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軍事

北京從俄烏戰爭學4教訓 美智庫:認定美國無法打持久戰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22日發布「中國從俄烏戰爭中取得的教訓」報告,提到北京認知到美國無法打持久戰。畫面為2023年5月,烏軍在烏東城市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朝俄軍發射火砲。

文/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22日發布「中國從俄烏戰爭中取得的教訓」報告,當中總結中國大陸從3年俄烏戰爭中學到的4項教訓,包含認知到美國無法打持久戰。

蘭德公司22日發布「中國從俄烏戰爭中取得的教訓」(China’s Lessons from the Russia-Ukraine War)報告,根據蘭德發布的新聞稿,中國大陸共產黨及解放軍投入大量精力研究俄烏戰爭,為政策汲取教訓,報告評估共產黨及解放軍對俄烏戰爭爆發因素及結果的看法,以了解北京在與美國競爭時將如何調整。

報告認為,北京有愈來愈多機會利用俄烏戰爭來為未來衝突做準備,但避免衝突發生的機會卻愈來愈少,共產黨高層評估,安全環境惡化,讓北京有戰略機會來形塑全球敘事及安全架構,北京對戰爭的看法也跟著轉變,不再依賴用最低的軍事力量來迫使敵人投降,而是轉為接受打一場代價高昂的持久戰。

這份報告總結北京獲得4項教訓:

教訓1:俄羅斯高估非軍事混合戰的效果

報告指出,解放軍分析師認為,俄軍高估了使用非軍事混合戰工具來避免軍事升級的能力,反而在戰場上造成災難後果,這恐讓解放軍懷疑,能否避免美中競爭關係演變為衝突。報告提到,解放軍因此重新定義混合戰爭,包含使用非軍事工具來強化殺傷力。

教訓2:持久戰將削弱美國的科技優勢

解放軍評估,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無法支撐一場持久戰,隨著戰爭持續,美國的技術優勢將會逐漸縮小。解放軍也評估,延長未來衝突可能削弱美國的技術優勢,相較之下,中國的國防動員系統則能在這類衝突中提供優勢。

教訓3:北京持續支持俄羅斯

蘭德報告認為,在戰略及意識形態上,共產黨高層似乎仍致力於支持俄羅斯,反對中俄兩國認定的美國霸權,不過北京在美國及歐盟的利益,可能會限制支持俄羅斯的幅度,但總體而言,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可能持續下去。

教訓4:北京將美國聯盟視為脆弱目標

報告指出,中共認為,美國與盟友之間的聯盟能維持,是因為美國製造危機來合理化聯盟的存在,並非因為這些聯盟之間有共同利益或價值觀,因此北京認為這些聯盟是脆弱的,並且評估有機會利用假訊息來弱化聯盟。

連結:北京從俄烏戰爭學4教訓 美智庫:認定美國無法打持久戰 – 國際 – 中時新聞網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