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0向澳軍直升機發射熱焰彈 觀察人士: 「危險驅離非偶然」,國際須一致應對
文/voa莊志偉
一架中國軍機本月初對澳洲海軍直升機發射熱焰彈、迫其閃避的危險駕駛,引發澳方強烈譴責。
觀察人士研判,中方此舉絕非偶然,恐為反制西方國家對朝鮮的制裁,他們說,澳方除曝光中國軍機駕駛員的「危險驅離」外,更應協調盟國一致應對,才能避免中國誤判情勢,導致更廣泛的區域衝突。
5月4日,一架隸屬澳洲海軍霍巴特號驅逐艦的MH-60R「海鷹」直升機于黃海國際水域的上空遭到解放軍殲-10戰機發射多枚熱焰彈,迫使飛行距離約300米的「海鷹」直升機緊急轉向、規避,引發澳方強烈譴責。
澳洲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事後批評中方此舉「不專業、完全不可接受」,但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5月7日卻反控,是澳方直升機三度抵近偵查,滋擾到訓練中的解放軍艦艇,才派遣殲-10進行「驅離」,他強調中方相關操作「正當合理、專業安全」。
格雷厄姆: 聯合國制裁朝鮮,中方恐以危險驅離反制
中澳間的海空爭端再添一起,雙方長期來往往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對此,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5月8日撰文研判,解放軍多年來引發的不安全事件之多,這恐難脫又是一次蓄意且有組織的騷擾。
但澳中關係改善中、美國及其盟友也試圖與中國恢復軍事交流之時,解放軍為何還做出如此冒險、挑釁的行為?
格雷厄姆認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澳軍船艦當時正在執行「阿爾戈斯行動(Operation Argos)」,聯手多國海軍執行對朝鮮的制裁,包括限制朝鮮進口原油和出口煤炭,以實現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其任務海域就在黃海和東中國海。
2023年10月,執行此行動的另一架加拿大軍機,也曾遭中國軍機不安全攔截,因此,格雷厄姆研判,解放軍「危險駕駛」的目標應在阻撓美國及其盟友持續對朝制裁,因為許多對朝禁運的物資都途經中國海運到朝鮮,一如中俄關係,中國仍持續支撐朝鮮的經濟命脈。
黃恩浩:中國借機展現「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黃恩浩則表示,除了聲援朝鮮,中國對西方軍機的敵意也反映出,其近10年在此區建構「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戰略後,已越發難見容西方機艦出現在黃海等海空域,亦即中國視為自家地盤的地區,也趁勢大秀解放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實力。
黃恩浩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國)表面上不能夠公開講,(但)軍事行動上似乎已經丟出訊息:這個領域應該不是你們聯合國說了算,我(中國)在戰略上、手段上,不希望西方國家太過於介入東亞事務。」
澳洲國立大學海軍專家、前海軍軍官珍妮佛・派克(Jennifer Parker)5月10日也撰文呼籲澳洲政府,勿輕信中方避重就輕的說詞。
她強調,這並非中國第一次危及澳軍機艦,早於2022年,中國戰機駕駛員就先後用鐳射及戰機發射的鋁箔干擾絲騷擾澳方軍機,2023年11月,一艘中國驅逐艦也近距離發射主動聲納,導致一名澳軍潛水夫受傷;這期間,美國、加拿大也分別公佈逾200起手段類似的不安全事件。
派克寫道,澳中雙方改善外交和貿易關係後,此類不安全的軍事互動並未同步減緩,代表此事絕非系於澳中關係,而是攸關中國對南中國海的聲索。她說,中國頻頻以咄咄逼人的方式維護自身利益,背離區域各國的安全立場。
派克還說,中國對東亞、南中國海的海上侵略,與其對各國展開的網路攻擊和政治干預有關連性,因此,為了降低澳方軍人的風險,澳洲應聯手盟國一致應對中國,才能避免中國誤判,導致更廣泛的區域衝突。
分析:中國危險驅離手段或師承俄羅斯
位於美國加州的美國之音《鷹與盾》網路軍事節目主持人馬克則形容,解放軍用各種手段騷擾澳洲軍機軍艦,是「柿子挑軟的捏」,中方看準澳洲並非勁敵,所以偶爾欺負澳方或給點臉色,也間接給以美國為首的聯盟一個警告。
馬克認為,中國軍機捨棄國際間正規的伴飛、監控或廣播驅離等程式,且動輒以熱焰彈、干擾絲等危險手段對付西方戰機,恐是受到昔日「老大哥」俄羅斯的啟發。
他說,俄國和解放軍一樣,長期都輕忽軍人的生命,因此早于前蘇聯時期,就曾發生過蘇艦故意衝撞美艦等冒進攔截手段,又例如,2023年3月在黑海上空,俄軍戰機也有過蓄意空中放油,試圖干擾、甚至摧毀美軍無人機的前例。
馬克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國)整體的性能、軍事實力不如對手,所以希望用這種‘我不要命’的方式來嚇唬住對方,因為它知道西方軍隊珍惜軍人的生命,不會跟它去(拼個)你死我活的。」
馬克分析,中方清楚,除非突發意外,否則此類危險操作手段不致傷及對方機艦,升高衝突緊張情勢。另外,已與俄羅斯軍隊交手過幾十年的西方國家雖也不致因此被嚇唬住而退卻,但中國軍機這類「英勇驅離外機」的劇情拿回國內,可以轉化為鼓舞民心的政治宣傳,也算是一種「精神勝利法」。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也同意,解放軍長期沿襲俄制武器與訓練,近年中俄又頻繁舉行聯合演習和戰備警巡的前提下,解放軍的行為模式或受俄軍影響。
另外,他說,中國持續於政治和外交領域展現戰狼作風,又於周邊海域強調主權聲索,這樣的強國強軍氛圍下,中共高層的指令也恐促使軍隊更易於冒險行事,雖然中國的軍事體系一向不透明,外界也難厘清其具體的決策與指揮模式。
舒孝煌告訴美國之音:「這種海空危險動作常常發生的話,多少表示它(解放軍)內部的管控文化,也許是鼓勵,也許是命令,如果(飛行員)做了一些(不安全)動作,不管發生什麼樣的效果,回去會獲得獎勵,這樣的事情就一直在發生。」
地緣爭端難解 分析:解放軍恐頻繁操弄危險互動
在台北的前台灣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則從軍人的視角分析,他說,承平時期,兩軍類似的海上接觸,無論對中國或西方,都可視為一種「戰果」,各自擺開架式,回去都好交差,但不會真的出事。
但他說,隨著美國協調亞太區域內的盟友,連德國都派遣船艦遠赴印太地區,展開「天下圍中」的對峙,因此,中國與他國類似的海上接觸,未來恐此起彼落、愈加頻繁。
張延廷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大陸隨著軍力強大跟軍隊的自信越來越強,它在驅離這方面的動作會越來越越積極、手段會越來越多。它已經由忍氣吞聲變成當機立斷的階段,在行動上也更積極。」
不過,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太研究所所長馬偉甯(Brendan S. Mulvaney)在回復美國之音的電郵中指出,中國外交、經濟上尋求與澳洲改善關係的同時,軍事上卻出現危險、冒進舉動,頗不合理,基於相關資訊有限,研判不易,但他說,最合理的解釋是,中國的某戰術決策衍生了戰略影響,雖不符政治領導班子的初衷,但政治領導班子現時也必須有所因應。
對於中國頻頻使出各種危險驅離手段,馬偉寧認為,西方民主國家最佳的應對之道,即將中共的各類危險操作公諸於世。
馬偉寧告訴美國之音:「西方國家最好的做法是繼續記錄和發佈這些事件,公開(解放軍的)惡意行為,並追究其違反規範和協定之處,讓全世界眼見為憑。但西方國家也要嚴格遵守這些規範和協定,以免落入互相指責的困境。」
連結:中国歼-10向澳军直升机发射热焰弹 观察人士: “危险驱离非偶然”,国际须一致应对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