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蔡英文「千呼萬喚始出來」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蔡英文

文/富權 (澳門資深記者)

  自民進黨側翼團體去年夏秋之間醞釀發動「罷免」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於今年春節前高呼「大罷免,大成功」,再到今年入夏後賴清德分別以其黨政最高職務直接投入「大罷免」,並動員黨政資源支持「大罷免」,作為賴清德的前任,也曾是柯建銘的直接頂頭上司的蔡英文,卻一直是像神龍般隱藏起來,逍遙於事態之外,不但是沒有出面為罷團站台造勢,更沒有任何支持「大罷免」的聲音。因而有不少人猜度,蔡英文並不支持「大罷免」,甚至還有人認為,這也是蔡英文與賴清德的裂罅痕跡之一。

  到了首波「罷免」投開票的「黃金七十二小時」的前夕,蔡英文終於開腔了。她於前日深夜透過社群媒體發文正式表態,表示最近在各地發起的罷免行動,是一場公民運動。七月二十六日,作為一個公民,她將會去投票,表達她對公民團體的感謝,並謝謝大家一路以來的努力。

  這對於有如「久盼甘霖」的「青鳥」來說,有如一道「旱天雷」。在蔡英文發文短短十分鐘,就有二萬人按讚;三十分鐘按贊則衝破六萬人。至發文後一小時,此篇貼文已破八點五萬人按讚、四千則留言、近五千次分享。相對於賴清德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表的「大罷免」貼文,在七小時內只有六千人按贊,真是大有「蚊髀與牛髀」之慨。或許,蔡英文的保持低調,也是為了避免「功高震主」並會惹來不測之舉?

  不過,「青鳥」們在一輪狂歡之後,卻發現有點「勢色不對」。蔡英文的貼文,只是申述「民主」的大道理,及將「罷免」行動定位為「公民運動」,並表態自己在七月二十六日將會出面投票,但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語嫣不清,含有較多的「水分」。實際上,在「宏觀」上,她沒有直接引用「大罷免,大成功」的口號,也沒有表態支持「罷免」國民黨的「立委」,更沒有「點名」任何一位正在面臨「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在「微觀」上,她沒有公開說明當日出門投票,是要對其所在選區的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投下「同意罷免」票。因而被名嘴們形容這篇貼文有如蔡英文的髮型,是「清湯掛麵」式的貼文,對催票毫無效力。

  蔡英文為何會在「千呼萬喚始出來」後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名嘴們有各種各樣的分析。曾是民進黨籍「立委」及「美麗島系」(後分裂改組為「新動力」)重要成員,因而對民進黨內派系生態極為熟悉的名嘴郭正亮教授就指出,,蔡英文的貼文內容是為了在民進黨中央選後究責時不被牽連,民進黨內部和蔡英文一定都知道目前「罷免」選情不樂觀,選後情形難以預料。選後黨內可能會對賴清德究責,而賴清德為了自保,可能對蔡英文究責,形成互相攀咬的局面。蔡英文的心思比賴清德縝密得多,因而蔡英文需對「大罷免」做出表態,但又不想介入太深,故而選擇在「罷免」前三天才發文,既對「罷免」戰況完全無影響,又可免責。也就是說,蔡英文的發文是為了避免成為「戰犯」,只是可能受到民進黨內部壓力,因為民進黨各派系皆有出面表態,「英系」可能會遭質疑不表態。

  而政治立場傾向於國民黨的媒體人羅旺哲則分析表示,仔細看蔡英文的文章,與許多綠營人士力挺「大罷免」的態度相比,在文字遣詞的強度上就有落差並極為謹慎,雖表達支持公民運動,卻避開「投同意票」與「大罷免大成功」等明確字眼,展現其一貫高明的政治手腕。這是蔡英文為自己留下一些空間,至少「大罷免」這詞,以後不會貼在自己身上。因而無論「大罷免」的結果如何,蔡英文的表態,對自己來說「穩賺不賠」,甚至也不會被「秋後算賬」。

  其實,民進黨內的一些元老級人物,如陳水扁、謝長廷等,最初是不贊同「大罷免」的,如陳水扁就曾公開說過,「罷免不是一時爽,要注意接下來的政治後座力、後遺症」,「冤冤相罷何時了」。但後來陳水扁、謝長廷都改口轉為支持「大罷免」,被外界視為遇到了政治壓力。實際上,對於陳水扁來說,他頭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就是賴清德隨時可以撤銷其「保外就醫」的待遇,將其關回台中監獄,更不消提什麼「特赦陳水扁」。而謝長廷雖然本人已經沒有所求,但卻可能擔心將會影響曾經與「謝系」走得很近的陳亭妃參加台南市長民進黨內初選的前景。

  而民進黨內「非賴系」對「大罷免」並非全力投入的真正原因,應當是擔心倘若「大罷免」獲得「大成功」,賴清德在民進黨內就將建立起「定於一尊」的絕對權威地位,必定要「打掉」民進黨內的「雜質」,「非賴系」就首當其衝,尤其是「英系」。但站在民進黨的立場,「非賴系」卻又不得不支持「大罷免」,因而是採取一種虛應故事的態度。而蔡英文的表現,就是這種態度的集中體現。

  其實,蔡英文如果直接支持「大罷免」。可能也會造成「自我打臉」的反效果。實際上,當年在國民黨發動對民進黨「立委」林昶佐的「罷免案」時,蔡英文在為林昶佐站台時就表示,「罷免」是人民的權利,但不能是政治鬥爭的工具,有人想要利用比較低的「罷免」門檻,來拉下在大選中以過半選票當選的「立委」,如果我們不在意,他們可能會得手,所以明天我們一定要用手中的這一票,遏止沒有正當性,只為政治計算的「罷免」。如今蔡英文如要直接支持「大罷免」,就等於是默認這是沒有正當性的「政治鬥爭」工具了。

  當然,當年賴清德在為林昶佐站台時,也曾呼籲「終結惡質罷免文化」。但賴清德還會記得自己曾經講過這樣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