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

美國對台認知戰 為何台灣人不買帳?

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舉行雙邊峰會

文/ 李路

美國總統拜登派遣前參議員陶德所率領的訪台代表團,已結束3天行程搭機返美。據悉,代表團在返美前特地會見5位不同政黨陣營的學者,希望瞭解兩岸存在的軍事風險,一方面顯示美國對於台海區域穩定的重視,也顯示美國聰明的知道不能盡信民進黨政府單方面的說辭,以免造成認知上的誤判。

美國代表團由前美國參議員陶德和兩位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和史坦柏格,以及美國國務院台灣協調處長白丹利等人所組成。美方說明此行與台灣官方高層、國會議員、學者交換意見,目的在更全方位了解台灣社會如何看待兩岸關係與美國所扮演的角色,這些意見有助於美國未來在涉及兩岸議題的相關決策。

美方代表團曾會見5名藍綠學者

美方代表團在離台前曾會見5名藍綠陣營的學者,包括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前外交部長田弘茂、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林成蔚、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以及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美方想了解的議題包括藍綠學者,如何看待兩岸間存在的軍事風險、對未來台海局勢的可能的發展,以及台美在區域穩定的雙邊交流上是否還有進一步的空間等。

日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在國會聽證會中稱,中國期望取代美國領導地位,改變區域現狀,並預估中國會在未來10年、甚至6年內對台動武。澳洲廣播公司前幾天也報導,2019年卸任的澳洲國防部長佩恩(Christopher Pyne)4月12日在阿得雷德大學法學院向畢業學生發表演說時,談到中國快速崛起成為軍事強權的議題,認為中國的戰略態勢不如以前無害,極可能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引發戰爭,台灣很有可能是下個「熱點」。而且,這不是說說而已,是未來5至10年內必須面對的問題。

然而,有趣的是,根據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在今年3月20日共同發佈的民調顯示,63.3%的人認為中國不會攻打台灣,77.9%支持兩岸開啓對話,61.1%的人認為美國對台灣的防衛與幫忙是「別有用心想利用台灣」。在另一份親綠智庫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3月份做出的民調也顯示,76.1%的人支持兩岸恢復交流,有75.8%贊成在對等尊嚴下促成兩岸對話。

這兩份民調顯示出即使共機天天擾台,4月12日甚至創下單日25日架次的最高紀錄,但台灣民眾似乎還是老神在在,相當鎮定,也可以看出台灣超過7成民眾其實是很希望恢復兩岸交流的。也就是說,民間想要跟對岸交流的意見與蔡政府對中國的敵視大異其趣,台灣民間人心跟政府的做法兩樣情。

美國說服不了台灣民意

民調裡有超過6成的人認為中國不會攻打台灣,台灣人內心對台海情勢的安全感並非來自蔡政府,而是來自於美國,認為台灣身處美國第一島鏈的重要戰略位置,是抵禦中共軍事擴張的最前沿,一但失守,美軍只能退居第二島鏈,將會就此喪失部分西太平洋的控制權,因此美國不可能放棄台灣。

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在4月16日的華盛頓高峰會後,菅義偉於記者會上也表示,他與拜登「再次確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也因此,中美關係不佳,中共航母出動、軍機擾台越多,美國航母與軍機也就跟著出動監控、「保護」台灣海空,台灣人反而覺得安全。

其次,中國各式的促融、惠台策略,可能真的對台灣人達到某種成效。這或許是民進黨政府很不願意正視和承認的一點,但卻很有可能反映了絕大多數台灣人內心真實的聲音。他們想要跟中國做生意,想要經營中國市場,想要去領略中國風光,想要見識中國地大物博的風土民情,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現在就願意接受生活在專制統治裡;但如果有一天,如果中國的政體能有改變,他們是可以接受兩岸在相似政體下融為一體。

或許大部分的人都對中國會改變專制政體這件事情很悲觀,目前似乎也不看到什麼機遇,但如果從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歷代朝代中,清朝國祚296年,明朝276年,短如隋朝者只有38年;中共現已執政70年,雖然未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台灣仍有一部人對它走向民主化仍抱持期許。

此外,中國也不至於用武力攻台來達成統一目的,畢竟,台灣並非香港,台灣西岸部署了強大火力,雄二E飛彈射程600公里,雄二E增程型則達到1000公里,傳說中的雲峰增程型甚至能達到2000公里。一但中共發動武力,台灣的飛彈可以直射上海、南京,中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經濟秩序將會一夕之間崩盤,損失可能比台灣還大。

這些因素都說明了為什麼在西方示警台灣可能成為引爆戰爭的熱點、中共可能會在6年內攻台下,台灣人還能保持鎮定的原因,也說明了西方國家的宣傳可能不敵中國「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宣傳效果來得好。也就是說,美方的宣傳認知戰或因政治目的而對台灣執政的官方有效,卻因為不了解華人思想、文化與情感等內化的人文因素,而無法真正貼近並影響到台灣人心,凸顯美、台在宣傳與認知作戰上似有誤差,且台灣主政者跟底層人民之間似也存很大的認知誤差。

(作者李路/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本文為國戰會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