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南海的幸與不幸

美國雙航母在南海軍演

文/譚傳毅

近期南海事情不斷:來自各國的自由航行、越南威脅因素、兩岸軍演、中國海警法允許海警船使用武力引發周邊國家不安、死灰復燃的英法聯軍(Entente Cordiale)、慕尼克安全會議的共同價值等等,造成南海局勢大為緊繃,看似即將爆發某種衝突。

然而,有三個深層因素介入,使得南海危機看似緊張,其實不會引發大規模衝突,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如此。

南海形勢依然鬥而不破

南海的主角只有兩個:中國大陸與美國。其他國家都只是陪練的貨色,躲在美國後面敲鑼打鼓潑婦駡街還行,夠資格動手的一個都沒有,連英法聯軍(如果有的話)都不能行。美中對峙的基本格局使得南海形勢看似緊張,其實穩定。

美中基本格局穩定的基礎在於兩國都有可靠的核武器相互威懾,看看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就知道了;如果兩大核武國家真的打起來,那就是世界末日。儘管核武嚇阻穩定,但是常規武器卻非常的不穩定,因為常規武器可以在戰場真實使用、而核子武器卻不能,搞得所有能漂的、能飛的都跑來南海了。如果哪天解放軍真的瘋了把核彈搬到南海,大概只剩下美軍還在,其它國家全跑光光。

雖然大格局是穩定的,小格局卻很混亂,亂就亂在某些掌握先進常規武器的國家,例如英法的航母編隊、越南用來打中國航母的布拉莫斯飛彈等等。美國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能夠系統性的組織這些武裝,使其產生最大的效果,例如各國海空兵力有序、甚至於無序的到處出沒南海,以最廣最深方式威脅中國大陸,也就是所謂的分散式作戰(Distributed Operation)。而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耐力與思想,南海是個長期性的鬥爭。

儘管混亂,在美中兩國克制不真實使用武器的情形之下,依然有序的對峙。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經常搞「代理人戰爭」,現在美國繼續找尋代理人,而且找到了不少。中國大陸也有代理人,但不是距離太遠、不然就是軟柿子,只能自己下海,這坐實了杭廷頓「文明衝突」的怪論,也可說是慕尼克安全會議「共同價值」的倡議。

中國文化廣大的包容力的確是自啟蒙世紀之後西方文明最大的挑戰,但這種挑戰不是衝突性的,最起碼中國人不會瘋狂去搞九一一!東西方文明鬥爭確實存在,沒有立即而明顯的衝突,只是借著軍事表現出來。

值得關注的是,軍事對峙可能引發某些誤判或意外事件例如海空遭遇,若無遭遇之後的制約因素例如《海上意外相遇規則》,誤判或意外事件可能變成衝突的板機。除此之外,我們想不到誰會率先向對方開槍。

無力跟風美國的北約

歐洲兩大支柱是德國與法國,法國對於外交與國防一向熱情,德國則對金融與工業較感興趣。查理曼大帝之後兩國戰爭不斷,一直打到1945年,之後兩國人民深刻體認到不能再繼續如此,開始歐洲整合之路,煤鋼共同體是個開端,也就是歐盟的前身。

軍事上整合則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雖然在後冷戰時代北約試圖重新定義自己,成為全球參與者。問題是歐洲國家的能力實在不足,光是軍費分攤比例,美國就超過了75%,歐洲的發言權實在有限。雖然冷戰時期法國核武曾經扮演了關鍵性角色,當時沒人搞得清楚法國人什麼時候會摁下核武板機,正是這個不確定性產生了嚇阻效應。

美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北約東擴到了俄羅斯盡頭,軍事上不可能與西亞接軌。從東方迎來的不是蒙古鐵騎,而是德國人歡迎的經濟列車,完全與軍事完全無關。

固然北約很想回應美國在南海的召喚,把北約的力量導向太平洋,但前進太平洋的理由是什麼呢?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曾經呼籲志同道合的國家共同前進太平洋,但在實務上,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關於成員國受到攻擊時反擊的限制,先不論成員國軍費分攤,光是美軍是否遭到解放軍攻擊的適法性就是個大問題,而且還是在路途遙遠的南海。

這麼一個巨大系統性缺陷的組織實在無法支援北約前進太平洋,連想都不要想。此次法國派遣艦隊前來西太,誠如國防部長所說「法國作為北約成員國」,僅此為止,句號。其他更多講的是法國本身的海外利益、法國軍力展現、堅定支持盟國美國、海外領地保護、印太海域(包括印度支那)利益等等,換句話說,此番法軍代表的是法國,而不是北約。

歐洲國家一向很有想法,但若沒有美國主導,在行動上歐洲國家就是一群侏儒。斯托爾滕貝格所謂的跨大西洋夥伴指的恐怕不是北約組織,而是個別國家參與南海事務,例如英法兩國派艦來巡,最多就是如此,連期望兩國組成有170年前的英法聯軍都不可能。至於德國或義大利,受限於贏弱的海軍實力,動動嘴巴可能比較實際。

一個無法跟風美國的北約組織,緩解了東西兩大集團軍事對抗的危機。如果連大北約都不能行,號稱小北約的四方會談(QUAD)又能成什麼大事?剩下來能做的就是看美國整合這些雜牌兵力,遂行其分散式作戰。

中歐經濟對接緩和了軍事對峙

英國著名的地緣戰略家麥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於1902年提出「心臟地區」理論,心臟地區就是歐亞大陸中間的廣大不毛之地。這個理論曾經被視為是英國遏制帝俄染指並攪亂歐陸局勢、進而導向遠東發展的手段,也曾鼓舞了希特勒、以及冷戰東西集團對立。

為防止帝俄在遠東過度發展而傷害英國在中國的巨大經濟利益,1903年英國於日本簽訂「英日同盟」,借著日本在1904打贏日俄戰爭之便,確立了列強在華的勢力範圍。兩個世紀之後的英國再度東來,其目的不言可喻,就是要遏制中國軍事擴張。

然而時代變了,中國透過在這不毛地開墾創建出一帶一路經濟帶於歐洲對接,中國的經濟觸角經由中亞西亞延伸到世界的每個市場,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在希臘、葡萄牙、義大利落地生根,中國還與德國進行更多的合作談判。正當法國熱衷於對南海投射軍力,德國更務實的迎接東方貴客。

經濟對接首先必然是兩種貨幣人民幣與歐元的清算,流通貨物才會更加便利。貨幣清算介面在倫敦以及法蘭克福,隨著英國脫歐,倫敦的重要性大幅降低;以中德貿易量超過中歐貿易量三成來看,歐洲央行所在地法蘭克福將是兩種貨幣清算的理想地方。

目前世界五大清算貨幣(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人民幣清算的占比僅為2.15%,與占比40.08%的美元相比差距極大,人民幣國際化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準,未來擴大人民幣離岸金融的建設是必然的,特別是在中亞與西亞地區。

從新疆到德國,途徑中亞與西亞國家幣值並不穩定,大多數還是以美元結算。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逐步開展,愈加凸顯人民幣結算的穩定性與必要性。只是此區貿易仍以原材料和大宗礦物資源為主,一時之間還無法「去美元化」。未來只要中國經濟不斷在此區深化與擴散、並提升商品附加價值,人民幣結算可以在此區佔據優勢。一帶一路人民幣經濟圈的形成不再是個夢,而是個現實。

目前中歐貿易量已經超過美歐貿易量,而且還會越來越便利越來越龐大。面對龐大的商業利益,沒有人會想與中國為敵。只要中歐不走「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路子,法國和英國非常清楚這段歷史,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因此斷絕,而是持續邁向自由貿易,那就是雙贏的結局。

結論

南海之幸,在於整體局勢不至於惡化成為東西集團衝突,即使美中直接對峙也不會危及整體核武穩定,僅可能在前線的誤判或意外,重要的是如何管制這些誤判或意外。

美中兩軍之間必須建立熱線,若發生誤判或意外可以立即聯繫。此外還有《海上意外相遇規則》、《武器貿易條約》、美國已經退出的《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等一系列關乎國際安全和軍控穩定的重要條約,也必須呼籲拜登政府立即加入或恢復。

(作者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本文首發華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