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焦點

中國為何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態度不明?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7日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中俄兩國是「彼此最重要的緊密鄰邦和戰略夥伴」。德國政治學者桑德施奈德分析指出,為中國在烏克蘭戰爭的問題上不會很快就擺出一個清晰的態度。

本週一(3月7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兩會期間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中國和俄羅斯我們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彼此最重要的緊密鄰邦和戰略夥伴。中俄關係作為世界上最關鍵的雙邊關係之一,我們的合作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利益和福祉,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王毅還說:「我願強調指出,中俄關係具有獨立自主價值,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國際關係的創新。」他說,不管國際風雲如何險惡,中俄雙方都將保持戰略定力,將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推向前進。

美聯社報導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已經同美國、歐洲和其他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的國家發生決裂。中國方面表示,所有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尊重,但制裁會導致新的問題產生,並擾亂政治解決的進程。

今年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雙方發表聯合聲明,重申相互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國內政。根據聯合聲明的內容,「俄方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雙方反對北約繼續擴張,呼籲北約摒棄冷戰時期意識形態,客觀公正看待他國和平發展」。

為何北京態度不明?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北京方面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但是試圖同這場普丁的戰爭保持距離,同時呼籲雙方通過對話平息戰爭、尊重領土主權完整。因此外界猜測,中俄雙方今年2月簽署聯合聲明的時候普丁並未向中方透露他的軍事進攻計劃。

北京方面拒絕對莫斯科採取貿易和經濟制裁,同時還指責華盛頓應該為這場衝突負責。

德國政治學者桑德施奈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週日(3月6日)在接受德國電視一台採訪時表示,他認為中國在烏克蘭戰爭的問題上不會很快就擺出一個清晰的態度。他說:「從政治經濟的角度看,習近平可能的確是唯一一個能夠對普丁施加有效影響的人物。如果他不這麼做,就說明中國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

桑德施奈德解釋說,一方面中國支持俄羅斯對北約持續東擴的指責,但另一方面中國也十分重視同西方以及烏克蘭之間的經濟利益。中國企業在過去幾年大幅增加了對烏克蘭的投資。

不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施加制裁也將俄羅斯推向了中國的懷抱,桑德施奈德說,這將使中國能夠更有力地支配俄羅斯的原材料價格。

但桑德施奈德也強調,中國的首要利益是防止自身的經濟出現下滑。「如果在這場衝突中如何選邊站並不涉及中國切身的利益,那麼中國就會試著繼續周旋、冒險前行。」

3月2日,聯合國大會第11屆緊急特別會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決議,要求俄羅斯立即停止對烏克蘭使用武力並將其所有軍事力量從烏克蘭領土撤出。這份由聯合國96個會員國共同提出的題為「對烏克蘭的侵略」的決議草案獲得了141票贊成票,中國、印度等35個國家投了棄權票,俄羅斯、白俄羅斯、北韓、敘利亞和厄利垂亞5個國家投了反對票。此前安理會同議題表決時,中國也投了棄權票。

連結:中國為何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態度不明? | 德國之聲 來自德國 介紹德國 | DW | 07.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