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拜習通話,中國人怎麼看?官媒定調不折騰,民間看法不一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巴厘島20國集團峰會期間舉行面對面會談前伸手握手。(2022年11月14日)

文/voa楊安 莊志偉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東時間週二(4月2日)通電話。對此,中國官媒週三(4月3日)多正面報導,展現對兩國關係止跌回穩的企求。中國學者分析,此次拜習通話中,中美兩國元首都看得出來,希望穩住雙邊關係,事實上,中美關係也正從穀底反彈回穩中。不過他們強調,兩國仍有難解的根本性矛盾,因此,最重要的管控可能的衝突,不要爆發任何「意外」。

拜登和習近平自去年11月底的舊金山元首峰會後,再度直接對話。對於這次拜習通話,中方官宣報導說,習進平表達了要將「舊金山願景轉為實景」的期待,而美方簡報也強調,兩國要「回顧並鼓勵在伍德賽德峰會(Woodside Summit)討論的關鍵問題上取得進展」。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新聞稿,習近平在拜習通話中闡述了雙邊關係所要堅持的三大原則,其中他特別強調:「要以穩為重,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關係總體穩定。」

中美關係求穩 中國官媒呈現祥和之聲

這番話經中國官媒廣泛報導後,隨即成為網路熱詞。北京時間4月2日深夜,「中美關係要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的關鍵字馬上沖上微博熱搜的榜首,閱讀量高達8665萬。

官媒央視針對拜習通話相關帖文的精選留言區也多呈現一片祈願中美和平共贏的祥和之聲,中國線民一面倒地支援習近平定調的論述。

例如,來自北京的微博用戶董蘊琦就留言稱:「堅持底線和為貴。期望中美友好不折騰。」

針對中美關係的前景,兩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中國學者表示,「求穩」確是當前中美兩國的共同目標。除了拜習通話,即將出訪中國的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及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或皆能延續這股好的勢頭,而兩人結束訪華行程後,預期中方高層官員也會依慣例回訪美國。

在上海的國際關係學者沈丁立表示,習近平和拜登2021年11月首度通話,促成了2022年在巴厘島的元首會晤,但兩人得來不易的對話契機受到2023年2月發生的所謂「間諜氣球事件」負面影響而嘎然中斷,後經過長期的修正才又迎來去年底的舊金山峰會契機。

沈丁立說,去年底舊金山峰會以來,雙方關係明顯好轉,例如,兩國軍隊強化交流和溝通,兩國民間也增加往來航班,並在對抗氣候變遷、打擊毒品販運等合作上,達到清晰可見的成效。

在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據報載是拜登主動致電給習近平,他認為,拜登恐因今年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迫切須在今年上半年讓中美關係回穩,以有助於他的選情。

王義桅說,拜登對內有來自競選對手川普(Donald Trump)的龐大壓力,對外則有棘手的俄烏戰爭、中東問題尚待解決,也需要中國伸出援手協調。他說,拜登和習近平兩人能快速通上話,往好的一面看,就代表兩國元首和高層的直接溝通管道非常順暢,這樣的直接對話好過隔空對罵,或者互相指責的「麥克風外交」,兩人也對國內外都釋出了積極的信號。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總統在通話中再次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要干預11月的美國總統選舉。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在星期一的簡報會上對記者表示,

「當中國方面說他們會或不會做某事時,我認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相信他們的話」,這位行政當局高級官員表示,「這關乎證實」。

美國財政部部長葉倫4日開啟8個月後第二次對中國的訪問。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與其說此行是緩和雙邊關係,其目的更像是對中國施壓。一周前,葉倫點名批評中國所謂的「新三樣」,意即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鋰電池等綠色能源產業的不公平競爭和產能過剩問題,扭曲了全球市場的價格和生產模式,損害了美國以及世界各地企業和工人的利益。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時事評論員司令指出,中國的對產業無底線的補貼,已經遠遠超出了公平市場競爭的範圍,變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對美滲透,擺明瞭是一種敵對行為,當然是美國所絕對不能容許的,這也是葉倫必須要向北京表明的情況。

美中風險管控台海、南海等潛在衝突

對於習近平此次選擇與拜登通話的時機點,沈丁立認為,中方很大程度是要在台灣問題上確保兩國有共識。他說,對照雙邊的官宣,中國高度凸顯台灣問題,而美國在談及雙邊關係時,也開門見山就挑明台灣問題,這說明雙方認知到台海問題的重要性。

沈丁立說,兩岸因2月中旬在廈金水域的漁船撞擊意外,已升高緊張態勢,未來有台獨傾向的台灣新任領導人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職時,若講出不合北京意向的論述時,勢必再引來北京不滿,尤其若是美方又魯莽地採取干預手段,不僅不利於兩岸關係,更可能拖累中美關係。

分析人士說,美中之間仍存有潛在的衝突來源,除了緊繃的台海、兩岸關係,美日菲三邊峰會即將下周登場,據路透社報導,三國領導人可望商討海上聯合巡航的議題,這明顯也是沖著抗衡中國而來的。

另外,王義桅說,從台海到南中國海,美中兩國經常在海上玩貓捉老鼠的偵查動作,雖各有各的理由,但他希望兩國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尤其兩國近期好不容易恢復軍事高層對話,共同目標也是希望能夠管理好雙方的分歧,不致擴大或引發衝突。

美中科技戰爭鋒相對,雙方各說各話

相較于中國學者樂觀看待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中國官媒也傳遞出兩國關係求穩的主旋律,但部分中國線民和大V博主仍表達了對拜習通話成果的不滿意。

知名反美大V司馬南在他的微博帳號轉載中國官宣報導,整理出拜登所重申的「四不一無意」、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等承諾,但他發帖下的留言區卻引來一片罵聲,高調反美。

來自北京、名為「柒號小子」的微博網友留言寫道:「千萬別信美國的鬼話,咱們要踏踏實實搞經濟強軍奮戰,放棄一切幻想,準備戰鬥。」

名為「走自己的高速路」的在山東的微博網友也留言批評拜登:「鬼話連篇!他們(美國)還有信用嗎?以前他們也多次說過同樣的話,但實際行動都是反著的!」

沈丁立表示,中美間在高科技問題上擺明是各說各話。中方認為,美方所祭出的晶片等高科技限制,拉高了兩國間在經貿往來和供應鏈合作上的風險,但美方則是站在國家安全的基礎上,合理化對華制裁。

沈丁立認為,兩國都深知無法說服對方,也不指望自己的論述能夠改變對方,在此前提下,也預期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關係必然越來越交惡。

沈丁立說:「美國(就算)聽(了)中國的話,也不會按中國的要求去做;中國對美國說了自己想說的話,也不指望美國因為聽到我們講的話,而它的對華行為有所改變,所以這次(拜習通話)就要作秀。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還得說。」

北京學者王義桅表示,這次通話中,拜登反覆強調不脫鉤、不搞新冷戰,不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表態頗為積極;但對中方而言,還是如習近平所說的,希望美國言行一致,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至於具體怎麼操作,後續還要觀察雙方行政和政策部門未來的談判和溝通。

王義桅告訴美國之音:「今年就是求穩吧!總體上兩國都應該求穩,不要去折騰、不要去弄些驚喜,像去年什麼氣球啊什麼,這些亂七八糟事不要去弄,(兩國)也到了時候,該合作的合作,該穩定預期。」

時事評論員司令表示,美國現在對中國確實有一些高科技出口限制,包括遊說荷蘭禁止7納米和5納米以下的光刻機對華出口。事實上,與其說這是美國掐住中國的脖子,倒不如說給了中國一個下台階。

司令說:「這只是中國政府的一種托詞,事實上它掩飾的是中國現在開發不了這種高端光刻機的這種科學技術上的短板這種尷尬而已,說白了它技術上是不行的。」

司令認為,習近平和拜登的通話,只是在跟美國周旋、為自己辯解,但實際上並沒有拿出任何策略。

連結:拜习通话,中国人怎么看?官媒定调不折腾,民间看法不一 (voa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