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王崑義》從轉型到主動出擊的大陸對台工作

大陸國台辦海研中心於鄭州舉辦「2022兩岸關係研討會」,並沒有因為大陸軍演,讓兩岸專家學者劍拔弩張。(shutterstock)
大陸國台辦海研中心於鄭州舉辦「2022兩岸關係研討會」,並沒有因為大陸軍演,讓兩岸專家學者劍拔弩張。

文/王崑義

儘管8月上旬因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大陸對台圍島式的軍演,讓兩岸關係一下子升高到「準邊緣危機」狀態,但是,8月17、18日大陸國台辦海研中心仍然於鄭州舉辦「2022兩岸關係研討會」,這場由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研討會,大家一樣心平氣和的討論兩岸議題,並沒有因為大陸軍演,讓兩岸專家學者劍拔弩張。

研討會是要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討論問題,不是像談判是要以討價還價的型式,要一塊給五毛,也不像對峙的雙方要批判、對罵。兩岸學者專家能夠在這時坐下來,不管是現場或線上,能夠討論,就代表兩岸還有和平相處的希望。

事實上,雖然兩岸關係因為民進黨堅持「倚美謀獨」,讓兩岸和平似乎有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但是大體上並沒有影響大陸的對台政策。從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底主政後,台灣歷經了2016年的政權輪替、2020年蔡英文連任,大陸對台工作有了與時俱進的調整,大幅改變對台工作的手段與方向,對台政策也有了一系列調整與轉型,但是基本還是循著「和平統一」的方向在走。

特別是今年8月10日,在解放軍圍島式軍演之後,由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共同發表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則代表著「和統」政策沒有改變,但卻是從「實踐與創新、突破與轉型、懷柔與出擊」等三個階段在進行,也表示習近平主政下的大陸對台工作理論已接近定型。

壹、實踐與創新階段

大陸對台政策在「實踐與創新階段」,主要是由2012年中共「十八大」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開始,當時台灣方面是馬英九執政,兩岸交流自上而下、官方與民間雙軌互通有無,民間團體自經貿交流到社會文化的交流,逐漸呈現百花齊放的樣貌,除了延續與擴大胡錦濤時期的兩岸交流活動外,也追求方法與策略上的創新,在提供台灣居民經濟紅利的同時,也積極爭取台灣居民在民族認同上的向心力。

期間,比較具體的政策包含兩岸青年交流營隊、兩岸創新創業政策比賽、各省市推出創業基地與孵化器等,不僅交流對象擴大、交流方式也推陳出新,這個階段也是近年來兩岸關係較為穩定且融洽的時期,一些政治目的較為顯著的兩岸交流活動也在這個時期開展,並取得一定進展。

2014年3月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之後,大陸重新審視對台政策、尤其是對台灣青年工作的領域,體認到在對台政策方面,不能單靠與單一特定政黨的溝通,在青年交流方面,也不能局限於透過特定的管道與特定的對象接觸,而應該將主動權拉回大陸手中,透過實際的地方踩點與建立連結,以強化兩岸之間的交流網絡。

貳、突破與轉型階段

在「突破與轉型階段」中,雖然兩岸關係仍然保持友好且雙軌持續溝通的狀態,然而,大陸的對台政策卻已經有了根本的變化與調整,包含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三中一青」政策,顯示大陸在既有的交流讓利政策之下,更加注重基層民眾以及台灣青年在兩岸關係的政策影響力。

在實務工作上,增加接觸機會、加強直接管道、給予大量紅利,著手於瞭解台灣中小企業、中低階層、中南部民眾和台灣青年的想法,並加強與台灣民間社會、以及不同政黨的交流對話,逐漸改變對台工作的接觸管道,以及調整交流營隊的內容與參訪地點。

在具體的政策上,包含兩岸青年交流營隊、兩岸創新創業政策比賽、台灣青年實習計畫、創業基地拓展等,均是延續前期的政策持續實施,但同時也就對台政策進行徹底的檢討與修正,總結與歸納過去積累的兩岸交流經驗,並就路線與方針進行廣泛且深入的討論與調整,也擴大進行招募台生赴大陸就學的政策,以大陸為中心,深入台灣基層、化異為同,將台灣居民「引進來」。

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民共兩黨在兩岸關係對話基礎上的歧異巨大,民進黨政府積極與美日連結、遲遲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正常交流急凍。因此,大陸更加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一方面落實對台獨勢力的威懾作用,一方面則全力加強與全台灣各地的青年和基層接觸,接近群眾、了解想法、全方位推進交流,並放寬台灣居民至大陸長期生活的門檻,歡迎台灣居民赴大陸發展。

參、懷柔與出擊階段

大陸對台政策進展到「懷柔與出擊階段」,對台灣居民從「引進來」演進到了「留下來」與「落地生根」,以「惠台31項措施」為精神,以提高台灣居民到大陸的生活便利性為工作目標,大幅給予「同等居民待遇」,主動推進兩岸人民的「融合發展」。

2017年3月,時任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表談話,提及:「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顯示大陸的對台政策由「三中一青」過渡到「一代一線」,更廣義的納入各職業第一線的基層代表,且不分地域和階層,將對台工作的重心放在台灣的青年與基層。

在懷柔與出擊階段下,對台工作不再依靠特定的單位、組織與管道作為媒介,而採取基層點對點的工作形式,將工作對象擴及全台灣各基層,直接與各階層代表進行交流合作,以全面的主動出擊代替被動期待,並調整和修正與台灣青年的互動模式,更加實事求是地進行對台青年工作,以「吸納人才、加強融合」為主軸,結合國家統一以及民族復興的雙層次願景,因時制宜的調整,加強台灣居民與大陸的連結。

在具體的政策上,青年交流營隊、創新創業比賽、台灣青年實習計畫、吸引台生赴大陸等政策均持續辦理,包含提供大量企業的短期實習機會,降低青年學子至大陸就學、就業的門檻,降低台灣高中畢業生赴陸就學的申請門檻,並增加台灣居民參與大陸國家考試的管道。

同時在招募台灣青年菁英人才「留下來」與「落地生根」的工作上,更進一步開放台灣青年透過由大陸所提供的各個管道與多元平台赴大陸工作的機會,以惠台政策強化吸引力。在創業部分,也持續鼓勵台灣青年於大陸各省市的創業基地發展,但同時要求須備有一定比例的資金、並按時監管其創業進程與成果。

此外,大陸也積極強化與發展對台青年工作的新形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進行新媒體平台交流,藉由擴大舉辦新媒體平台的線上課程、線上營隊等,不懼疫情影響,透過虛擬交流的形式、以跨越地域界線的模式吸引台灣青年,以維持與台灣青年的交流與接觸,種種政策,都是為了強化台灣居民與青年對於大陸的依存度,並延長其在大陸生活的意願與時間。

肆、結語

綜觀近來大陸對台政策型態,從文化交流、特定接觸到社經施惠、多管齊下的紅利政策,大陸透過不同管道以及務實政策來持續吸納與拉攏台灣的菁英、加深其與大陸連結之脈絡,並發展新型態的對台工作模式,以「懷柔與威嚇」並行、既聯合又鬥爭的方式,有效影響台灣居民的價值選擇。

所以在8月4日至7日,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所引發的疾風驟雨式的軍演之後,立即以一份《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皮書來安定台灣的民心。在白皮書中,顯示所要針對與打擊的對象只是美日等外部勢力、還有頑固的台獨勢力,並非針對台灣居民而來,大陸對台工作基本的內容還是延續過去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主軸,既顯示兩岸的和平還沒有到最後絕望的關頭,也是延續習近平與台灣同胞「心靈契合」的訴求還在持續擴展。

(作者王崑義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