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中美二度梅開,衝突還是合作?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

文/周忠菲

拜登上台後,中美進行了首屆高層對話,雙邊關係修復有限。其後,雙方就商議中的兩國最高層會晤進行了多次「通話」與「踩水」。近日,中美宣佈會談將二度梅開。7月25日到26日,在中國天津舉行高層會唔。美方領隊為副國務卿雪蔓,中方為外交部主管中美關係的副部長謝峰。

「二度梅開」,天下「引頸」。中美關係的對立、衝突、緩和、再對立、再衝突,能否走出「怪圈」?又將何去何從?

會晤之前,我們注意到美國對華政策,異動頻繁。美國不僅強化了介入台海衝突的立場,還「打破外交常規」,挑釁中國以領土、領空為標志的自主安全。自6月6號以來,美軍機以「一口氣」的方式,三度「入台停靠」,激起中方嚴正抗議。故此次會晤前,中方罕見地採取「打開天窗說亮話」的方式,發布要求美方「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損害中方利益」的聲明,「未成曲調先有聲」。

美方表述的立場,也依舊咄咄逼人,聲稱美中關係「充滿挑戰也充滿活力」,對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隨意性、挑釁性、進攻性、誣蔑性,採取回避。重音是:「會談目的在於促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指責中國也在挑戰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表示「美中高層會晤,只有在達成建設性成果的可能性下,才會進一步推進」。顯然,雙方均無意用外交辭令對當前劍拔弩張的局勢進行「包裝」。中美「相向而行」,為世界穩定發揮作用的合作前景,仍然搖擺不定。

中國不會將中美合作的大門,砰然關上。但衝突與合作,哪一個成為主調,由雙方決定,「一個巴掌拍不響」。從民間人士角度看,我們認為,會談首先不是討論美國領導世界的方法,而是應討論美國對華政策的「模糊性」,是否已到了進行「澄清」的階段。只有進行這樣的戰略攤牌,消除心中塊壘,中美關係才可能毅然前行。如再陷入「空氣振動」,糾葛不斷的循環,恐遭人詬病。

這裡就「二度梅開」提幾個觀點:

一是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層次,美國應停止「逆正常化」操作。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失去「戰略緩和」——這一國家利益價值判斷標准的前提,由此導致美國對華政策失去標准,朝「逆正常化」方向發展。美國戰略「主心骨「的缺失,反映到對外政策上,就是主張利益衝突至上的路線得到採納。美國「四方為敵」。

二是美國國內政治矛盾尖銳複雜,難以緩和。「拜登主義」,「奧拜體制」,或「美國新觀」,皆難以定型,難以執行。如「去川普化」的戰略原則,「奧人奧治」的戰略選擇,用「奧拜主義」抵消「川普主義」,用「美國領先」取代「美國優先」等設想,均無法落實。回到美國傳統政治與外交路線的設想成為不可能,這也導致拜登政府難下決心與川普路線進行切割。

其三,矛盾的積累造成美國政治成本升高,促成了各利益集團對反華需求的「攀升」。從川普政府開始,對華政策實際是按「浮動標准」進行運作,即根據執政黨的需要進行「浮動定價」,完全不顧及國際關係准則和其它關係。這種調整帶來對華政策中,對預期利潤的瘋狂追求,比如圍繞中美貿易戰、南海問題、亞太安全,「一帶一路」等議題,培養了一大批「剪息」者。他們「言行不一,肆無忌憚」,美國對華政策中的狂熱色彩,比歷史階段中任何時期都要高。政策標准也到了「說變就變」,接近「瘋狂」的程度。

其四,「浮動標準」追求短期利益,在執行對華政策時,只會亂上加亂。如美國採用「一個中國政策」,「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準」,「要嚇阻台灣發出清楚信號」(坎貝爾語)等含糊言辭,來表述美國既要「腳踩紅線」,又要「告誡台灣不生事端」,還要體現「北京也是美國嚇阻對象」的政策含義。將雙邊關係變成猜字謎遊戲,這是要解決問題還是增加問題?

不破不立。美國曾推出「接觸與遏制」、「管控分歧」、「競爭與合作」等政策概念,之所以在對華政策中得到運行,是因為尊重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含義順勢而為。是故中美關係得以前行,即使出現停滯,也「裂而不破」。

今天,如不遏止美國對華政策的「逆正常化」之勢,雙邊關係沒有正常化作為基礎,中美關係前景顯然不容樂觀。至於川普四年執政留下的政治烙印和社會問題,拜登政府如何消化、抹平乃至消除,是美國的內政,不應延伸到中美雙邊會晤之中。

川普政府推行的、拜登政府繼承的,所謂「三報一法」加「裡根六條」加「逆正常化」操作,外加「浮動標准」的策略,已布滿裂縫、過度損耗。對此,美方心中「應有一桿秤」。不歡而散的結局,絕不會是中國希望的選擇。

(作者 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