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

中國抗議美擊落偵察氣球 中美關係更加惡化

中國抗議美擊落偵察氣球 中美關係更加惡化

文/ RFA

美國空軍當地時間上週六擊落進入該國領空的中國間諜氣球(中國稱無人飛艇),中國外交部隨即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國國防部也提出嚴正交涉。有分析指出,中美關係在繼續惡化。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當地時間2月4號在一份聲明中說,根據拜登總統的指示,美國北方司令部配備的美國戰鬥機成功於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水域上方的美國領空擊落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發射的高空偵察氣球。該氣球於美國領海上空被擊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利用該氣球來試圖偵察美國大陸的戰略位點。

綜合媒體報道,美國空軍F22戰機向中國間諜氣球發射一枚響尾蛇空對空導彈,頃刻間,氣球在空中解體。

中國外交部就美國擊落中國間諜氣球,辯稱是「民用飛艇」,並在聲明中表示,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覈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其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指責美方動用武力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這是「過度反應」,中方表示「嚴正抗議,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

中美已成事實的敵對國關係

中國科技業內人士趙仁毅本週一(6日)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的民用產品首先要服務於國家,許多科技產品都可用於軍事:「民用並不等是來自民間的(氣球),即便它現在搭載的是氣象監測設備,但是它隨時轉換成軍事偵察設備。此時究竟是民用或非民用不是重要問題,最重要的是美國的態度,就是中美之間已經是實施上的敵對國關係,如果非敵對國不是這種態度。」

週一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奉命代表中國政府再度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謝鋒說,中國民用無人飛艇誤入美領空完全是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並批評美國「損害巴厘島會晤以來雙方穩定中美關係的努力和進程」。同時敦促美方不得採取進一步行動損害中方利益,不得升級、擴大緊張局勢。

北京政治獨立評論人士吳強認爲,氣球事件已對中美關係造成嚴重後果,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華以及中美各部門恢復對話,均處於擱置狀態。他對本台說:「意味著中美關係陷入危機當中。這個危機是從中美貿易戰以來,到拜登政府上任之後以及中共二十大之後,一連串事件之後,最新的事件所表明的中美關係的惡化,現在已經到了一種危機化的程度。」

中國部分網民也跟隨官方,譴責美軍擊落無人飛艇。網民「就叫思己過」留言寫道,以後美國入台灣海峽,南海就擊落。另一網民留言,美國軍艦和飛機只要進入中國南海12海裡內,立即擊沉擊落。山西網民寫道,中國下次也要霸氣一點,對於美國闖入中國的一切戰機或艦艇,果斷攻擊。

中國不想將事件升級

對於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峯敦促美方「不得採取進一步行動損害中方利益,不得升級、擴大緊張局勢。」中國學者魏濤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中國明顯是不想將事件升級,但又不得不在國人面前作做出強硬姿態:

「北京急於找一個突破口,就是內外交困的突破口,它的內憂比外困要大得多。它要故意製造一種外困比內憂大的假像。動不動說統一台灣的時間要提前等等、東部戰區如何在春節期間不休息,爲祖國看好東大門等等,很可笑。」

去年2月11日,《解放軍報》曾報道,新材料技術的運用,使高空氣球可以直達平流層,避開一些防空武器的威脅;導航系統與人工智慧的應用,使氣球能借力改變高度和方向,到達目標空域;依靠氣囊內的浮升氣體獲得浮力的「繫留氣球」的出現,使它能夠在一個空域長期堅守,執行監視偵察任務。

連結:中國抗議美擊落偵察氣球 中美關係更加惡化 — 普通話主頁 (rfa.org)

美國海軍正打撈被擊落的中國間諜氣球 北京向美國駐華大使館「嚴正交涉」

文/美國之音

美國軍方星期天(2023年2月5日)提供了一天前擊落中國一個間諜氣球行動的更多細節。與此同時,國會一名資深議員說,國務卿布林肯應該取消而不只是推遲對中國的訪問。

北美空防司令部(NORAD)司令和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葛籣·范赫克(Glen D. VanHerck)在一份聲明中說,受拜登總統的指令,並且在加拿大政府的完全支持下,美國戰鬥機在東部時間2月4日下午2點39分擊落了中國的一個高空監視氣球。

聲明說,根據總統的指示,美國在領空和領海內將其擊落,以保護民眾安全,同時讓美國有最大的能力找到氣球攜帶的裝置;隸屬北方司令部的美國海軍正在採取行動打撈氣球及其攜帶物,美國海警隊正協助負責有關海域的保安。

美國軍方一位高級官員此前表示,被擊落的氣球碎片濺落在47英尺深的海水中,深度比官員們預計的要淺,範圍覆蓋了大約7英里,回收行動包括幾艘船。官員們估計,回收工作將在短時間內完成,而不是幾周。

星期一,中國外交部網站發表消息稱,副部長謝鋒星期天就「美方武力襲擊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他聲稱中國飛艇「誤入美領空是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稱中國政府將「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兩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早前表示,美國有關方面在中國間諜氣球飛越美國時收集到有關氣球的情報,並瞭解它是如何漂移的。

事件發生後,原定星期天前往中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通話。國務院稱,布林肯「明確表示,在美國領空出現這一偵察氣球明顯違反了美國主權和國際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國務院發言人說,「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布林肯國務卿在目前這個時間點前往中國訪問並不合適」。

不過布林肯告訴王毅,「美國致力於與中國進行外交接觸,我計畫在條件允許時訪問北京。」

新成立的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麥克·加拉格爾(Rep. Mike Gallagher, R-WI)星期天發表視頻講話說,很高興布林肯決定推遲訪問中國,但他應該完全取消訪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真實意圖在這次事件中表露無遺。

共和黨主導的國會眾議院預計會在未來的日子裡針對白宮和軍方為何不在一星期前就將中國間諜氣球擊落舉行聽證會。

連結:美国海军正打捞被击落的中国间谍气球 北京向美国驻华大使馆“严正交涉” (voachinese.com)

「氣球事件」讓中美穩定雙邊關係努力嚴重受挫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被中國稱為「誤入」美國領空的高空氣球被美軍方擊落,北京指責美方用武力打下無人飛艇明顯反應過度。早前,美國務卿布林肯宣佈延遲原本計劃2月5日對中國的訪問。無論這個氣球究竟是用於「氣候研究」,還是「間諜行為」,圍繞此事的外交角力反映雙方的關係已脆弱到不堪一擊。

從各方報導來看,美國1月28日就發現了氣球飄到美國,拜登政府試圖壓制此事,但在地方媒體公佈消息後,鑑於目前美國內的反中氣氛,此事迅速發酵,搞動美國輿論,用中方的話說,美官方、媒體和政客大肆炒作該事,是在「小題大做」,借之「抹黑」和攻擊中國。一種帶點陰謀論的說法是,美國的右派不願看到布林肯訪華,因為布氏訪華的使命是要在美中之間建立護欄,管控雙方分歧以免失控,而他們就希望美中關係自由落體下墜,最好雙方真刀真槍地打一仗。布林肯推遲訪華似乎某種程度上驗證了該說法。

不管美國政治化「氣球事件」的意圖是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毒化了雙方關係,讓美國強化了中國是美最大安全威脅的認知。美國近年一直在國內外宣揚中國的崛起尤其是北京的軍事現代化對美構成最大威脅,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深表疑慮,認為中國追趕美國的最終目的是要打敗美國,將美國從全球霸主的「寶座」趕下來,建立一個北京主宰的全球新秩序。「氣球事件」正好印證了中國的這種戰略野心。

「中國氣球」帶來的危機感

得益於獨特的地理條件——美國處於兩洋,周邊又沒有強大的鄰國,再加上自身軍事實力的超強,除了二戰時期曾經遭受過日本的偷襲(還不是發生在本土),美國本土領海領空一百多年來都沒有出現過別的國家的船艦和飛行器入侵的事情(也許曾經有過,但沒有公佈出來),而現在這個「入侵」美國領空的國家,竟然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這當然是不能容忍的。從此角度看,華盛頓的確有動機借該事件激起美國民眾危機感,凝聚內部力量以進一步對抗中國。

戰略互疑如今是美中常態。事實上,北京對美國的戰略疑慮更久遠,在毛澤東時期,北京就時刻擔憂共產政權會被美國突然間幹掉。到江、胡時期,隨著中國實力上升以及兩國利益日益纏繞,這種政權被推翻的擔憂減弱,但沒有完全消失,北京還是擔心有可能被美國和西方和平演變的風險。習上台後,隨著中美對抗加劇,北京重又彌漫美國要推翻中共的疑心。這種戰略互疑的強化使得雙方看對方的每一步動作都覺得不懷好意,導致敵意螺旋上升,最後很可能在某種不可控或者意外的情形下爆發軍事衝突。

然而其實,這是雙方理性的決策者都不想走到的一步。因為到了這一步,以美中今天的實力,損失都會巨大,難有言勝者。此乃拜登為何再三要給習近平強調建立護欄的原委。儘管拜登的護欄是要美來主導,但不管怎樣,護欄的提出看到了美中對抗不可承受的風險,雙方有意在當下的臨界點上穩定雙邊關係,不讓它繼續下滑,這亦是去年11月的峇裡島拜習會達成美國務卿盡快訪華的理由。

布林肯因此事宣佈延遲訪華,美中尋求穩定雙邊關係的努力遭受嚴重受挫。但是,「氣球事件」雖給布氏訪華造成很大壓力,卻非是延遲訪問的真正動因。真實原因或許是中方也不願布林肯此時造訪。

布林肯取消訪華的背後

有關布林肯2月5日訪華的消息最早是由媒體透露出的,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1月17日表達過歡迎和期待之意,但也確如在「氣球事件」發酵後中方所說,雙方都沒有正式宣佈此事。相反,中方發言人爾後在問及該問題時,皆以「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作答,直到2月3日還是如此回應。這就很不正常。

一般來說,中國外交部在涉及中國領導人出訪或者外國政要來訪的答問中,從消息透露開始到領導人成行前的一段時間,都會這麼回答,但在臨行前兩三天或者一兩天,回答會改成肯定。按照美方說法,布林肯5日訪華,那麼4日就要出發,因為中途要飛10多個小時,而中方3日還不能正式表態確認,表明雙方就布氏訪華的溝通很不順暢,有很大阻力。在北京看來,美國一邊對布林肯訪華不斷放風,一邊卻加碼圍堵和打壓中國,這實在不是為訪華營造好的氛圍,而是要給中國下馬威,壓中國在一系列美國要求中國配合的議題上就範。秦剛接任外長後,其對外發言和表態的調子變軟了很多,但美國如此施壓很難說不會激起北京內部強硬派的反彈,認為沒有必要在此時邀布林肯訪華。

美國最近在科技、軍事、債務陷阱、台灣方面,連連出手,收緊對中遏制。美日荷三方達成晶片設備出口協議,禁止成熟製程的產品賣給中國。對華為,傳出要徹底斷供。在菲律賓新增四個軍事基地牽制中國。美航母出沒南海。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被傳4月出訪台灣。財長葉倫在達沃斯和中國副總理劉鶴談笑風生後,轉眼在贊比亞指責中國的債務陷阱。布林肯更在訪華前,拋出一系列議題,意圖給北京製造壓力。

美國所有這些動作,都會被北京視作華盛頓實無意去改善兩國關係,拜登所謂的設立護欄,不過是按照美方「旨意」,要中國遵守罷了。毫無疑問,北京內部的對美強硬派對此會非常不滿。為照顧強硬派的情緒,北京也會向美方拋出自己關切的議題,要華盛頓滿足。可以想見,雙方肯定是不會妥協和退讓的,甚至在一些非核心的問題上都難以取得最低程度的共識,布林肯極可能空手而歸。如果這樣,他就不好向國內交代,國會反對派勢必會對他猛烈討伐。此種氛圍下,當然還不如不去。

一種與此有關的看法認為,美中這幾天其實已經在為「氣球事件」交涉,但顯然雙方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所以美方把此事公之於眾,布林肯也就順勢延遲訪華。拜登最後決定將這顆氣球擊落,一方面是美國國內的政治氣氛讓他不能在涉華問題上示弱,必展強硬姿態;另一方面也把中美今後處理類似問題的可能轉圜空間擊落了,從中國外交部特別是軍方表態稱保留使用必要手段處置類似情況的權利看,不排除因此引發擦槍走火。

中美關係已經夠壞了,布林肯訪華原本多少可以修補一點,但「氣球事件」又讓它回到這種壞的節奏。隨著美國兩黨在今年拉開總統大選的帷幕,未來兩年,美中關係很可能出現地動山搖的一刻。

美國防長奧斯汀宣佈與菲律賓達成協議,使美國能夠進入菲律賓的另外四個軍事基地。如此一來,美國軍隊便能緊盯兩個關鍵地點: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的爭議地區。據官員稱,每天都有大約500名美軍士兵在菲律賓執勤,該國允許美軍在指定的菲律賓軍營中停留。

美國防長奧斯汀宣佈與菲律賓達成協議,使美國能夠進入菲律賓的另外四個軍事基地。如此一來,美國軍隊便能緊盯兩個關鍵地點: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的爭議地區。據官員稱,每天都有大約500名美軍士兵在菲律賓執勤,該國允許美軍在指定的菲律賓軍營中停留。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連結:客座評論:「氣球事件」讓中美穩定雙邊關係努力嚴重受挫 | 評論分析 | DW | 06.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