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無人機戰爭時代將來臨 台灣準備好了嗎?

美軍全球之鷹無人偵察機,具全天候全球偵查能力,讓其他國家難望項背

文/羅慶生

去年12月,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英語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發表一篇「台灣軍事能從雙亞戰爭中學到什麼?」(What Taiwan’s Military Can Learn From the Armenia-Azerbaijan War)的文章,建議台灣在無人機、誘餌與靈活思維上,能吸取亞塞拜然在雙亞戰爭中運用無人機作戰的寶貴經驗。

無人機發展是個很重要的議題,相較潛艦、戰車或兩棲登陸都更前瞻。只是從雙亞戰爭的經驗切入未免小看了它。無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都不是無人機的先進國家,未來的無人機大戰將遠不僅於此。

無人機不是「不對稱作戰」 而是「新型態」高科技戰爭

首先要釐清,將無人機視為「不對稱作戰」可能已經過時。無人機透過無線電、衛星遙控駕駛的作戰概念,在人工智慧(AI)投入後將轉變為「無人機集群」。無人機作戰的本質已經改變,未來將不再是遙控飛機的操作,而是AI間的對抗。

改變無人機作戰模式的技術,是「群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 SI)演算法的發展。這個分散式AI模擬自然生態的鳥群或蜂群,能夠數百隻以密集隊形在空中飛翔、轉彎,卻不會相撞或相互干擾的協調性。從上世紀開始發展到現在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數百架無人機的空中展演或燈光秀。一部電腦主機,即可操作成百上千架的無人機。

表演用無人機通常是直升機或稱旋翼機,軍事功能比不上定翼機,但用於旋翼機的AI軍事化後同樣能裝進定翼機,定翼機「無人機集群」的作戰功能就令人刮目相看了。

中國軍用無人機暢銷多個中東國家

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情境,上百架小型定翼無人機,以密集隊形像蜂群般進攻時的場景。這些無人機本身就是自殺炸彈或者攜帶高爆彈藥,龐大的數量將癱瘓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如愛國者或神盾的防衛能力,或耗盡其彈藥,進而摧毀一個軍事基地或航母戰鬥群。

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場景。2012年美國海軍學者 Loc Pham即發表《無人機蜂群攻擊》(UAV Swarm Attack)論文,描繪這種「無人機集群」攻擊船艦的情境。

美國因而展開研究。例如海軍研究辦公室(ONR)的「低成本無人機成群技術」(LOCUST)計劃,雷神公司的郊狼(Coyote)無人機即為其產品。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畫署(DARPA)的「小精靈」(Gremlins)項目,將研究重點置於無人機蜂群的空中發射和回收。2019年美國空軍也啟動「金帳」(golden horde)計劃,研究炸彈聯網。

不過,這些多屬於先驅型的研究,獲得的資源較少,成果也相對有限。美國雖然很早就發展SI演算法並提出「無人機集群」的理論,但並沒有得到軍方主流的關注,直到最近才引起美國重視與警覺。

美國的警覺是在美中競爭愈趨激烈下,發現中國的「無人機集群」技術可能已經領先美國。如果這真的是可以改變戰爭結果的新戰爭型態,那對美國就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美軍在中東普遍使用無人機

中國很早就認為無人機在未來戰爭中將扮演決定性角色。相較西方軍事學者在探討無人機的戰爭潛力時,經常會在題目之後打個問號,中國則是在論文中使用驚嘆號而且迅速落實。

目前大疆製造的旋翼無人機銷量已是全球第一,集群技術也很成熟,去年底高雄的無人機燈光秀,就是使用中國技術。不過這是民用部分,引起西方軍事學者矚目的是去年10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CETC)發布的一段視頻,展示48架定翼無人機透過發射架同時起飛,組成蜂群的畫面。這顯示中國已解決同時讓大量定翼機起飛、集結的戰術難題,將形成實戰能力。

中國「無人機集群」技術發展快速,是因為AI為中國強項,少數可以和美國比肩的科技領域。而AI的核心就是那塊小小晶片。美國警覺「無人機集群」的重要性,且中國技術在某些部分已經領先,或許就是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中國軍方企業」(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管制出口的原因。

雖然中芯國際一再宣稱與軍方無關,從股權結構來看的確如此,但軍方卻可能是中芯國際的客戶。半導體產業研發經費太高,例如2021年台積電資本支出高達200到220億美元,如果台幣沒升值那麼多,幾乎是台灣國防預算3,668億台幣的兩倍。軍方沒有能力自行設廠生產晶片,必須委外設計製造。以美國為例,F-35戰機晶片就是由賽靈思設計,台積電製造。

資訊系統一般28奈米製程就很夠用,例如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但AI則需要7奈米以下製程。中國IC設計的能力很強,華為5奈米製程晶片的開發還在蘋果之前。中國弱的是製造部分,但美國同樣也弱,且認知中國正加速追趕。所以美國才要阻擋中芯國際的晶片製造,要台積電5奈米製程到美國設廠。

忽視無人機 恐帶來災難性後果

新武器如果發展成新戰爭型態,運用是否妥適,將改變戰爭結果。這在戰史上屢見不鮮。因此如忽視這可能成為下一代新戰爭型態的「無人機集群」,恐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的法軍取得軍事發展的主流地位,各國軍隊都以法軍馬首是瞻。法軍對當時最新的高科技武器 – 戰車 – 雖然重視,也製造了大量戰車,但認為只是種新武器,騎兵結合砲兵的升級版,因而配發到各步兵師編裝戰車營。

德軍則獨樹一幟,認為戰車不僅是種新武器,而且是種新戰爭型態,因而將戰車集中使用,編組裝甲師,發展裝甲兵戰術,更將裝甲師編成裝甲兵團。

於是西線戰事一爆發,德軍裝甲矛頭就像開罐器般的切入法軍防線。數百輛戰車不斷向前開進,戰車分散配置的法軍步兵師完全沒有抵抗能力。德軍一路打到敦克爾克附近,如果不是希特勒下令暫停,讓殘存英、法軍從敦克爾克撤退,二戰也許就結束了。

就如同對抗潛艦最好用潛艦、對抗航母最好用航母;要對抗無人機,最好也是用無人機。未來戰爭,很可能就是「無人機集群」對「無人機集群」的無人戰爭。

台灣雖發展出具群攻能力的「劍翔」反輻射攻擊無人機,但數量少且過於昂貴,不符合「無人機集群」量多價廉的原則。戰術概念也不夠明晰,似乎仍當作反輻射飛彈使用。在缺乏進一步研發的情況下,將不足以擔當未來無人戰爭的重任。

AI與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強項,台灣其實有很好的條件發展「無人機集群」,只是未獲得足夠重視。政府將太多資源投入潛艦、戰機等昂貴、大型卻可能過時的武器,缺乏戰略前瞻。高科技戰爭有「勝者全贏」的特性,因為科技先進的一方,可以讓對手武器喪失功能。未來戰爭發生時,就有可能像二戰時的波蘭,被迫以過時武器,例如騎馬騎兵,去對抗新科技的戰車。那將是場災難。

(作者羅慶生/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本文為國戰會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