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美國是蓋亞那打臉台灣的幕後推手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介紹蓋亞那

文/蕭衡鍾

台灣外交部原本在2月3日宣佈,在「雙邊同意」的前提下,已於1月11日與南美國家蓋亞那外交部簽署協議,於當地設立「台灣辦公室」(Taiwan Office),辦公室已在1月15日展開初期運作,然而,蓋亞那外交部在24小時內隨即發佈聲明終止協議,大大打臉台灣外交部,讓台灣想於蓋亞那設立辦公室的計劃遭叫停。

事件如此發展,讓近來頗受「萊豬」議題與「罷免案」遍地開花的蔡政府,猶如又「撿到槍」,一改所謂的「謙卑」與「低調」態度,大打一切歸咎於中國打壓阻撓的老調,試圖以此機會操作民粹來挽回民眾支持、擺脫低迷氣勢。此次蓋亞那事件不只牽動美中雙方在該地區的地緣戰略競爭關係,更深深影響了美中台之間的合縱與連橫。

美國官方對於蓋亞那事件的表態

在台灣宣佈於蓋亞那設立辦公室之後,美國駐蓋亞那大使館、美國國務院西半球事務代理助理國務卿Julie J. Chung,以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在第一時間發表公開聲明予以肯定,其中Julie J. Chung還稱此事為一「里程碑」,美國在台協會(AIT)也表示美國將持續致力於支持台灣擴展其國際夥伴關係。

然而,在蓋亞那推翻台蓋協議之後,美國一直沒有立即的公開回應。在沈默一天之後,美國國務院以不具名發言人背景說明的方式做出回應,表示支持更多國家與台灣深化關係;美國在台協會(AIT)隨後也做出與國務院一致的回應,表示美國鼓勵蓋亞那及台灣持續建立強健夥伴關係,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堅若磐石」的。

回應進一步指出,美國鼓勵更多國家深化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台灣是領先的民主政體、蓬勃經濟夥伴及科技重鎮,也是有效對抗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傳播的亮眼典範,並稱台灣是對全世界有所助益的盟友,美國期待與台灣在區域緊密合作,強化民主與經濟成長。

蓋亞那事件體現美中競逐態勢

蓋亞那在將近一個月前就同意台灣在當地設立辦公室,但終止這個協議卻是在美國發表公開聲明後的一天內,這顯示蓋亞那可能原來沒準備讓此事搬到檯面上來。在台灣外交部於2月3日宣佈在蓋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後,美國駐蓋亞那大使館、美國在台協會都發表聲明表示歡迎與讚賞,中國外交部則隨即表明反對立場,表示希望有關方面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交往、不互設任何官方性質機構,切實採取措施以糾正錯誤並消除負面影響。

蓋亞那外交部隔天在一個聲明中表示,由於先前在簽署協議的溝通不足,該協議已被終止,蓋亞那政府持續遵守一個中國政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依然完好無損,且蓋亞那政府沒有要與台灣建立任何外交關係的打算,蓋亞那外交部常任秘書(Permanent Secretary)更是在一個廣播訪談中強調,蓋亞那並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

在蓋亞那宣布終止協議後,蓋亞那外交部長陶德(Hugh Todd)於2月5日表示,其實蓋亞那與台灣發展關係的目的純粹為推動貿易與吸引投資機會而已,按陶德的原話是認為「這是一個雙方私部門做生意擴大市場的機會」,故蓋亞那政府最初並不認為允許台灣成立辦公室推動貿易和投資會有問題。但在事實上,此事仍牽涉到複雜的地緣政治經濟因素以及美中角力格局。

蓋亞那起初會同意台灣設辦公室讓不少國際關係學者感到驚訝,其中或許還帶有川普政府的某些推力。而在美中關係持續惡化之際,幾乎每一個議題都被從零和競爭的角度來看待,中國能夠讓蓋亞那突然逆轉決定,已經明確展現出中國在拉丁美洲及國際領導話語權上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了,美國倘若真的要去支持台灣擴大其「國際空間」,那麼美國就必須有更多工具與對策來做應對了。

蓋亞那事件台灣猶如作繭自縛

台灣政府向來重視台灣的正式「邦交」與「國際空間」,許多國家也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因此台灣在不同國家及地區設有代表處與辦公室來處理台灣與東道國之間的經貿文教議題,但無論這個辦公室是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或台灣辦事處來做稱呼,那就已變成是一個政治議題了,而非僅是技術性問題而已。

如果中國有能力影響一些國家不與台灣有非官方關係的存在,那對美國與台灣將會是一個很大的挫敗。美國與民進黨向來打著開展經貿與文化等非官方活動交流的幌子,行謀求台獨和拓展台灣「國際空間」之實」,蓋亞那政府在美國表達支持台灣在當地設辦公室後,卻迅速逆轉該項協議,這是在直接提醒世人,美國與台灣在試圖擴大台灣的「國際空間」時,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過往的地緣政治理論經常強調安全與政治兩面向的互動,但中國實際上卻甚少使用軍事實力來對其他國家做制約或施壓,中國經常使用的策略是以經濟外交為工具來拓展其地緣政治影響力,因此地緣政治經濟的影響其實遠比政治外交或軍事上直接壓力的影響更為深遠。

地緣政治經濟是一種無形、長期的影響,讓各國在決策前,都必須考量中國的看法,從而加深了中國在地緣政治經濟上深遠的影響力。中國在印太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使用的地緣政治經濟策略,已很大程度的擴大了其影響力,對區域國家的政策造成了長期的影響,從而使美國在區域中的影響力下降。

特別的是,中國是目前國際上使用地緣政治經濟策略的佼佼者,其背後的邏輯是在於互惠互利,而不是像美國那樣想維持自身霸權、也並非如同台灣般「出口轉內銷」的民粹政治操作,台灣如果仍然想要「倚美抗中」、試圖配合美國操作卻忽視客觀地緣政治經濟現實的話,那便是作繭自縛、自己跳出來讓別人來打臉了。

(作者蕭衡鍾/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本文首發華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