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譚傳毅》基輔最後一搏:巷戰
文/譚傳毅
烏克蘭戰爭持續至今,俄軍主力尚未開進基輔,為什麼?在開戰之初,俄羅斯的戰爭目標就有問題,三面同時出兵的結果沒有搞定烏東問題、也沒有在第一時間打進首都,弄得現在進退兩難。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在車臣戰場有過深刻而慘痛的巷戰經驗與教訓,俄軍損失慘重。此番進入基輔,勢必無法避開巷戰惡鬥,可能俄軍正搜集情報並準備兵力。預期當俄軍準備完成之後,必然展開下一步行動:巷戰。
俄軍必然想知道基輔市內烏軍的巷戰戰鬥部署、以及俄軍打進基輔的方式。烏克蘭之所以轉入巷戰,表示正規作戰失敗,烏軍已無退路,現在極大考驗烏克蘭人的巷戰表現,如果他們比車臣人還要勇敢,也許還能多撐一些時日。
巷戰:人肉戰車
只要是人都會害怕死亡,這是人性;而巷戰非常殘酷,是人性最大的考驗。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攻入市中心的俄軍131旅在3天內損失近800人、20輛坦克以及102輛裝甲車。1999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俄軍80%人員傷亡就是車臣游擊戰士造成的。
當時車臣的狙擊手專打車輛輪胎、油箱、發動機等處,逼得俄軍不得不下車察看,巷戰打擊小組接著擊殺。車臣戰士還在路上丟棄俄國士兵屍體,逼停俄軍車輛,甚至於把俄軍士兵屍體當作防禦工事,讓俄軍不忍心碾過或開火射向自己的同僚屍體。但不知基輔巷戰打到最後會不會變成這樣?
車臣戰士之所以厲害,除了他們驍勇善戰之外,他們的部署也非常有效。由於城市建築物範圍極廣,而且被街道分割嚴重,不適合大部隊運動;因此,車臣戰士以3或5人組成一個作戰小組,以游擊戰方式在首都進行巷戰。
這些無數個作戰小組分別攜帶狙擊槍、機槍、火箭筒(RPG)提前隱蔽散布在城市陰暗角落,等俄軍進入射擊範圍內突然打擊。這些作戰小組殺傷力強、移動迅速,簡直就是巷戰的黃金組合。
去年底,美軍國民兵和特種部隊即入駐烏克蘭訓練烏軍,很明顯的,國民兵所能教烏軍的不外是正規作戰,而特種部隊教給烏軍的,可就是巷戰或游擊戰了。
2015年,美國以反恐名義介入敘利亞,大量培訓和資助反政府武裝並共同作戰,在敘利亞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積累了豐富的游擊戰經驗。預期美國特種部隊將會根據他們在敘利亞的經驗指導烏軍特種部隊,例如以3到5人為一組的無數個打擊小組,協同數十人的烏軍在基輔全市進行無數個小規模巷戰。
如何遂行基輔巷戰?
巷戰是在街巷進行的短兵相接戰鬥,激烈爭奪堅固建築物、主要街道、制高點,在全市形成無數個局部戰鬥,目前我們還看不出烏軍怎麼部署巷戰。巷戰的重中之重是制高點的爭奪,制高點可能是一棟摩天大樓、或行人天橋,誰擁有它就可組織交叉火網,控制一大片地區。2月26日傳出基輔一棟大樓遭到飛彈襲擊,除了誤射之外,不排除可能是這棟大樓可作為巷戰制高點而遭到攻擊。
參加基輔巷戰的包括職業軍人、國際傭兵、民族主義戰士、志願人員,他們的戰鬥意志必須非常堅強。除了戰鬥人員,巷戰還必須得到市民的實質與廣泛支援,例如站崗放哨、押送俘虜、後勤支援、輸送傷患等,烏軍是否做了這些編組與演練,從電視上看不到。
其它還有許多關於巷戰的技術,例如反步兵與反戰車地雷的佈置、狙擊手安排、拐角觀察與射擊等等。也許是基於保密原則、也許根本沒有部署,等到俄軍攻入基輔就知道了。
目前還不知道烏軍主力藏身處,也許他們在野外紮營、也許他們化身平民進入基輔市區準備巷戰,這可能是俄軍最忌憚的部分。假若烏軍主力真的進入基輔、而且已經做好了巷戰部署,一場殘酷的惡戰是免不了的。
巷戰需要戰術機動
進入巷戰階段,比較有利於烏軍,因為城鎮內有許多居民及各式各樣的建築物,俄軍難以辨認居民和戰鬥人員,更難辨識我方襲擊和被襲擊的方位,無差別殺傷是必然發生的。
城市地形複雜的巷戰可為實力較弱的烏軍帶來些許優勢,他們可單純藉由靈活調度作戰小組、並以伏擊方式來分割殲滅俄軍,逼使俄軍必須投入更多的兵力。巷戰極可能使俄軍長期陷入死傷慘重的近戰,烏軍可以藉此拖垮俄軍,如果烏軍能夠遲滯俄軍行動的話。一旦俄軍行動被遲滯,而烏軍又擁有良好的隱蔽空間、並能靈活調度作戰小組形成局部優勢,就有可能以無止盡的殺戮迫使俄羅斯談判。
但這幾乎不可能,俄軍已經打到這個地步,只能繼續進攻。原則上,首都陷落即表示戰敗,只能投降。全世界只有中國首都被滅,仍能堅持抵抗,戰略撤退到重慶陪都,這才是真正的「以空間換取時間」,而澤倫斯基卻坐困首都發視頻,毫無退路和外援、時不我予,明眼人早就看到他的下場了。
結論
以巷戰作為烏克蘭的結局未免太傷感,但這似乎是無可避免,除非烏軍投降或者普丁下令停止進攻。如果兩方都不作出決定,難逃一場屠殺。要怪的話,那就要怪2004年烏克蘭的橙色革命,總統尤申科劇烈倒向西方陣營,導致國內親美派與親俄派發生衝突。2014年,波羅申科鎮壓親俄派,普丁不再感到安全,就在那年,俄羅斯以公投收回了克里米亞、並控制了烏東兩個州。
看起來,澤倫斯基並未看清烏克蘭在美俄競爭大棋盤中的地位,烏克蘭就是個可被拋棄的棋子。
(作者譚傳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