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會政治

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 第三場前進新竹市

賴清德總統29日赴新竹市發表「團結國家十講」中的第三講,主題聚焦「憲政體制」。

(143) 【LIVE】賴清德總統團結十講 第三場前進新竹市|20250629‪@ettoday‬​ – YouTube

「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登場!賴清德列出立院違憲7法案

文/中時新聞網王柏文 、中時、 崔慈悌 、 王惠慧

賴清德總統29日赴新竹市發表「團結國家十講」中的第三講,主題聚焦「憲政體制」。賴清德批判藍白過去1年在立院推動爭議法案,雖未直接提到大罷免,但提到公民運動無政黨能主導或阻止,是直接民權,最後他強調中華民國主體性,否定中共不是中華民國的祖國。

今團結十講主題是憲政體制,賴清德首先細數憲法創立過程,他說,不是憲法就有民主的憲政體制,戒嚴時期國家機器傷害人權,但慶幸包括野百合學運,台灣社會前仆後繼追求民主的決心,許多人走上街頭,被抓、被關犧牲生命,透過人民的血汗,才逐步落實主權在民。

賴清德詳述歷史上7次修憲,並回顧過去1年在野聯盟在立法院通過的重大爭議法案,包括《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憲法訴訟法》修正、《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及《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修正,以及總預算案。

賴清德說,在野黨是立院過半數,但過去1年多來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是福國利民的法案,還是都是政治對抗的法案?他指出,很可惜花費功夫通過這些議案,引起朝野很大衝突,後來被宣告違憲。

其中,賴清德強調《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侵犯總統行政院的權利,也影響人民權利,他提到自己當過立委12年,從沒看過立法院通過法律竟被判決違憲,而且侵犯那麼多機關的憲法職權,是台灣有史以來從來沒有。

賴清德指出,上述藍白提出的法案,影響行政院、考試院及監察院等憲政機關,行政院之若明知窒礙難行不提覆議,反而是失責。今年2月他引用院際調解權,邀請五院來協調,但沒有成功,韓國瑜院長提出用追加減預算解決衝突,但在野黨並不同意,情況一直存在到現在。

賴清德引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勞拉・珍・亞當斯(LauraJane Addams)的名言「醫治民主之弊,唯有更民主。」(The cure for the ills of Democracy is more Democracy),強調民主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

至於什麼是更大的民主,賴清德說,首先是憲法法庭的判決,進一步鞏固憲政體制,讓立院知道權限在哪裡,經多次判決,相互尊重、制衡會更明確;另一個就是公民的直接民權,深化民主,一起匯聚更大的力量守護民主台灣,守護下一個世代的未來。

賴清德細數野百合學運、野草莓運動、太陽花運動,到青鳥行動、罷免行動,台灣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有公民團體站出來,目的是在恢復國家秩序,阻止共產黨併吞。這些力量沒有政黨有辦法主導,也沒有政黨有辦法阻止,都是為了國家站出來。

賴清德也提到,台灣當前國安威脅,共機軍艦持續擾台,不只文攻武嚇,中共在國際社會宣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間諜活動除了現役還有退役軍人,更混淆國人的國家認同。

他特別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華民國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擁有台灣,但每次都利用機會刻意混淆國家認同,甚至很多藝人在中國大陸謀生不易,會被壓迫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祖國,這是不對的。

他提到,台灣當前的外在威脅七大工業國,每次都發表公開宣言,反對武力改變台海現狀,台海穩定是世界繁榮的必要元素,中國大陸問題不是單純台灣問題,而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他先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定位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因應策略。

最後,賴清德說,身為總統也是憲法的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確保國家體制的完善。期盼在憲法法庭的正常運作,以及社會大眾的高度參與之下,讓國家的憲政機關得以回歸正軌,相互尊重、團結一致,持續守護台灣。

連結:「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登場!賴清德列出立院違憲7法案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