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CNN:美國3月中旬曾成功試射高超音速飛彈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從去年起,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開始頻繁炒作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美國總統拜登3月底在公佈5.8萬億美元的2023新財年預算提案時,也不忘提及「高超音速武器」。

此前媒體報導稱,美國空軍去年曾多次試射高超音速飛彈失敗。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4月4日援引一名知情國防官員的消息稱,美國在3月中旬成功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飛彈,但當時為避免拜登在即將訪問歐洲之際加劇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美方在兩周內刻意保持了低調,沒有公佈消息。

據報導,透露消息的官員稱,這枚「空射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概念」(HAWC)的飛彈是從位於美國西海岸的一家B-52轟炸機上發射的,這也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該版本系統的武器首次成功試射。

包括這名官員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在內的訊息源沒有透露過多細節,僅表示這枚飛彈以5馬赫以上的速度飛行,飛行高度超6.5萬英尺(約合1.98萬米),飛行距離超300英里(約合482.8千米),即便是以高超音速的最低速度飛行,這一距離所需用時也不超過5分鐘。

報導稱,美國試射這枚高超音速飛彈時,拜登正在準備前往歐洲訪問北約盟友國家,包括在波蘭逗留,在那裡會見烏克蘭外長及防長。

報導還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直小心翼翼,避免導致美俄緊張關係不必要地升級。上週五,因擔心引發俄方核誤判,美軍取消了民兵III洲際彈道飛彈的測試。

總體而言,美國在向烏克蘭運送武器和裝備方面,也保持一定程度的謹慎,只是在最近價值3億多美元的軍事援助計畫中,美國國防部才列出了具體的武器裝備。此外,美國也反對通過本方向烏克蘭移交戰鬥機,擔心此舉會被克里姆林宮解讀為美國和北約介入俄烏衝突。

這名美國國防官員表示,出於類似援引,美國官員在兩周內對這次最新的高超音速飛彈試射保持了沉默,尤其是在俄軍擴大了對烏克蘭的炮擊之際,以避免激怒克里姆林宮或俄羅斯總統普京。

值得一提的是,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國防部曾表示,俄軍在3月18日和3月20日兩度發射「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飛彈,以摧毀在烏克蘭的軍事目標。

對此,美國官員淡化了俄羅斯使用「匕首」高超音速飛彈這一事件的敏感性,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在俄羅斯宣佈發射飛彈後,他不認為這是「某種遊戲規則被改變」。幾天後,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則表示,美方很難知曉俄方這次發射的「確切理由」是什麼,因為其目標是一個固定彈藥倉庫。

CNN則稱,「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只是俄羅斯「伊斯坎德爾」(Iskander)短程彈道飛彈的空投版本,換句話說,它是一種現有技術的變體,並不算高超音速武器的變革。相比之下,美國試射的是更複雜、更困難的HAWC飛彈,沒有彈頭,依靠其動能去摧毀目標。

報導還稱,此次試射,既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該版本系統的武器首次成功試射,也是美國第二次成功試射HAWC飛彈。去年9月,美國空軍試射了雷神公司的HAWC飛彈,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超燃衝壓發動機提供動力。

然而,去年美國也曾經歷了多次高超音速武器試射失敗。據美國「動力」(The Drive)網站去年12月17日報導,被美國空軍寄予厚望的AGM-183A「ARRW」高超音速武器,曾分別於4月5日、7月28日和12月15日三次試射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開始,除了針對俄羅斯,西方媒體還不斷炒作中國「擴核」等話題。 去年10月,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在8月份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枚飛彈先是進入軌道以後進行「環繞地球」飛行,隨後再重返大氣層進行「高超音速滑翔」。

美國官員立刻跟進稱,中國的高超音速技術遠比美國認識到的先進。拜登也在去年10月底表示他「擔憂」中國的「高超音速飛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此次試驗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試驗,用於驗證航天器可重複使用技術」,美國軍工「巨頭」雷神公司CEO雷戈裡·海耶斯(Gregory Hayes)在接受節目採訪時仍渲染道,中國「實際上已經部署了高超音速武器」,「我們至少落後了數年時間。」

當地時間3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公佈了5.8萬億美元的2023新財年預算提案,呼籲提高國防支出,聲稱要著眼於俄烏衝突和「中國挑戰」,解決美國的安全和經濟問題。當時,拜登又提到了「高超音速武器」。

「世界已經變了。」拜登發表演講介紹這份法案時說,「美國再次面臨其他國家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國和俄羅斯。所以我們需要投資,提升航空航太、互聯網和其他高科技能力,包括高超音速。」

連結:CNN:美国3月中旬曾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为避免加剧美俄紧张关系未公布消息 (guan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