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國戰會論壇/蘇秦》台灣列為「非北約盟友」? 美議員畫好大的餅

美國參議員日前提出《台灣政策法》法案,明示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若通過,堪稱美國對台政策43年來最大幅調整。(總統府提供)
美國參議員日前提出《台灣政策法》法案,明示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若通過,堪稱美國對台政策43年來最大幅調整。

文/蘇秦

曾在今年4月率團訪台的兩名美國參議員日前提出暫定為《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的法案,要求加強美國對台灣支持。其中文件內容明示,若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動任何攻擊行為,美國將實施嚴厲制裁,且預計未來4年內對台灣提供45億美元軍事融資作為安全援助,並將台灣指定為「主要非北約盟友」,也將修訂1979年生效的《台灣關係法》,以鞏固美台非官方關係。這項法案若是通過,將是美國對台政策43年來最大幅調整。

其中民主黨籍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南德茲(Bob Menendez)指出,「隨著北京持續尋求威脅與孤立台灣,美國對於決心支持台灣人民及其民主的深度與強度不該有遲疑或模糊」,他表示該法案也釋出一項明確訊息,即「中國不應重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覆轍」;共和黨參議員葛瑞姆(Lindsey Graham)則表示,「美國若是對中國大陸對台威脅及侵略時表現軟弱,危機只會惡化」。兩人希望法案最快能在下周送交參議院投票。

一名熟悉該法案的美國官員表示,美國總統拜登的行政團隊與國務院對此法案感到不安,擔心會激怒北京。在美國任何法案都必須得到眾議院通過,而另一項旨在提高美國對中競爭力的法案已經在國會擱置數月未有進展。

挺川普派威逼拜登

這份議案不僅全面顛覆了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以及《台灣關係法》中的有關「一中」原則的規定,更是在變相地支持台獨。由時機點可觀察到,在拜登政府開始重新檢討其中國政策,考慮以緩和的姿態尋求溝通機會,特別是在台海議題上開始重新權衡之際,兩位議員刻意選擇這個時間點拋出這份議案。

這個法案許多條款中所羅列的焦點,都是自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美國國會中支持前美國總統川普政權的「鷹派」勢力,企圖逼迫拜登政府執行的事項,只是拜登政府一直懸而未決。現在這兩位參議員乾脆整捆打包,準備以法案的方式向拜登政府再次強力施壓。

由此可見,這份法案主要並不是針對中國而來的,而是美國府院之間對華政策,特別是對台灣問題的分歧所產生的內鬥工具,用來威逼拜登在台海議題上必須咬著牙向前挺進。

期中選舉的運作工具

直白說,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拋出這項爆彈式的法案,只是因為美國的期中選舉即將來臨,議員又再度炒作台灣議題以吸引選民的關注。其中,在此次提出的《台灣政策法》內容有關賦予台灣「重要非北約盟友」地位的說法。

至於,所謂「重要非北約盟友」概念,並非新的詞彙,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是指「一系列美國政府指定與美軍有戰略合作關係,但不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主要非北約盟友不一定與美國有互相防衛公約,但其成員皆獲美國授予非北約國家無法獲得的各種軍事和金融優勢」。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佩里(Scott Perry)早在去年3月就曾提出名為「Taiwan PLUS Act」的專門法案,要求白宮將台灣視為一個「北約+」成員,在軍售上享有和這些國家同等的待遇。因此,現在法案再使用「重要非北約盟友」這個詞彙,只不過是在炒冷飯。

從過去一陣子美國國會的作為可以發現,4月初共和黨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提出了「台灣武器出口法案」,試圖將美國國會對台灣軍售案的審查時間縮短一半;5月初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推出名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長每年檢視美方防衛台灣作戰計畫,並擬定一份事先批准、優先售台的軍事平台、科技與裝備名單。由此可見,提出這些法案真正的政治背景,都只不過是期中選舉運作而已。

因此,台灣大可不必把這些琳琅滿目的提案太當一回事,因為這些只是服務美國期中選舉造勢的煙花,放完了就曲終人散,沒人再搭理。即使這些法案最終竟然有可能部分通過,要等到拜登政府執行恐怕是猴年馬月。

如同中國官員數度警告,台灣問題事關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若是處理不好將產生顛覆性的影響。美國國會議員為了國內選舉大打「台灣牌」,只是徒增衝突的風險,如此重複玩弄「以台制華」的舊把戲,加上台灣當局配合著大力鼓吹「倚美謀獨」的不當言行,只是讓美國政客滿足私利,卻把台灣推向危險的境地。

(作者蘇秦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