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焦點評論

日本不該讓安倍的修憲「遺願」變成現實

文/紐約時報 中野晃一 (作者為日本上智大學學者)

隨著日本開始應對前首相安倍晉三於7月8日遇刺一事帶來衝擊,人們的注意力轉向了他生前追求的目標——讓日本再次軍事化(包括修改和平憲法)是否會繼續下去的問題。

安倍晉三是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外也是一名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他主張日本應該更多地參與全球事務,對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形成四國聯盟起了推動作用,一些人甚至把提出更廣泛的印太地區構想的功勞歸於他。

安倍晉三也曾設想一個軍事上更強大的日本,這個設想的核心是他未能實現的修改戰後憲法的夢想,該憲法禁止日本保持一支具有進攻能力的武裝力量。他的支持者已鄭重宣佈,要讓這些夢想成為現實(主要是出於害怕一個更強大的中國)。

但現在不僅是日本告別安倍晉三的時候了,也是告別他的民族主義重整軍備議程的時候了。日本的政治和經濟資源不應該集中在修改憲法和增加國防開支上,而應該集中在通過外交手段維護和平上,用在支撐因安倍晉三多年實行的「涓滴」政策而搖搖欲墜的經濟上。

極為重要的是,在美國專注於對抗中國之際,一個更謙遜、更和平的日本可以通過與北京重新接觸,來起到幫助緩解中美緊張關係的重要作用。

在日本國會選舉的兩天前,安倍晉三在為他所在的自民黨候選人助選時被槍殺。他個人留下的政治遺產失敗與成功並存,遠比人們在他死後發表的那些過於簡單、過於奉承的頌詞具有爭議性。

安倍晉三在日本國內的批評者認為,他為人傲慢、橫行霸道,容不下批評。在他的任期內,憲法、國會和媒體的制衡遭到削弱,而且他因一宗政治醜聞在國會做了118次虛假陳述而名聲狼藉。

安倍晉三用他的歷史修正主義不必要地冒犯了韓國和中國等鄰國,這些國家仍對日本戰時的殘酷侵略行徑感到憤怒。2013年12月,安倍參拜東京靖國神社,這甚至遭到了美國的罕見指責。靖國神社供奉著日本的戰爭亡靈,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犯。他還支持粉飾日本「二戰」暴行(包括在亞洲各地強迫數千名女姓成為軍隊「慰安婦」)的教科書。

但在安倍晉三政治生涯的方方面面中,長期堅定不移地反對憲法第九條是最有可能改變日本的國家性格及地區角色的追求。該條款放棄把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並將日本軍隊的作用限制為自衛。安倍晉三讓數百萬認為沒有理由背離和平承諾的日本人不安,這個和平承諾讓日本自1945年起避免直接捲入任何戰爭,讓日本把注意力集中在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上。

儘管安倍晉三曾在2006至2007年和2012至2000年兩次執政,但始終未能修改第九條。他只好用重新解釋第九條的辦法,允許日本在某些情況下為親密盟友提供軍事上的幫助,但這種詮釋一直被批評為違憲。

今天,日本看來並沒有與修改憲法第九條變得更近,尤其是在自民黨右翼失去了其無可爭議的旗手之後。對和平的承諾在日本深入人心,這個國家曾被軍政府帶入戰爭,給亞洲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最終的結果是日本的徹底失敗,以及日本成為唯一一個受過核武器打擊的國家。

日本放送協會今年6月下旬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只有5%的受訪者將修憲列為他們投票時最重視的議題,而43%的人則認為是經濟。據今年5月的一項民意調查,公眾對修改憲法第九條意見不一,50%的人支持,48%的人反對,70%的人認為修憲的勢頭沒有出現增長。

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自民黨及其盟友在參議院贏得了三分之二的多數席位,滿足了修憲問題發起全民公投的必要條件。但早在安倍晉三被刺之前,人們就普遍預料到了這會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執政聯盟之所以贏得更多席位是因為反對派內部出現了分歧,而不是親安倍情緒高漲。就連安倍晉三本人出於政治風險的考慮,也從未認真推動過修憲公投,儘管在他執政期間,相關勢力有數年時間在國會擁有三分之二多數席位。

人們的注意力現在轉向了岸田文雄首相,但這恰恰說明了安倍晉三生前的壓抑氣氛,他曾禁止黨內領導人公開發表不同意見,因此,對於反對修憲的自民党溫和派代表人物岸田文雄,日本人並不清楚應該有怎樣的期待。國會選舉結束後,岸田文雄承諾增加國防開支,並承諾重新注意憲法第九條,但這是否只是對已故的安倍晉三禮貌性致意,岸田文雄沒有給出任何暗示。

但毫無疑問的是,岸田文雄的作用得到了加強。安倍晉三沒有留下明確的右翼繼任者,他的去世讓自民黨右翼陷入混亂,使岸田文雄得到了對國家議程施加更多控制的機會。

這應該包括為拋棄安倍經濟學爭取更多的支持。安倍晉三在第二次執政期間推出了這個經濟綱領,目的是通過財政和貨幣刺激、加大政府支出和放鬆監管的改革來擺脫長達20年的經濟停滯。雖然企業的利潤上升了,但公共債務增大,而且從未認真推進過大膽的結構性改革,工資水準依然停滯不前。後來發生了新冠病毒大流行。日元一直走弱,通貨膨脹正在上升,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也在上升。

岸田文雄已提出把提高工資和縮小貧富差距作為首要任務。這將需要為社會保障提供更多資金,將不可避免地與安倍晉三追求的在未來五年將國防開支翻一番的目標發生衝突。由於經濟問題比安全問題更受公眾關注,岸田文雄不能把寶貴的政治資本浪費在修改憲法第九條上。

在與中國打交道的問題上,岸田文雄在安倍晉三手下擔任外務大臣時幾乎沒有透露過自己的外交願景,但他所在的派系有與中國打交道的傳統,他現在可能更有條件來側重跟北京對話的政策。

安倍晉三的悲劇性結局為他的繼任者提供了一個擺脫其陰影、開啟自己政策新篇章的機會。

取消憲法第九條的保障措施,讓日本重新軍事化,只會進一步加劇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並有可能引發軍備競賽,這可能會給日本和東亞地區帶來毀滅性的後果。與此相反,重申對和平的承諾,會把國內的資源集中在經濟發展上,並在通過外交手段實現和平的基礎上,為改善與日本鄰國的關係打開大門。

是化安倍晉三的干戈為玉帛的時候了。

連結:日本不该让安倍的修宪“遗愿”变成现实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