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崑義 / 當美國不再偉大 川普英雄氣短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30日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發表講話。
文/王崑義(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美國知名的國際政治學大師、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奈伊(Joseph S. Nye)在今年5月6日過世,他提出的「軟實力」(soft power)概念不僅豐富了對國際關係的解釋,對全球發展以及美國領導的世界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只是,在他過世的這一年,正是美國總統川普進入2.0的時代,川普利用貿易戰與關稅戰方式轟炸全球,讓這個世界出現一個缺乏美國常規化領導的世代。為此,奈伊在他最後的著作,也是他的回憶錄《活在美國世紀》(A Life in The American Century)一書中提醒美國領導者說 : 「我們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中國將超越我們,而是權力的分散將產生熵(entropy),也就是無法完成任何事的狀態。」
一個系統混亂的時代
奈伊所提到的「熵」是熱力學的概念,原意是指系統混亂程度的量度,也就是說一旦系統的混亂程度增加,能量就會變得分散而難以利用。奈伊將之比喻為國際與國內政治系統當前遭遇的問題:現今世界因為參與者太多導致權力分散,增加形成有效共識的難度,這就是熵。
事實上,從川普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之後,他並沒有一套完整的策略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反而是利用類似殖民時代,帝國主義對世界掠奪的方式,想讓全球國家都向美國低頭,並主動把經濟資源搬到美國去。但是,世界並非川普所想像的軟弱,除了台灣等少數國家領導者會向川普低頭之外,大部分的國家還是堅持自己的國家利益,不讓川普予取予求。其中尤以中國大陸強調「不跪」,最終還是讓川普自行軟化。
中美關稅戰一開始像似要炸裂全世界,但5月10日至11日美國與中國高層在瑞士日內瓦展開首次部長級會談之後,美國隨即軟化,川普率先於5月11日宣佈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並宣示次日簽署行政命令降低藥價。而美中雙方同意取消91%關稅,並暫停24%關稅,顯示雙方原先揚言要相互施加高達145%與125%的懲罰性關稅,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只是首先舉起高關稅大棒的卻是川普政府,在中國採取不屈服的態度之下,川普想以高關稅威嚇全球的操作,不僅呈現美國的實力已經不同於以往,美國也有說話不算數的時候,所以川普2.0不是讓全球國家看到一個再次偉大的美國,而是一個弱雞式的美國。
印巴空戰看到中國崛起
美中首次的關稅較量,川普沒有贏,而更讓人驚訝的是差不多發生在同一時期的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一場空戰,更讓人看到美國已經不是昔日偉大的美國。
5月7日所發生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創下6:0的戰績,把印度空軍打得全軍覆沒,震驚世界。這次空戰被認為不只是一次技術上的戰術勝利,還標誌著中國自工業革命以來,首次憑藉自主研發科技,在軍事對抗中取得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的突破。
由於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85%是來自於中國,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武器裝備具有「模仿、廉價、低效」的刻板印象,所以戰前大家認為印巴軍力不在一個天平上,但是交戰的結果,印度來自西方與俄羅斯的6架戰機,竟然全部被擊落,這就顛覆了過去中國解放軍被認為是「弱機」的刻板印象。
從經濟與軍事層面的較量,全球看到美國在衰弱,中國在崛起,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奈伊生前所說的「我們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中國將超越我們,而是權力的分散」,這會讓美國一事無成,川普想以美國大棒擊昏全球的作法,已經率先被中國給攻破。
中東和平以色列不甩
在對中國無可奈何之下,川普為了挽回顏面,只好對中國採取綏靖政策,卻去中東與阿拉伯國家交好,改變過去美國完全支持以色列對抗中東國家的政策。
其中,比較具有指標性意義的是,川普中東行程的安排,似乎凸顯華府目前將取得商業利益,視為其政策優先的考量,尤其是川普於5月14日,前往長期被以色列視為哈瑪斯幕後支持者的卡達,成為首位出訪該國的美國總統,更讓以色列感到不安。
為此,當川普5月15日從卡達轉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時,他的行程除了推銷美國軍火,也表達想要促進中東和平穩定的立場,但與此同時,美國在區域內關係最緊密的盟邦以色列,卻持續對加薩地區進行空襲行動,15日當天就至少造成82人喪命,似乎凸顯出美以雙方在手段上有所分歧的情形。
可以看得出來,川普在中東拚經濟之時,雖然他也一再宣揚希望「讓美國拿下加薩,並且讓當地成為自由區」的構想,但是以色列卻懶得理他,繼續他們對加薩地區的轟炸行動。根據加薩民防單位統計,在以色列徹夜空襲之中喪生的人數,至少已有82人之多,凸顯出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眼下對於處理中東事務的看法與手段,已經存在嚴重分歧。
俄烏和談川普也無力
另一個讓川普更不是滋味的是,俄烏戰爭的和談行動,俄羅斯總統普丁不出席在土耳其舉行的和平談判,已經惹惱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5月15日,飛抵土耳其安卡拉的澤倫斯基在機場接受採訪時表示,由俄總統普丁的助理和副部長們組成的代表團陣容是「裝飾性」的,他並質疑該代表團能否「自主作出決定」。澤倫斯基說道,「我們都知道,在俄羅斯是誰在作決定」。澤倫斯基表示,烏克蘭將派出一個最高級別的代表團。該代表團成員涵蓋外交部、總統辦公室、軍方以及烏克蘭所有情報部門的代表。他還表示,俄方派出的代表團的級別表明,俄方是「虛偽」的,並未認真對待此次談判。
俄羅斯原本計畫5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與烏克蘭展開新一輪直接談判,這將會是雙方時隔約3年來的首次會談。對於出席此次談判的各方代表、談判內容,以及是否會成為俄烏戰爭的轉捩點,國際社會都高度關注。
然而,俄羅斯此前已明確表態稱,俄國總統普丁不會參加在土耳其舉行的俄烏會談。而5月14日,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網站發佈消息,稱參加會談的俄方代表團隊,將包括總統助理梅津斯基、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總局局長科斯秋科夫、國防部副部長福明,以及4名不同部門的專家組成員。
對於普丁的缺席,川普的反應卻稍顯平淡。在中東地區訪問的川普1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感到「失望」。川普說道,「我對任何事情都不失望。」川普還稱,「在普丁和我見面之前,(烏克蘭)什麼都不會發生。」
川普對普丁不參加俄烏會談的平淡反應,以及認為他見到普丁以前,「什麼都不會發生」,那麼這次和談的意義何在 ? 相對於在選舉時川普宣稱他可以在24小時內讓俄烏戰爭落幕的豪語,恐怕他現在內心裡早就英雄氣短了罷。
所以宣稱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川普,卻先讓人看到美國不再偉大,所以,當前只能對美國說一聲「嗚呼哀哉」 !
(本文刊登於祖國雜誌,2025,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