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柳金財》賴清德對兩岸關係認知 出現思覺失調?

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抨擊國民黨的國族認同陷入「精神分裂」,豈非是惡人先告狀嗎?(資料照片)
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抨擊國民黨的國族認同陷入「精神分裂」,豈非是惡人先告狀嗎?

文/柳金財

最近副總統、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抨擊國民黨的國族認同陷入「精神分裂」(編註:2014年衛福部已經改稱思覺失調症),對照之前其所論「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務實台獨」及民進黨官網宣稱「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如與前總統馬英九公開宣稱「兩岸中國人」、「憲法一中」、「一中原則」、「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相對照,顯然台灣人無論是從民族血緣、歷史文化或國家認同,皆具有強烈中國認同。

從不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高估計值之中國認同、中華民族認同,約有七成以上;即使最低估算具有台灣認同及中國認同之「雙重認同」及中國認同,也有近四成。從實然面來說,台灣社會儘管歷經「去中國化」的洗禮,依然充滿濃郁中國認同,具有語言文字、文化風俗、歷史宗教之社會連帶及家國情懷,兩岸人民皆具有血濃於水的民族認同,無論是倡議兩岸一家親或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及兩岸生命共同體,皆象徵著兩岸人民本應是同文同種同根同源之「同體共生」,具有休戚與共一體感。

顯然,精神分裂的不是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中各表」、「憲法一中」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國民黨,而是民進黨內若干激進政治人物,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憲法一中」,硬生生的拉扯台灣民眾國族認同,導致台灣民眾欠缺社會有機連帶關係及無形社會資本,國族認同分化的台灣社會,不僅易造成政黨互鬥、族群撕裂,徒增社會對立與衝突。同時,也極易被大陸統戰所穿透及誘發大陸對台動武。

就民族文化層面來說,事實上,傳統的民進黨並不否定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日前副總統呂秀蓮則倡議「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黨內有關兩岸統合主張,包括兩岸建立「大華國協」、「中國邦聯」、「中國聯邦」、「中華聯盟」及德國模式統一訴求,也是奠立在兩岸人民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同族的社會不可否認事實基礎。尤其從文化層面來說,中華文化在台灣已經過一段漫長發展過程,台灣文化準確的界定應是「中國文化的在地化」,中國歷史、文化、哲學、文學或美學早已逐漸成為中華民國在台灣「在地化」工程的主要內涵。

從憲政秩序來論,傳統民進黨黨內曾提歐盟、國協及邦聯國家統合模式,並不反對以鬆散國家聯合模式進行兩岸統一,此並未消滅國家主權及憲政秩序。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範,前者預設「憲法一中」、後者預設兩岸定位為「一國兩區」,這一國為中華民國;民進黨內曾有「憲法一中」、「憲法各表」、「憲政共識」、「一國兩市」之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應對中共「一中原則」。蔡英文總統又宣稱遵循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些憲政法理基礎,論證兩岸本屬同一國家、具有國家「同一性」。

就兩岸統合角度來說,既往民進黨政治領袖曾提出「兩岸統合論」,主張「中華聯邦」、「中華邦聯」、「中華國協」。例如創黨18人小組成員、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費希平曾倡議「大中國邦聯」;前總統陳水扁曾提「德國模式」、「未來一中」、「兩岸政治統合論」;美麗島系前主席許信良、秘書長張俊宏提出「共同市場」類似歐盟模式;曾擔任主席施明德提出「大華國協」及前主席林義雄倡議「共同市場」、「關稅同盟」。這些訴求皆是預設兩岸人民可以同屬一國人民,其國族認同從地域上而言,台灣人民當然具有台灣認同;但同時也具有中國認同,試問若無雙重認同又如何構成兩岸政治統合基礎。

民進黨黨內著名政治人物創黨元老也有主張統一訴求,如余登發(前高雄縣長)、朱高正(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前立法委員),民進黨創黨元老及民主運動前輩主張統一或統合論,皆具有中國認同及台灣認同,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不受台獨運動之訴求所捆綁。尤其前主席施明德針對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倡議「兩制台灣方案」,即批判現在民進黨不要視「一國」為「洪水猛獸」,定義「一國」可以是聯邦國或邦聯國、大英國協中的「國」,不要聽到「一國」、「一中」就顯「智淺量狹」。

賴清德質疑國民黨在國家認同上陷入「精神分裂」,豈非是惡人先告狀嗎?如此又怎能「和平保台」呢?這種「務實台獨」的國家認同,反而正在蠶食中華民國國家認同,暴虐式硬生生地將「九二共識」等同「一國兩制」;將台灣獨立等於中華民國獨立,致兩岸喪失緩衝空間;又宣稱台灣人不是中國人;拒絕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及中國人幫助中國人之良善立意。

賴清德如此批判,恰恰與其所宣稱「和平保台」路線背道而馳,這不是承擔凝聚國家認同重責大任;反而是裂解國家認同凝聚之「罪魁禍首」,讓廣大民眾在十字路口徘徊遲疑不已,甚至引發大陸對台動武動機。

(作者柳金財為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