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治軍事

台國安會看選後台海局勢 中國犯台並非迫在眉睫

2023年10月10日,台灣的總統府舉行升旗典禮。

文/RFA

台灣即將在明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全球高度關注選後台海局勢發展。台灣的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表示,無論哪個政黨參選人當選,都要面對中國灰色地帶的威脅。一兩年內,中國犯台並非迫在眉睫、不可避免。

顧立雄在台灣的總統府一場對外媒的內部簡報會中,針對台灣總統選舉後的台海局勢,強調台灣跟全球「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主旋律是一致的。

他指出,習近平一人統治決策過程相當不透明,台灣必須一方面進行「嚇阻」,一方面表達善意,在維持和平穩定現狀之下,尋求共處之道。

顧立雄分析,美國所倡議的「協同性嚇阻」,除了結合外交力量,在多邊和雙邊會議發出共同聲明,對中國表示無法容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

在軍事方面,美國協同區域的國家,包括亞太地區國家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和韓國,以及區域外英國、加拿大展現威懾力量,而台灣也是其中的一環。

賴清德若當選 顧立雄:將承繼蔡英文路線

有不少外媒聚焦,曾經自稱是「台獨工作者」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若當選,對於台海局勢變化,台灣政府將如何因應。

顧立雄分三階段說明,首先是1月13號選舉結果產生後,到5月20日就職典禮,緊接著就是美國大選。同時還要觀察俄烏和以哈戰爭的情勢發展。他認為「明年是一個不確定的一年。」

顧立雄以「蔡英文路線的承繼者」稱呼賴清德,若是他當選,仍會秉持維持現狀、不挑釁以及將台灣和全球主旋律相結合的方針。不過,「灰色地帶包含軍事恫嚇演習的規模,或是經濟的脅迫,反映在台海的周邊或對現任政府施壓都是無可避免。」

然而,顧立雄提醒,即使是國民黨當選,也不可能不面對同樣的問題。中國或者因某人當選而加大或和緩灰色地帶威脅,但無論如何最終還是取決於中國會否因此不顧全球和平穩定現狀的要求與期待,在台灣不挑釁的情況下,採取軍事行動。「在我們看來並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我想美國相關的人士也都說明了他們的觀察。」

顧立雄強調,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中方要面對,一旦採取軍事行動,將付出不可承受的代價。 「這樣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但我們不認為會在近期看得到,至少在一兩年之內,沒有看到這事情有發展的可能性。」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沈明室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中國對台採取行為,不會是單一的台灣選舉因素,還要考慮國際環境以及內部情勢。此外,中國現在正尋求與美國和解,若非有重大攸關核心利益問題,不會輕率出兵與美國發生衝突。

他說,如果賴清德當選,習近平必須面對內部一些壓力,質疑民進黨再次連任,是否代表對台政策錯誤,或該改變惠台政策。「有這樣的質疑,可能會採取一些不會高於過去的演習警告台灣,但不會像去年8月的對台軍演,或是95、96年大規模演習警告台灣,因為只是台灣一個很正常的選舉。」

區域協同嚇阻 增加中國攻台算計

顧立雄說,要讓中國認為台灣的自我防衛準備越強,對它的嚇阻性越高。同時包含「區域性嚇阻」。近期最靠近台灣的日本,在西南諸島包括與那國島、宮古島等陸續部署反艦飛彈。「日本部署主要是為了宮古海峽軍事力量的展現,他們已經體認到不可能置身事外!」

此外,中國與菲律賓因仁愛礁廢棄軍艦運輸衝突,也讓小馬科斯總統轉而在安全議題逐步靠向美國。美菲之間討論在呂宋島北方軍事基地建設,著眼於控制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及菲律賓北部的巴林塘海峽。

「讓中國進出第一島鏈時產生猶豫。如果要攻打台灣,它第一時間必須考慮,要不要同時去摧毀這些基地。這可能造成日本的參戰,美國當然也就參戰。」顧立雄強調,中國必須要有很多複雜的計算,並非可以單獨攻擊台灣,又無須顧忌其他部分。

2027年攻台?

美國前印太司令大衛森(Philip Davidson)曾示警,中國可能在2027年前攻台。台灣的外交部長吳釗燮也曾接受專訪表示,2027年習近平將進入第四任期,若前三任期無法取得重大成就,可能試圖在新任期對台冒進。

顧立雄不評斷中國攻台時間表,但強調只能讓它不斷延後。「如果中國要進行兩栖登陸作戰,才能夠拿下台灣。我個人不認為它在2027年就一定具備這樣的能力。」

顧立雄進一步說明,中國最高戰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封鎖或轟炸一兩處,等台灣投降。如果中國攻台,台灣承受「第一擊」不投降,解放軍就必須跨越台灣海峽登陸作戰。此時,台灣不對稱戰力,機動、致命與存活力高的相關的武器,仍存在一定反制能力的話,從海上到灘岸,中國的兩栖登陸作戰,困難度將提高許多。若是結合「區域協同嚇阻」,中國攻台計畫將變得複雜。

沈明室指出,2027年是解放軍建軍100年,也是習近平準備進入第四任,中共21大開會的時間,他需要凸顯5年的成就。但是,在台灣沒有給予中國任何藉口的情況下,不會在那之前攻台;如果習近平有其他合理化藉口或成就,不會以攻台作為續任與否的重要基礎,因風險太高。

「解放軍兩棲登陸載具不夠,部隊訓練、將領出問題不少。如果發動對台戰爭,不排除打一個小島,例如東沙島。如果大規模進犯台灣,死傷數萬人還久攻不下,會讓他的政權提早崩潰。」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日前接受知名播客佛里德曼(Lex Fridman)專訪,再度談及台灣問題表示,「他們將其(台灣)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唯一沒有實現的原因是美國太平洋艦隊。隨著他們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增強,他們明確表示,他們的利益會實現。」

馬斯克說,「中國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他們將統一台灣,以和平或軍事方式,從他們的立場來看,將其納入的可能性是100%。」

據中央社報導,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13日在澳大利亞演講時也提到,中國直接武力侵犯台灣的可能性低,但或許會先佔領金門。

沈明室分析,台灣的離島金門、馬祖距離中國很近,不需動用武力,直接以和平統一或克裡米亞模式就行。然而,就算佔領小島,若沒有起到警告台灣的作用,這種政治宣示反而弄巧成拙。

連結:台国安会看选后台海局势 中国犯台并非迫在眉睫 — 普通话主页 (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