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周忠菲》琉球知事將訪華——從「藩」到「翻」
文/周忠菲
近日,《琉球新報》發布報導,沖繩縣副知事照屋義實與新任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舉行了一次閉門會晤(註:知事是按中國傳統方式對琉球首領的稱謂。日本稱為沖繩事務大臣)。
報導披露,會晤內容一是照屋義實知事告知吳江浩大使,沖繩縣即將設立「地區外交辦公室」,強調之所以設立該機構,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沖繩及周邊地區的和平與交流。二是向中方表示,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有意訪華,預計時間為今年7月。報導稱,雙方決定,不再使用「沖繩」這一稱呼,改回原先的名稱「琉球」。
作為「地域領導人」的知事,提出訪華,在法理上,沖繩沒有超越它可單獨處理外交事務的底線。目前看到各種解讀,如對美日的衝擊,對中國外交的含義等。最極端的是「沖繩獨立」。
本文認為,對琉球知事訪華一事,如果簡單地集中在「沖繩謀求獨立」上,就掩蓋了問題的複雜性。比較深刻地看,這是一個涉及地區安全的問題,以下從國際法角度,對琉球的現狀,所持立場以及訴求進行分析。此外,本文用「從藩到翻」的比喻,對琉球與中國之間關係的翻天覆地,進行概括性分析。這是基於琉球與中國有深厚的淵源關係,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外藩」。琉球的原住民群體中,至今很多人仍然秉承漢文化。
其一,現狀與國際法問題
現狀方面
今天,琉球群島名義上是日本領土,但日本只是從美國手中接收到行政管轄權。此外,日本在琉球設事務大臣,象徵「歸天皇管轄」。而美國實際上佔據琉球。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在日本有50多個專用軍事基地及軍事設施,美國在日本約5萬駐軍,其中3萬駐紮在琉球。美國在日本重要的軍事基地有位於東京西南40公里的陸軍區域司令部,位於東京西南50公里,海軍的橫須賀基地等。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駐日美軍司令部駐地。沖繩的普天間機場,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最大的直升機機場,曾位於普天間市中心。2006年日美達成協議,將基地轉移至沖繩縣名護市沿岸地區。
幾十年來,沖繩居民對美軍基地帶來的雜訊、事故、尤其是美軍的犯罪等,憤懣不滿,卻投訴無門。據日媒報導,1972年到2014年,美軍士兵、行政人員以及家屬,在沖繩製造了5862起刑事事件,其中129起是強暴案。而美軍在日本有駐外法權,美軍的惡性犯罪,得不到懲處。即使人贓俱獲,也需交美軍法庭,不能由沖繩警方審判。
國際法方面
面對世界亂局,地區安全需求上升,琉球地位,應以國際法為準則。琉球在二戰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依據國際法的規定,日本在投降文書上簽字後,琉球及釣魚島列嶼在法律上,已脫離日本。日本在二戰投降後,就應遵守《波茨坦公告》,徹底退出琉球群島。
但美國的干涉,造成對日本的縱容。《波茨坦公告》除了重申《開羅宣言》外,還多了一條,就是「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即日本的主權範圍由同盟國決定,但留下懸而未決的尾巴。時至今日,在國際法意義上的二戰同盟國,仍然沒有決定日本可以擁有哪些小島的主權。
1951年,在美國的主導下,美英等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琉球群島被聯合國「託管」,美國成為琉球的唯一「施政者」。美國不僅在琉球群島上建立軍事基地,1972年,又違反國際法,將琉球群島的行政權移交給了日本。
既然同盟國沒有決定日本可以擁有哪些小島,日本的主權就應僅限於本土四島。日本宣稱對琉球群島擁有主權,還依舊將其命名為沖繩,這是直接挑釁國際法。可見美國給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機。國際關係中,應堅決反對外來勢力的干涉。
二、琉球的立場與訴求
分析這一點,時間要略往前推。2022年5月,日本沖繩事務大臣西銘恒三郎在接受香港鳳凰衛視採訪時,通過媒體表示,希望美國修改「駐日美軍地位條約」第17條第5項的C條款,將對美國犯罪士兵的處置權交給沖繩警方。體現當時駐沖繩美軍問題的嚴重性。此外,西銘恒三郎也表示,沖繩希望在美日安保同盟體制下,追求地區平衡。
據此分析,對琉球來說,此次訪華,首先是發出和平信號。目前,東亞地區局勢劇變,不僅韓國要擁核,還傳出美國要在沖繩部署核武。顯然,琉球希望通過對華訪問,完善周邊的環境,處理好與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北韓的關係。
其次,不再使用「沖繩」而恢復原先的名稱「琉球」,如果成真,也表達了希望通過與中國關係的加強,實現琉球「翻身做主的願望。改變美國駐軍給琉球帶來安全問題和嚴重社會問題這種局面,過上平靜的生活。作為二戰時期最激烈的太平洋海上戰場,琉球已經付出了太多。
三、中國的立場
今年2月起,中國參與了國際上一系列安全會議。中國在國際場合重申了維護世界和平,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以及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不容外力干涉的立場。
美國把日本、琉球群島、台灣和菲律賓連在一起,組成所謂第一島鏈,封鎖中國。早在2013年,繼2012年日本率先拋出中國威脅論之後,中日之間因釣魚島問題矛盾激化,《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史上懸而未決的琉球問題,也到了可以再議的時候」。
今天,日本宣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美國反華勢力欲挑起台海衝突,亞太安全格局出於高度風險之中。中國從自身的安全出發,關心琉球歸屬問題,合理合法。
四、中國從「大而弱」,發展為「大而強」
今天的沖繩縣,歷史上叫琉球,明太祖時期,琉球奉中國為宗主國,琉球國國王接受冊封,成為中國的「外藩」(相對而言,明清之際的「三藩之亂」,就是「內藩」)。大清時期,國力衰弱,琉球一度為中日共管,日本史稱「二藩時期」。設置沖繩縣,是日本搶佔琉球以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開始考慮戰後格局。美國認為,一個「大而弱」的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為此美國力推中國為聯合國五常之一。在討論如何收復被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時,羅斯福曾提出把琉球歸還中國,但蔣介石表示希望由中美共管。結果中國只收回了東北、台灣和澎湖列島。
(多年前,筆者曾走訪武漢大學邊疆所,研究人員告知,大陸看到的資料顯示,當時蔣介石考慮琉球是「外藩」,而中國國力弱,難以節制琉球。邏輯上,台灣中央研究院史地所應有這段史實的檔案。但現在民進黨執政,一天到晚要「去中國化」,誰敢發聲?真是極大的諷刺)。
五、結論
琉球知事將訪華,是地區安全中一個積極而正面的信號。不僅有力地回擊了美日渲染的所謂中國威脅,也說明美國依恃美日同盟搞「小團夥」,在亞太地區製造緊張局勢,必然遭到抵制。中國與琉球關係的變化,從「藩」到「翻」的事實,這可真是應了中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中國地區影響力的上升,中國外交取得的成就,對「台獨」分裂主義及其「台灣地位未定論」,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作者周忠菲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