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社會政治軍事

美《國防授權法案》五年百億美元無償軍援台灣 專家:準同盟關係確立

美《國防授權法案》五年百億美元無償軍援台灣 專家:準同盟關係確立
圖爲美國售台F16戰機。

文/rfa

美國參議院通過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美國政府未來五年提供總計一百億美元無償軍援台灣,待總統簽署生效。台灣軍事專家認爲,這是美國給「鐵桿盟友」纔有的待遇,這意味美國將台灣視爲非北約同盟國家,是台美關係的重大轉折。

美國聯邦參議院美東時間15日,以贊成票83票及反對票11票的票數,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授權2023至2027年間,透過美國國務院「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計劃,每年提供台灣最高20億美元無償軍援,另授權提供台灣最多20億美元FMF貸款,還款期限12年。

參衆兩院通過 待拜登簽署生效

總額8580億美元的2023《國防授權法案》,8日在衆議院已通過,將送白宮,待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

台灣中央社報導,該法案另授權總統動用「總統撥款權」,每年從國防部庫存挪用價值最多十億美元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給台灣。另授權爲台灣打造包含彈藥及其他適宜防衛武器的「區域應變軍備庫」(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並賦予台灣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南翼與東南翼國家、特定主要非北約盟國(major non-NATO allies)及菲律賓同樣待遇,能優先取得美國「超額防衛物資」。

台灣國防部:有助確保印太和平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優先並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不得以包裹出售爲由延遲處理。法案也以「國會意見」呼籲邀請台灣參加2024年的環太平洋軍演。

台灣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表示誠摯感謝,並指:「相關措施有助於國軍建軍備戰、確保印太區域的自由開放與和平穩定。」

台灣外交部指出,此法案包括「外國軍事融資」及「區域緊急庫存」等強化台灣安全的具體倡議,也涵蓋授權成立台灣學人計劃、強化台美經濟、教育、衛生合作、支持台灣國際參與等條文,挺台的質與量達到歷史新高。

美議員對無償軍援或提供貸款 內部仍有異見

台媒引述美國「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美議員間對究竟該提供台灣「軍援」還是「貸款」?看法紛歧。

台灣軍事評論員亓樂義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美台沒有邦交,很多事不能做,此法案最重要核心在定位,沒有外交關係的情況下,國防、軍事上究竟是什麼關係?作出新定位。

亓樂義說:「是非北約性質的一個夥伴關係,這是一大特點,這關係在國會確立了,纔會有無償軍援。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無償軍援,只有美國給鐵桿盟友像以色列這些國家纔有,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大轉折點。」

專家:美國視台灣軍事上爲非北約「鐵桿盟友」

亓樂義指出,美台軍事「準聯盟」關係的確立,代表美國對協防颱灣承諾的具體步驟和手段。所謂「無償」,應是提供資金給台灣買美國的武器裝備,朝不對稱戰力方向建軍備戰。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分析,美國會授權一年最多提供無償、有償軍援台灣各二十億美元,等於一年最高四十億美金,大幅度升級台灣軍備。

葉耀元說:「希望透過對台灣的援助,去把這訊息傳遞給中國說,其實美國對台灣的保護還是非常非常地執著,也呼應拜登之前說了四次防衛台灣,把戰略模糊推向戰略清晰,通通連在一起,就是更整合形成對中國的嚇阻效應,也跟美國要把台灣武裝成刺蝟呼應。」

提到「無償」,葉耀元認爲,美國不可能每年拿白花花二十億美金給台灣國防部花,而是利用計劃案、合作案,售台不對稱戰力軍備如刺針飛彈等。台灣基礎軍備良率不足,透過整合型包裝,令台灣得到實質上軍事升級好處,又不用償還這樣的代價。

亓樂義提到,既然美國同意無償軍援,是否就能把美國認爲重要的武器裝備預先放置在台灣?「先給我們放著,萬一有危機的時候,海峽被老共封鎖再來支援不容易,跟烏克蘭不一樣,台灣問題四周都是海 ,一旦被封住,不容易馳援。」

台灣學人計劃 學者:有助美台軍方建制溝通管道

2023國防授權法在文化交流部分,要求國務卿建立「台灣學人計劃」,提供聯邦政府官員等符合資格的美國公民赴台交流兩年,學習中文、當地人文歷史、政治環境、美國與印太區域關係等科目,第二年則到立法院、政府部門或私部門服務。最快明年開始派遣。

亓樂義認爲,此舉有助美台軍方交流制度化,建立法源依據。而葉耀元則提及,美台很長時間沒有共同軍事演習,如今面臨解放軍挑戰,就算美國要介入,必須清楚掌握台美軍方部署、台美軍方溝通管道怎麼執行?透過此法案可建構雙邊軍方官員有更好交流管道。

連結:美《國防授權法案》五年百億美元無償軍援臺灣 專家:準同盟關係確立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擬派官長駐台灣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日本媒體報導,美國計畫明年開始派遣官員駐台,包含在政府部門合作,最長可達2年,以深化台美合作。這項派駐計畫被納入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中,該法案將提供台灣高額軍援,12月15日已獲參議院通過。

日媒報導,美國為深化與台灣合作,計畫於2023年9月起,每年派10位官員及研究員來台。

日本經濟新聞週四(12月15日)報導,在中國加強對台施壓之際,美國計劃從明年秋天起,每年派遣政府官員長駐台灣,最長2年,並有可能進入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以強化美台雙邊合作。

一位美國國會知情人士告訴日經,美國這次所提出的長期派駐計畫實屬「罕見」,過去派至台灣的官員頂多停留數月。

這項派駐計畫附屬於《台灣學人法案》(Taiwan Fellowship Act)之下,並被收錄在美國國會近期正在審理的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之中。

NDAA在8日獲眾議院表決通過後,15日晚間又在參議院以83票贊成、11票反對的結果闖關成功,如今已送交白宮,待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後生效。

負責這項派駐計畫的非營利組織西太平洋研究項目(The Western Pacific Fellowship Project)事務局長皮爾森(Richard Pearson)告訴日經,若NDAA順利於今年底前通過,美國政府計劃明年初就會開始招募有意赴台的人員,並於2023年9月派遣第一批研究員抵台。

報導指出,每位派駐至台灣的美國官員平均最長可待2年,第一年學習中文、當地人文歷史、政治環境、美國與印太區域關係等科目,第二年則到台灣的行政機關或立法院工作,而後每年預計派遣10名研究員訪台。

這些訪台人員主要將來自經濟、安全問題及軍事有關部會,其中不包括情報部門。

皮爾森還說,11月底至12月初已與台灣行政當局、立法院相關人士協商派遣計畫,各方都對這項計畫表達「強烈支持」。他補充,華盛頓希望通過這項交流及訪問,讓其政府官員熟悉台灣的政策發展及決策過程,有助於兩國之間的合作及協調。

日經報導,作為《台灣學人法案》提案人之一的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馬基參(Ed Markey)在一份聲明表示,該計劃將「支持美國公務員從台灣為全球貢獻的知識、文化和貿易中獲益,從而加深華盛頓和台北之間的聯繫,創造一個更強大、更有彈性的美台夥伴關係,並支持美方對印太地區的承諾。」

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這項派遣計畫,只是記載於NDAA條文中的一小部分。這份長達4408頁的法案中,還包含多項美國國防政策及總額高達8580億美元的預算案。其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項目,是美國將在未來5年提供台灣共100億美元無償軍援,並要求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

台灣中央社報導,NDAA納入了9月14日參議院外委會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部分條文,授權美國政府在2023至2027年間,透過美國國務院的「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計劃,每年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且法案另授權提供台灣至多20億美元的FMF貸款,還款期限為12年。

此外,該法案還授權美國總統動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每年可從國防部庫存中挪用價值至多10億美元的防衛物資或服務給台灣。

為加速交付軍備給台灣,NDAA也要求國務院與國防部優先並加速處理台灣軍購請求,不得以包裹出售為由延遲處理,並呼籲美國政府邀請台灣參加2024年的環太平洋軍演。

針對中國其他面向威脅,法案也要求美國相關部會首長擬定計畫因應中國資訊戰、網路攻擊及傳統文宣戰所帶來的脅迫。

但值得一提的是,NDAA記載的對台軍援僅是訂定開支項目,最後撥款金額仍要視後續撥款法案而定。且這份法案的內容,並沒有包含今年稍早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部分爭議條款,包括當中國對台灣有重大侵略或情勢升級時的制裁措施,以及將台灣作為「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建議。

連結:美參院通過《國防授權法案》 擬派官長駐台灣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1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