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社會政治

【多維導讀】美機與美艦進入南海有何企圖?

美軍羅斯福號

文/譚傳毅

今年1月25日,2架美軍B-52轟炸機部署到關島,1架直接降落,另一架則飛經菲律賓海、蘇拉威西海、蘇祿海上空進入南海,之後從巴士海峽返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

為什麼每次美國派出的都是B52轟炸機、卻不見更先進的B1或B2?根據《多維新聞》的報導,該機飛行軌跡「詭異」…,還有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還沒算呢!

老掉牙的轟炸機?

B-52轟炸機用於替換B-36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1955年批量生產,先後發展出B-52A、B、C、D、E、F、G、H8種型號,1962年停止生產。現役B-52共76架,美國空軍預算讓B-52服役至2050年。就年紀而言的確老掉牙,而且該機不具匿蹤能力,只要雷達功率夠大,幾千公里之外就能探測到,為何美空軍捨不得退役B-52?

第一,B-52航程遠,載彈量大。美國空軍仍庫存許多常規炸彈,只能通過B-52才能裝載投放,如果B-52退役了,美軍堆積的大批彈藥將無用武之地。

第二,B-52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戰略嚇阻,這點最為關鍵。如果美國打算嚇阻或嚇唬某個國家,若派B-2匿蹤轟炸機去,無法保證對手國能夠發現,達不到嚇唬的目的。大搖大擺的派這種龐然大物又毫不隱形的轟炸機前往南海,一旦對手國老遠知道B-52來了,該怎麼辦就趕快怎麼辦。

第三,如果對手國類似中國,B-52遠端(1千公里之外)一次性發射數十枚巡弋飛彈的能力也具嚇唬效果,一個編隊的B-52起飛,中型軍艦編隊都會全軍覆沒,隱不隱形根本無所謂。B-52最厲害的地方不在於其龐大(30噸)的載彈量,而在於其所能裝載發射的武器。但也不能忽視B-52的傻大粗,如果B-52真是那麼不堪,當年在越戰中晚期北越軍何必搞游擊戰?就是因為B-52機載炸彈威力太大,北越軍隊根本無法大規模集結,只能游擊戰了。更別說在B-52服役初期,主要掛載武器是嚇死人的核彈。

第四,鑒於2001年4月1日,美空軍EP-3與解放軍空軍殲-8互撞,如果當時是龐大粗勇的B-52,就不會那麼難看了。至少在飛行安全方面,B-52比較令人安心。

第五,雖然B-52H是最後一個型號,但最近美空軍計畫將B52H改為J型,掛載大量空對空飛彈和無人機使其成為武器庫,配合F-35等進行偵察、監視與作戰。總之,B-52絕對是未老的廉頗。

第六,B-52可掛載射程最大可達1千公里的GM-158 JASSM聯合空地飛彈。所有美軍的主要作戰飛機都可以使用該飛彈,大到B系列轟炸機、小到F-15/16/18/35/22(採取外掛形式),極大地拓展了美國主力飛機的攻擊範圍。哪個中小國家扛得住這樣的攻擊?

B-52絕對不是偷偷摸摸的搞事情,它這麼龐大粗勇的外形老遠就會被看見,它所要的也是這個結果:被對手國(中國)看見。當笨拙的B-52大張旗鼓的緩慢飛過來,應該感到榮幸還是氣憤?

附注:根據環球日報的報導,這架飛進南海的B-52被中國的遠端雷達給鎖定,五角大廈下令這架B52返航。這可能是該機航跡詭異的原因。

美軍B-52在南海詭異飛行

振振旗鼓的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

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具太空、空中、水下、水面、電磁等維度的作戰能力,處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模糊空間的羅斯福號航母,不但可以作為美國投射權力的工具,還可以為美國利益提供最佳的服務。

航母和潛艦表現的方式不同,潛艇是偷偷摸摸的幹,例如偷襲、搞破壞、第二擊、秘密任務等,絕不能讓對手國知道。而航母碩大無比且又笨拙,加上周圍的護航艦艇,很快就會被對手國探測到,動用航母一如B-52必須大張旗鼓,就是要讓中國很清楚的知道「我來南海了」。

這個「我來了」釋放出四個信號:

第一、戰略打擊與區域性嚇阻。航母也具有核子嚇阻的意涵,不過是被動的參與。例如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在出港時最為脆弱,極易遭到攻擊,此時航母可以給予適當的掩護。同時,航母還可以搭載戰術核武,但是非常敏感。

第二、南海控制權的獲得與維持。無疑的,航母扮演了獨佔的角色。一個航母戰鬥群的組成十分龐大,這些護航艦隻都是為保護航空母艦而設,同時,航母也為這些護航艦隻提供一大片安全水域,至少半徑500海裡之內。

第三、權力投射。半徑500海裡的安全水域也就是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出現在南海,幾乎把南海給吞了,解放軍之憤怒可想而知。但是這種做法不能長期性的存在,因為所需預算太高,而且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遠離美國本土,一旦開戰無法立即得到支援。美海軍不存在的時候,就是解放軍活動的時候。我們再度看到制海權的脆弱。

第四、武力展現。武力展現就是恐嚇中國。美國往往派航母介入南海,以達到某個特殊的政治目的。目前對於美國而言,這個特殊的政治目的絕對不止於航行自由而已,美國想要的更多,最好在南海建立數個軍事基地。

附注:針對羅斯福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解放軍高調展示駐紮在山東青州一個東風-26飛彈旅,該旅配備了22枚飛彈,可針對航母戰鬥群進行飽和攻擊,即使無法全部命中,只要有2枚命中羅斯福號,也許無法將之擊沉,至少可以使其重傷退出戰場。

南海:美國治下(Pax Americana)的最後一塊拼圖

美國海軍是全球海軍,控制了全球所有重要水道,除了南海。在美國所建構印太第一島鏈之上,有一段是真空的:從台灣到新加坡,甚至於連台灣也是空的。

對於制海權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制海權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因為海洋就像一條高速公路一樣,軍艦只能通過、而不能像陸地一樣佔領。從這個觀點看來,美國海軍在南海最多享有無害通過權,即使是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也是如此。如果美國航母真的停在南海,那就變成「有害」的了。

為了凸顯美軍航母存在的正當性,就必須大張旗鼓,同時還把B-52也拉進來,反正都是大傢伙,定能吸引全世界足夠的目光。若是單機單艦進行自由航行,很可能被解放軍「吃瓜群眾圍觀」,搞得顏面盡失。例如2018年7月英國派了一艘23級巡防艦到南海自由航行,結果被16艘解放軍軍艦「圍觀」,大概這是英國決定派遣伊莉莎白航母來訪復仇的原因吧?

總之,美國在南海就是少了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點」。制海權的第二個認識,就是兩個點可以形成一條航線。我們想像下,如果美國在南海擁有幾個島嶼基地,從日本到新加坡航線就不會顯得那麼漫長,以前還可以靠泊香港喘口氣,現在全都沒了。

未來,美國勢必在這條航向上找到幾個島嶼基地:台灣、東沙島、太平島。急迫的是美國沒有能力、也沒時間在南海種島,最快的方式就是在這三個島嶼建立基地,美軍就能借此長期並隨時存在於南海,美機和美艦可以來一場說停就停說走就走的旅行,比起單調的航行自由有趣多了。所謂的圍堵中國,我們必須勾勒出南海出地緣戰略地圖,才可能形塑美軍的行動方針。

結論

近年來,美機與美艦頻繁進入南海,絕不只是軍事行動而已,而是拜登政府放的第一支箭。軍事力量是外交政策的延伸,最終還是要看解放軍如何反應,然後美中兩國進行一系列外交折衝。

與台灣有關的,就是南海兩個島嶼以及本島問題,未來這些問題都躲不過。台灣在這方面很難有所表現,對於中方而言,這些島嶼涉及領土主權問題,絕不可能不會退讓,台灣真是懷璧其罪!

(作者譚傳毅/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本文為國戰會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