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軍事

巨大沙盤上的幻影 烏克蘭戰爭的兩條戰線

文/多維新聞茅岳霖

到3月8日,從2月24日開始的烏克蘭戰爭已經進行了約莫兩週。俄軍近兩週來從「維和」、「特種行動」到近乎大縱深全面推進的變化值得品鑑。俄軍從兵貴神速到拖延戰機的一系列表現及其戰法在烏克蘭的運用是值得留意的;莫斯科和基輔兩側的「認知作戰」也幾乎成為覆蓋在戰場沙盤上的幻影,為此次大戰增添奇觀。

在取得戰果之前

在戰事開始之前,外界曾經對俄軍部署在烏克蘭東、北方向的至少五十多個「營戰術群」(BTG)抱有過高期望。很多人都以為俄軍以1,300輛到1,200輛各型坦克;3,400輛到2,900輛各型裝甲車輛;34處到28處地面衛星指揮部;1,800門至1,600門各型火炮;近600架各型航空器的巨大規模,加以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霸權地位,可能會在烏克蘭展示一下其摧枯拉朽的軍力,重演一次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扮演的角色。

俄、烏雙方雖然舉行了三次「和談」,但是就核心的領土等問題來說,雙方其實也沒法對話。(新華社)
俄、烏雙方雖然舉行了三次「和談」,但是就核心的領土等問題來說,雙方其實也沒法對話。

2月24日俄軍在戰爭迷霧下的突然行動也讓外界輕率地以為烏克蘭即將滅亡。約在莫斯科時間上午7時許,俄羅斯國防部宣佈烏克蘭武裝部隊的軍事基礎設施、防空設施、軍用機場和航空設施因「高精度武器」而癱瘓,到9時,俄軍再次宣佈「烏克蘭武裝部隊的防空系統已被壓制」。此後,莫斯科也傳出基輔高層似已逃亡等傳聞。

但從2月26日開始,外界發現逐漸發現俄軍在空中力量掩護下的行動似乎並不夠迅捷。沿公路高速機動的俄軍坦克及裝甲車輛甚至出現因機械故障而被拋棄的尷尬局面。俄軍空降兵雖然第一時間突入烏克蘭要害,但後續部隊未能跟上,導致突襲變成了緊急撤退。與此同時,隨著烏軍不時能派出少量戰鬥機展示存在,又能擊落一些近地轟炸的俄軍戰機,這讓此前俄軍宣傳的「烏軍空中力量已被消滅」等宣傳落空了。

更糟的是,比起俄軍的不實戰果,烏克蘭方面頂住壓力的現實也超乎了外界的預期。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當局非但沒有像想象的那樣迅速逃散,反而堅持到了第一批象徵性北約援助的到來。澤倫斯基本人還藉助短視訊等手段,意外提振了近兩年來因施政乏力、喪失對地方控制力而下跌的民意。它意味著俄軍雖然仍在戰場上具備相當大的優勢,但他依靠訊息轟炸等手段短時間瓦解烏克蘭戰鬥人員意志的計畫已經失敗了。

曾在東烏地區指揮民兵取得大捷,後被莫斯科召回並賦閒至今的俄方指揮官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認為,俄軍在2月24日於四個方向展開的突然襲擊雖然在短時間內讓烏軍手足無措。隨著突襲結束,戰爭開始,以少量部隊開始突襲的俄軍很快就要面對同樣擁有重武器和地形優勢的烏軍。俄軍又因為其「維和」需要,在重火力的施展上自縛手腳。導致蘇梅、赫爾松、別爾江斯克等至少6座俄軍圍困的大城市並未完成清理及佔領工作。

隨著俄軍優勢兵力及裝備在烏克蘭的縱深穿插難以一時奏效,俄方與烏方在2月28日後的三次「和談」也無疾而終。俄方更在用實際行動告誡所有人:如需促成談判有成,最好需要有效戰果。

被修飾的定局

到3月上旬,俄、烏戰場的態勢正處於一種疲軟而萎靡的局面。在歷經了開戰後48小時間的所謂「大穿插」之後,俄軍終於暫停了這種缺乏後勤保障而導致丟棄裝備的浪費行為。開始在頓巴斯一線的主要城市實施攻城。在這個時候,俄烏雙方衝突的結果已因雙方國力、軍力對比而成定局,關鍵只在於雙方最終會遭遇多大損失。

根據俄、烏兩國媒體資料,俄軍繼續圍困蘇梅、切爾尼戈夫。並開始憑藉重型火力,以不惜毀滅城區主要設施的代價奪取了赫爾松,開進了哈爾科夫、尼古拉耶夫和馬裡烏波爾等重要城市,其中馬裡烏波爾已被大部奪取。

在澤倫斯基穩定了烏克蘭民心之後,利沃夫的軍心也逐漸穩定起來。(美聯社)
在澤倫斯基穩定了烏克蘭民心之後,利沃夫的軍心也逐漸穩定起來。

如無意外,俄軍將在近期徹底打通從俄羅斯沿黑海沿岸直達第聶伯河的南線補給線。烏軍在扎波羅熱到頓涅茨克一帶的重兵集團則有可能陷入俄軍第二梯隊穿插後形成的包圍圈。考慮到烏軍在城內築壘尚有拋棄重灌備,隨「綠色通道」與難民撤離的可能,如主動出城突圍則有可能遭遇俄軍轟炸,面臨重大損失。這使得第聶伯河以東的其他交戰地區因此愈加沉悶。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這個時候,隨著基輔方面發動的「認知作戰」開始啟動,來自烏克蘭的聲音反而讓外界以為俄軍似乎前景不佳。

由於澤倫斯基一側在開戰不久即以堅守基輔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俄方宣傳的不實,這一優勢隨即被烏方轉化為攻擊的動力,並開始在「有圖有真相」、「所見即所得」的社交媒體上通過短視訊等手段展開有效反擊。只不過烏方宣傳過於誇大,譬如其「擊斃俄軍近萬人,繳獲裝備無算」等戰報可信度不高,這也讓外界難以進一步採信其戰果。

連結:巨大沙盤上的幻影 烏克蘭戰爭的兩條戰線|多維新聞|全球 (d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