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綠能你不能」不能用在兩岸議題

「綠能你不能」成為流行金句,反映了社會對民進黨執政6年來霸權心態的反彈。

文/旺報言論部

今年九合一選舉,「綠能你不能」成為流行金句,反映了社會對民進黨執政6年來霸權心態的反彈。民進黨從黨外時代開始,一貫主張民主自由、開放透明、「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6年多來所作所為卻背道而馳,威權心態不下於兩蔣時代。但藍營在批評民進黨「綠能你不能」時要很謹慎,尤其在兩岸議題上,慎防未來重新執政成為一記回馬槍。

應鼓勵藍能綠也能

「綠能你不能」引起社會共鳴,一開始是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被踢爆在2008年立委敗選後,前往大陸設立「鷗業新媒體」,與電信國企做生意,並曾以公司為申請人向大陸知識產權局申請使用「華為」、「中興」的專利,顯然他認同華為、中興的技術,但這兩家國企具軍方背景,還因而被美國制裁,鄭運鵬為順利取得授權,竟註明居住「中國台灣省台北市」,國籍是「中國」,因而被標籤化為「中國鵬」。

其次是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被踢爆2016年底曾以台北醫學大學董事身分到大陸,和寧波李惠利醫院合作交流。但接任衛福部長、中央疫情指揮官後,卻濫言「抗中DNA」,服膺反中、抗中黨意,任內政策對兩岸人民間的感情傷害非常大,卻又被爆料護航綠友友們跟大陸公司合作賺國難財,置國人健康於不顧。

第三是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動不動就罵在野黨親中賣台,卻被爆出大兒子柯韋任擔任中資「翔盛信鴿比賽諮詢有限公司」董事及「淘屏」股東;小兒子柯鈞耀擔任台商「銪晟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長,也在大陸做生意。柯韋任是酒駕累犯、柯鈞耀曾因毒品案獲「緩起訴」等。

這類爆料確實有殺傷力,一手賺人民幣,一手「抗中保台」,雙重標準令人厭惡。但換個角度,在民主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說藍營可以在大陸做生意賺錢,綠營就是禁忌,只要遵守法規,誰都有選擇到哪裡經商的自由,這是民主社會可貴之處。至於,做生意賺錢是否應該跟意識形態畫清界線,是似是而非的問題。在政治經濟學領域裡,政治領域與經濟領域是兩個不同的權力系統,應各司其職,但馬克思把經濟領域視為是社會結構的下層建築,政治是上層建築之後,下層建築可以反應與影響上層建築的事務,政治與經濟領域從此就很難分家。

讓抗中牌變空包彈

鄭運鵬若不是立委落選,就不會到大陸做生意賺錢,他若沒有錢,可能就無法東山再起繼續在台灣從事政治活動,這是環環相扣的問題。鄭運鵬服膺他所選擇的政黨與政黨的意識形態,不是什麼大的罪過。只要政府沒有禁止跟大陸做生意,台灣人應該都有權利選擇到大陸投資、就業或就學,民主社會應該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非綠營人士以「綠能你不能」批評綠營到大陸做生意,其內在邏輯含有反對兩岸交流、兩岸互通、互惠的意涵,如果用「歡迎順應潮流」的高度看待此事,就應該對綠營人士「大膽西進」,跟大陸交流、做生意抱歡迎的態度。那麼,以後綠營就沒有立場批評藍營跟大陸交流,或到大陸發大財了。

主張兩岸和平者應鼓勵「藍能綠也能」,讓「淺淺的海峽」阻隔不了台灣的人心,讓大陸看到台灣不分藍綠都願意到大陸投資發大財,這樣綠營再怎麼打出「抗中牌」,意識形態終究會被經濟利益所融合。

經濟既然是社會結構的下層建築,一段時間後必能解構上層建築的政治思考,如果每個民進黨人都在大陸賺取利益,進而擁有「中國夢」,兩岸又何需擔心民進黨的「抗中牌」?就像民進黨當初強烈反對ECFA,但是執政6年來,蔡政府卻反而繼續擁抱ECFA,讓台灣大賺人民幣。只要民進黨人不放棄大陸市場,「抗中牌」打得再響,也不過是空包彈,不可能阻擋兩岸的和平發展。

(本文為旺報社評,主筆/王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