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台幣狂飆 來自對賴政府「逢美必跪」的預期心理

文/中時黃琮淵
新台幣歷經兩日「震撼教育」後,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第一線,用力闢謠台美貿易談判沒有談到匯率,喊話外界降低預期心理,但老話重提的效果有限,因為外界從不認為央行會「出賣台幣」,會迫使央行放手的肯定是更高層級的府院,賴政府向來對美方言聽計從、逢美必跪,如果台積電都能奉送了,再送上台幣又有什麼意外?
新台幣連續2日升值,固然有大環境的因素,除川普對等關稅措施扼殺美元,導致美元指數疾速跳水,台幣在貶不夠的情況下,就只能「拔腿狂奔」,於是加碼促升,加上大陸、韓國放連假去,匯市沒有開盤,熱錢就剩「狙擊台幣」這個選項,某種程度也是非戰之罪,台幣算是無妄之災,升得的確冤枉。
新台幣這波「預期升值心理強烈」,大家都很清楚,反應的是對「新台幣被出賣」的隱憂。先別說川普可能仿造廣場協議來個「海湖莊園協議」,促使台幣升值,美國還有最厲害的一招,就是將你列為匯率操縱國,隨時可以用這理由制裁、懲罰你。
央行洋洋灑灑列出7項原因,每項都是對的,但都不是「核心因素」,每項都可以解釋新台幣為何暴衝,但都不是「最主要的預期心理」。舉例來說,美國川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實施,此期間外資匯入資金投資台股,但台股狂飆不是第一次,為何此次新台幣匯率會「亞洲第一猛」,央行沒辦法說明這種巧合。
其次,央行並未參與台美經貿工作小組,而美國財政部也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的說法,其實也很難說服人。說真的,如果經濟部長都是「看新聞」才知道台積電要到美設廠,央行真的需要參加談判會議,才能夠影響匯率嗎?當然不必。講更粗暴點,政府去跟美國談判後,再「交代」央行要怎麼做,央行能夠拒絕指令嗎?
至於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可能要求貿易對手國貨幣升值及轉換百年債券等議題,央行指這是市場人士之臆測。或許沒錯,但如果以賴政府「未談先跪」,都能夠先送上台積電,難保新台幣不會成為「後謝」,對大型經濟體,或許操控匯率沒那麼簡單,但台幣市場小,如果兩天可以升快2元,誰說不能強行干預?
講不客氣點,要新台幣升值,只要央行「不作為」就好了,一點都不難呀!楊金龍在記者會上苦口婆心,強調「廣場協議」不合時宜,這也是低估了川普的搞怪程度,如果川普都可以用對等關稅「逆國際化」,廣場協議合不合時宜,一點都不重要。
央行不是不能干預,應該要問「為什麼不干預」?2008年金融海嘯時,新台幣曾有「1元傳說」,不管台幣在盤中怎麼升值,當時同樣升破1元,但央行就是有辦法讓新台幣在收盤時「校正回歸」,央行這次連表面功夫都不做,顯然有難言之隱。
至於美國換債議題,楊金龍解釋未提及百年債券或外國持有美國公債課稅等議題,這就更不具公信力了。美國若突發奇想,要發百年債券「搶人」,就算不發百年債券,要求央行拿外匯存底買指定國債,甚至是特定商品,這都可以達成「明著搶」的目的,是不是百年債券沒那麼重要,那只是個「名次」,但實際上搶人的目的一直都在。
新台幣之所以暴衝,確實在於預期心理沒錯,但這預期心理是賴政府的「逢美必跪」的作風所致,預期「新台幣會被賣掉」、「央行獨立性會被賣掉」、「出口產業會被賣掉」,只要賴政府無法化解這種預期心理,就算央行發出700點聲明,楊金龍開了上百場記者會都沒用,這場記者會也就是口水喊話,「預期心理」仍舊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