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社會政治

嚴安林:賴17條接近大陸底線

大陸涉台學者嚴安林表示,「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台灣年輕人並非真想建立「台灣共和國」,因此推進兩岸青年交流仍是重點工作。

文/中國時報陳柏廷

嚴安林小檔案
嚴安林小檔案

賴清德總統拋出「國安17條」,再度挑動兩岸政治敏感神經。大陸涉台大咖學者嚴安林坦言,這17條已相當接近《反分裂國家法》底線,但越界與否還要看賴清德後續的行動。嚴安林還稱,「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台灣年輕人並非真想建立「台灣共和國」,因此推進兩岸青年交流仍是重點工作。

香港《南華早報》21日刊出同時擔任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與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所會長嚴安林的專訪。通篇訪問談及兩岸關係,包括統一進程與兩岸交流前景,以及美中台三角關係。

和統需5-10年 北京無具體時間表

嚴安林指出,目前兩岸仍處於全面統一的初期階段,大陸還在做準備,要實現完全和平統一,可能還需要5至10年。北京雖對統一有緊迫感,但當前並沒有具體統一時間表。當然也不能排除賴清德與其他台獨勢力將局勢推向極端,屆時和統選項就不具可行性。

嚴安林解釋,是否設立統一時間表,大陸內部也曾有分歧。有觀點認為,如果條件未成熟,貿然設立時間表反而可能會出問題,畢竟北京雖有能力阻止台獨,但尚未擁有「想統就能統」的實力。影響統一的重要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國,美國實力仍強於中國,這也是兩岸尚未統一的主因之一。

談及賴清德的國安17條會不會引爆兩岸軍事衝突,嚴安林直言,賴清德提出的「17項對中策略」,以及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確實對兩岸關係產生非常負面影響。

不過,他也認為,這「17條」主要目標是為支持大罷免,鞏固賴清德自身權力,進一步動員民進黨基本盤,為2026年地方選舉鋪路。民進黨當局可能會走向更激進台獨路線,但這不代表已經正在做。

川普不會棄台 但避免捲台海戰爭

「我懷疑賴清德是否有勇氣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那樣,願意扮演反中勢力的代理人,進而引爆戰爭。」嚴安林表示,賴17條確實已經很接近《反分裂法》底線,但關鍵還要觀察賴清德後續行動,與相關國安法案修法進度。「重點不是賴說了什麼,而是他接下來做了什麼。」

對於台灣年輕世代支持統一的比例日益下滑,嚴安林強調,這與民進黨當局推動「去中國化」教育密切相關,但這不意味台灣年輕人就支持獨立,或者希望建立所謂「台灣共和國」,「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個不同概念。因此,促進兩岸青年交流仍非常重要,「統一希望也在年輕一代身上」。

嚴安林表明,大陸的核心戰略仍是推進兩岸和平與融合發展,基本方針沒有改變。兩岸制度性協商在涉及民生議題方面,仍有務實合作空間,比如兩岸旅遊議題。但他也坦言,賴清德目前並未表現恢復觀光等這類交流意圖,這將導致上海或福建等居民赴台旅遊在今年落實將非常困難。

台積若變美積 台灣戰略地位降低

此外,嚴安林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不會放棄台灣,因為支持台灣對美國政府而言,是一種政治正確,而非川普個人偏好。但川普對台政策底線,是避免美國直接捲入台海戰爭。換言之,川普不想讓台海爆發戰爭,因為那不符合「讓美國再次偉大」主軸。

「川普對兩岸關係的風險仍然不小。」他直言,川普任內對台軍售規模可能最終超過美國前總統拜登,但川普不會白白保護台灣,台灣需要為自身防衛埋單,而台積電若將全部業務移至美國,台灣的戰略重要性也將進一步降低。

連結:嚴安林:賴17條接近大陸底線 – 兩岸要聞 – 中國時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