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賴清德就職週年談話 引聖經談對美關稅 未直接提中國

文/RFA陳美華

台灣的總統賴清德於5月20日就職一週年發表談話,談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他引用聖經說:「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他的談話未直接提及中國,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台灣要以備戰來避戰。只要對等尊嚴,台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

賴清德20日在總統府發表就職談話說,台灣和全球民主夥伴共享民主的價值,遵循自由市場原則,共榮發展,這是台灣最大的本錢,也是廣大台商釋放活力與能量的保護傘,更是台灣和威權體制最大的區別。他說,「長期以來,台灣和美國以及民主夥伴,積極交流合作,也彼此砥礪成長。朋友之間難免有摩擦,但終究能夠磨合。」他表示,「台灣的經濟路線很清楚,我們會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立足台灣、佈局全球、加強美國的經濟路線。」

賴清德:將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

在內政方面,賴清德說,他始終願意張開雙手,努力促成朝野對話,加強政黨合作,因此將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期望朝野政黨領袖,無論政治立場為何,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的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

賴清德的談話未直接提及中國,當記者問及如何維護台海和平,賴清德說,他堅定追求和平,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是受侵略者的脅迫。他重申將持續強化國防力量,以備戰來避戰,達到和平目標。他並重申,「只要對等尊嚴,台灣很樂意跟中國進行交流合作,透過交流來取代圍堵,透過對話來取代對抗,朝和平共榮的方向來發展。」

對於賴清德在就職週年未主動提及中國,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資深東北亞分析師楊晧暐認為,賴總統應該清楚中國通常會非常細部剖析他在就職週年的發言內容,在他3月以「境外敵對勢力」定位北京後,這次520他應該認定沒有必要在短期內,再次以強硬語氣批評中國對台灣的施壓。「相反的,若他可以避免在演說中提到中國,這將讓北京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不知該如何對賴清德的演說做出回應。」

楊晧暐認為,賴清德此次談話,不僅讓台灣可以向國際社會證明自己並非升高台海緊張局勢的一方,也將壓力拋向了北京。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說,「不必要的挑釁就不必要吧,因為你不說境外敵對勢力也沒有人認為中共是境外的友好勢力。我覺得兩岸關係就好像香港腳,就是擦藥的時候會好一點吧,但是它永遠不會根治。」「兩岸關係就像慢性病,長期服用溫和的藥物。」

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是因為過去一年兩岸關係乏善可陳呢,還是因為現在的台灣所處的周邊環境,多講不如不講,那麼他自己有他的算計。」

南非施壓台灣駐南非代表處 台灣外交警訊

自賴清德上任後,北京對台施壓未曾停歇,特別在軍事和外交方面。台灣最近的外交警訊是,南非政府分別在去年10月及今年1月兩度致函台灣駐南非代表處,要求遷離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南非外交部官網3月將台灣代表處名稱從「台北聯絡代表處」(Taipei Liaison Office)更改為「台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Commercial Office),並將其列在國際組織駐南非名單之中,日前又逕行將台灣在比勒陀利亞代表處的地址刪除,改為約翰尼斯堡地址,此外,南非還刪除台灣現任駐南非代表欄位。

宋國誠認為南非受到中共的利誘和威脅施壓,「它(中共)就是兩手策略,一個叫利誘,一個叫做施壓。」先將台灣的代表處降格,改名,再改地址,最後有可能關閉或是驅逐出境。「可能它接下來會在中共的壓力之下,對於台灣採取更為赤裸的,而且是更為霸道的做法。」

楊晧暐表示,「我認為南非的案子凸顯了中國正繼續努力用其在非洲跟全球南方的影響力來限縮台灣的國際空間。這種做法確實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台灣也比較難在這些國家作出有效應對。」

台灣的外交部長林佳龍19日在立法院表示,外交部很謹慎處理此事,不會認為危機已過,壓力仍在,尤其南非今年主辦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出席,「今年內我們全部是處於警戒狀態中。」

台灣面對的另一個外交警訊是,5月13日,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台灣在拉美的兩個邦交國海地與聖盧西亞也出席會議。

黃介正認為,這可能是這兩國基於其國家利益所做出的安排,可能是北京的壓力,或者是它們周邊國家給它們的壓力。

宋國誠認為,中共拉攏這些國家是一貫的做法,但基本上象徵意義大於實質的意義。

連結:賴清德就職週年談話 引聖經談對美關稅 未直接提中國 – 普通話主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