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黃惠華》國家兵役制度改革 關關難過
文/黃惠華
目前政府推動國軍軍事轉型計畫,重組軍隊防衛力,改革目標要打造一個具有嚇阻被武力攻擊的國家安全戰略,轉型計畫包含兵役制度調整、人力動員、軍備更新、採購武器等等。
其中兵役政策,2022年12月總統蔡英文宣布,2024年起恢復1年期的義務役,引發各界議論紛紛。蔡英文總統向國人喊話,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台灣必須強化自我防衛能力,才能更有力的確保國家的安全與利益,才能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
除了台灣之外,在歐洲,一些遭受到俄羅斯地緣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東歐國家,這些國家從2014年烏俄衝突之後,開始意識到國家不安全感,由於這些國家人口、經濟、或者政經實力與俄羅斯有著相當大的不對稱狀態,這些國家推動軍事轉型計畫,從過去注重國土防衛、參與維和行動的軍隊,轉型為一支能夠因應外部威脅的快速反應部隊,軍事改革計畫包括,延長兵役制度、恢復徵兵制度,延長兵役期限,甚至男女都要服兵役,就連住在海外的公民都要回國服兵役等。這些國家推動軍事轉型計畫,除為了捍衛自由與民主價值觀而戰,更重要的是保家衛國,嚇阻、免被俄羅斯侵犯的策略之一。
在台灣,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與遠見雜誌民調顯示,多數國人贊成恢復1年役期,這也顯示國人關心國土防衛、樂見改革。透過徵兵制度背後的意涵,幫助大眾了解,到底,我們為何而戰?
「徵兵制度」的思想
提到徵兵制,可以從日據時期皇民化政策下,志願役台籍日本兵開始說起,日據時期作家周金波撰寫〈志願役)文學作品,傳達當時台灣人當志願兵就能變日本皇民的故事。
一部法國電影《出走巴黎》(Synonyms),這部電影講述一名以色列男子因為討厭以色列,想當法國人的故事。故事主角從以色列逃往法國後,僅靠著法語字典來與人互動、生活,卻在最後感受不被法國社會所接受,這部電影也點出法國雖認同接納移民、卻仍具排外的矛盾心態。結局的最後一幕,男主角一直撞門,想要打破這道門,卻怎樣也打不破,隱喻男主角怎麼努力融入法國社會,仍然無法成為真正的法國人。
現實生活裡,以色列跟法國不同國家,兩個不同民族,兩種不同語言,更有沒有所謂的歷史地理的淵源,所以可以理解,為什麼以色列人無法變成一個真正法國人的原因。
但是,原本隸屬於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人,卻能成功擺脫烏克蘭,成功成為真正的「俄國人」。他們跟俄國有相同的種族、語言,還有千年的歷史與地理的淵源。無論是以色列人或是克里米亞人,還是日治時代的台灣人,或是現在中華民國台灣人,大家對於家與國的定義不太一樣,意思是以色列人住在法國,不代表能成為真正的法國人;住在克里米亞半島或者烏東地區的烏克蘭公民,在他們心中,他們在烏克蘭的家,也不等同於心中的那個原本的國家。
至於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參加志願役對當時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台灣人來說,成為一種身分認同的象徵。但是,周金波後來對自己認同皇民化,出現矛盾情結,在殖民政策皇民化政策下,就像是《出走巴黎》(Synonyms)男主角一樣,日語說得再好,文化知識水平再高,都無法成為真正的日本人。
〈志願兵〉主要宣傳日本志願兵政策,因此獲得第一屆「文藝台灣賞」。但是周金波其他作品,出現台灣文化與日本皇民化的搖擺,在認同日本與台灣之間一樣有著矛盾情結。
電影《出走巴黎》英文(Synonyms)英文的原意是近義詞,相信全世界多數國家之中,大家心中家跟國家應該是同義詞,但是具有雙重認同俄羅斯的烏克蘭人心中,家不等同於國家。根據民調顯示多數台灣人支持兵役延長1年,相較於日據時代台灣人對於家跟國充滿了不確定性,對多數現代的台灣人來說,同義詞已經大於近義詞的傾向。
軍隊是國家主權的象徵,根據兵役法規定:18至36歲的男性經健康檢查體位合格者都必須服兵役,服兵役是公民的義務,延長兵役制度目的,不外乎維護國家安全考量,更重要的是凝聚國人團結意識、國家認同,但是軍事人員道德心理狀態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水準,才能確保軍事安全。
最近,守在前線馬祖的國軍沒肉吃,《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灣有高達9成的退役軍官提供情報給中國」、「蔡總統至今無法掌控軍隊」事件,這些事件多少衝擊軍心以及民心,尤其是推動兵役制度轉型的期間,如果軍人連飯都吃不飽的話,有力氣抗中保台嗎?還能說服民眾支持政府推動兵役制度改革嗎?政府得繃緊神經、上緊發條才行。
(作者黃惠華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