方特別適合交往,來來往往做生意的意思。
這就是歷史上阿富汗作為絲路中轉站的舊日榮光。當然,這取決於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以及各民族,認清放棄內鬥的現實,否則誰也救不了阿富汗。
中國既然強調民族融合、不會派兵介入阿富汗,就不會陷入阿富汗的泥淖,更不會是中國的帝國墳場。
(作者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本文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專稿,授權《優傳媒》與《洞傳媒》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