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柳坤閎/接受自己的缺陷

文/柳坤閎(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大二)

一、「接受」不是認同自己的缺點,而是「默許它的存在,尋求改變動力。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劣勢和缺陷,會不可避免地犯些錯誤,正如哲學家們說的那樣:「最完美的商品只存在於廣告中,最完美的人只存在於悼詞中。」我們只能全力以赴、處處小心翼翼,才能遮掩自身的不完美和缺失,同時要建立正確和健康的心態,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陷,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我們常常看到勵志書籍上說:接受是改變的開始。書上告訴眾人,接受自己的缺失、接受自己目前的困境、接受自己能力的極限、接受自己就是無能為力、接受自己就是技不如人…等,「接受」代表了有「警覺」,不再是視而不見、避而不談,但在現實社會中,許多心理諮商心理師、學校輔導員,經歷許多個案後發現:如果你正在面對一個遭逢困境的人,試圖說出「接受」二字,那麼你得到的回應,可能就是「我為甚麼要接受一個如此糟糕的自己?」。

或許,變向思考後,得到的答案常人較能認可,那就是「接受,不是認同自己的缺點,而是『默許它的存在』。」人生就像是一盤棋,走錯一步,那麼步步皆錯,最後滿盤皆輸;人生也像是在打籃球,即便是頂尖的球員也會在比賽中失誤,不求日日都是顛峰,只求努力發揮最佳水準。生活亦是如此,無論是在職場上、求學路上,總會經歷各種曲折、困境;總會遇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唯有接受自己的不足,才能更上一層樓。 

二、每日重新思考反省自己是一種好習慣

美國建國期間的偉人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就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每天晚上都會將自己這一天的情形重新思考一遍。經過長時間的反省總結,他發現自己有十三個很嚴重的錯誤,比如說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爭論衝突等等,並且聰明地意識到,除非能夠避免重蹈覆轍,隨後改正缺陷,他這輩子終將一事無成。所以他決定每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搏鬥、糾正,就這樣日復一日持續了兩年之久,最終成為了美國歷史上受人敬愛和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

我們經常頭頭是道地批評別人,但似乎未曾想過,為何我們總是能如此一針見血?會不會是我們太熟悉了、太忌妒了?還是其實我們真正討厭的是自己?大多數人遇到不如意之事時,往往選擇與家人或朋友吐露心聲,卻忽略了自己、缺乏自省能力,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討厭自己,導致我們總是花太多時間隱藏自身的不完美,沒有時間欣賞、珍惜自身的美;同時也沒想過,正因為這些不完美才使自己與眾不同,過度於追求完美,似乎只會使人和完美漸行漸遠。三、生活不完美、缺陷也是一種美。

以《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徐譽婷曾說:「我並不完美,但我有我美的地方。」,而劇中女主角程又青則表示:「生活並不完美,但不代表它不美。」。確實隨著年紀的增長、思想的成熟,在社會、工作和學業的壓力下,人們開始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對於他人的批評總會胡思亂想;對於困境的來臨總是措手不及,久而久之就畫地自限,認為上天不公、造化弄人。

上帝似乎很喜歡跟人類開玩笑,賦予你對於某事、某物的興趣,但又給予你在這領域存活的致命傷。有的人對醫學方面興致勃勃,卻是色盲,又或者視力不好;有的人從小打籃球嶄露天賦,最後卻因為身高不夠,不得不放棄、半途而廢;又有的人天生才華洋溢,卻因不善交際、個性古怪,而懷才不遇、處處碰壁。所有的不完美和缺陷,使我們一度懷疑自己,憎恨缺陷所帶來的傷害,慢慢地對生活和缺陷感到麻木,覺得一切彷彿天注定一般,自己卻無能為力。

我曾在新聞上看到一名四肢不健全的兒童,飽受生活的不便和同儕異樣眼光看待,抱怨父母:「為何明知道會這樣,還要把我生下來。」。力克.胡哲(Nick Vujicic)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耳熟能詳,1982年誕生於澳洲,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曾有自殺的念頭,但秉持著虔誠的信仰,過著不受限的生活。二十一歲大學畢業,取得會計與財務規劃雙學位,曾高票當選學生會主席,會游泳、潛水、衝浪、溜滑板、打高爾夫球等,令人難以置信,十分感動人心。

從此,他以自身經歷為例,四處尋找演講機會,期盼激勵他人尋找生命的目標,並創立名為「沒有四肢的人生(Life Without Limbs)」的非營利組織,不斷造訪教會、學校、垃圾城、貧民窟、監獄和紅燈區,在全世界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1500多場演講,分享生命歷程,散播希望和愛,宣導「認命,但不認輸。」的精神,他表示:「告訴自己再撐一天、一個禮拜或一年,會發現,拒絕不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只有拒絕再試一次的人才會被打敗」。

四、人生唯有努力,始能顯得不費力

隨著困境、挑戰拔山倒樹而來,學會不苟求自己、不虐待自己、不折磨自己,無論遭遇何種難關,要記得:「會過去的。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唯有特別努力,才能顯得毫不費力。」,要堅信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不會被他人踐踏,人生已多磨難,要學會為自己鼓掌,如果事情用了最糟的樣子出現,記得,你也可以選擇用最好的自己面對!

年少輕狂時的我們,看什麼都能看到不公的一面。憤世嫉俗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坎坷和缺陷找一點心理的慰藉,可現實是這世界本就不公平,有人不僅比你美貌英俊,還比你有才華、有財富、有地位、有成就,當你認清這一點時,每一次的收穫都成為了餽贈。面對充滿荊棘的未來,當懷有勇於面對之心;面對他人批評指教,當抱有虛懷若谷之氣;面對自身缺陷和不足,當勇於接受、力於改進,「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別讓缺陷糾纏、後悔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