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

中國十一月多項數據下滑 中國祭出「擴大內需」救經濟

受疫情影響,中國公佈11月多項經濟數據都出現下滑,確診病例激增,街市蕭條。

文/rfa

受到疫情衝擊影響,中國公佈11月多項經濟數據都出現下滑,其中製造業比上個月下降2.8個百分點,消費品零售、固定資產也呈現下滑。在經濟數據公佈前一日,中國國務院搶先推出《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分析認爲,中共如果不願承認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破滅,哪怕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天天開也於事無補。

據《第一財經》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比上月下降2.8個百分點。不只工業生產回落,消費市場也受到衝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降幅達5.4個百分點。此外,1-11月份中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較前值回落0.5個百分點。

11月份中國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此前備受注目的青年失業問題,11月份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爲17.1%,則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這是連續七個月回升。進出口方面,1-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218335億元,增長11.9%;進口165033億元,增幅爲4.6%。

程曉農:中國房地產泡沫恐破滅 經濟工作會議天天開也無助益

中共原本預計在同一日(15日)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彭博社此前引用北京知情人士表示,在這次會議上可能會明確,中國持續多年的房地產市場去槓桿完成階段性目標,下一階段的重點是支持居民合理購房需求。

中國旅美經濟學者程曉農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買房買高不買低,中國房地產走跌,今年10月與中國居民房貸相關的中長期貸款收縮幅度較大,同比減少3889億元,民衆的貸款數額下降顯示,民衆不願意再貸款買房。

「中共不願意承認一件事,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破滅,中國經濟綁在房地產這個戰車上,相當於癌症晚期。」程曉農接著說,「哪怕一天開一個工作會議,年頭開到年尾,房地產泡沫,照樣該破的還是要破。」

過去地方政府依賴土地收入支撐財政,程曉農提到,爲瞭解決財政窘境,地方政府成立新公司,在沒有擔保的情況下,買下市政府開賣的土地,土地交易看似有收入,實則這塊地僅是從政府名下放到新公司,銀行賬上算「抵押」,銀行明知有去無回,卻已從新公司帳戶轉到地方財政帳戶,作爲當年土地財政收入。

程曉農:「現在中國很多中小城市銀行面臨共同狀況,先關分支機構,接著再停掉ATM提款機。中央政府知道這一點,銀行斷客戶銀行卡。拖延客戶領錢,技術性地凍結客戶不讓他們用錢,因爲銀行沒錢了。」

疫情三年救經濟 中國重開「擴大內需」藥方

在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14日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到,擴大內需仍面臨不少制約,勞動力、土地、環境等要素趨緊制約投資增長,創新能力不能完全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羣衆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財政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制約內需潛力釋放的體制機制堵點仍然較多;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把中國打造成國際高端要素資源的「引力場」任重道遠。

擴大內需刺激經濟這一帖藥方,早在疫情爆發初期也曾提過。202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並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立足國內需求,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僅是當務之急,更是長遠之策。」

「當它在講擴大內需時,顯然它的內部今年很糟糕。他們提‘穩定’,但是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惡化,現在房地產只有國企敢承接,民企不敢接,更別提老百姓買房。」龍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賴榮偉對本臺做上述解讀。

賴榮偉說道, 中國面對美中貿易戰、科技遭制裁等外部環境變化,在2020年就已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發展方向,中國人民在封控期間收入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疫情剛解封,人民並不急著掏腰包消費,自力更生恐怕還要拉長一段時間。

賴榮偉:「中國本來每五年就會有這樣的計劃綱領,中國喜歡以人的角度計劃長遠的政策,從計劃主義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代表計劃不再。而且現在看來習近平色彩越來越濃厚。我們可以大膽地假定,(計劃到2035年)符合習近平未來執政的需要。」

連結:中國十一月多項數據下滑 中國祭出“擴大內需”救經濟 — 普通話主頁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