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成美企CEO擔憂經濟衰退:這就是「川普衰退」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近年來,市場經歷了房地產崩盤、互聯網泡沫破碎、新冠大流行,還有俄烏戰爭和通脹失控帶來的雙重逆風衝擊,但卻從未經歷過由美國總統政策引發的經濟衰退。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讓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發出這般感慨的,源於一名美國首席執行官(CEO)的犀利點評:「這就是川普衰退。(the Trump recession)」
據CNBC週一(7日)報導,在這位美國總統上周宣佈所謂「對等關稅」後的幾天裡,該美媒針對22名CEO展開的抽樣問卷調查顯示,企業高管們對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後果「普遍存在擔憂情緒」。
報導稱,「他們清楚地知道,如果目前的貿易政策繼續以當前形式發展下去,將會出現一些必然結果:經濟衰退迫在眉睫,關稅推動物價上漲、失業潮也將接踵而至。」與此同時,在海外銷售的美國品牌也已經開始感受到類似抵制的壓力。
CEO們表達了各種各樣的觀點和情緒,他們的擔憂涵蓋多個方面,從那些會推高戰略增長計畫中所有產品成本的行業特定問題,到對關稅計算方式和邏輯的困惑,再到對美國品牌在全球範圍內可能面臨的後果的恐慌,有時甚至是直接的憤怒情緒。
一名受訪CEO毫不客氣地形容川普的關稅措施「令人失望的愚蠢且毫無邏輯」。他還說:「如果企業對政府的所作所為缺乏信心,便絕無蓬勃發展的可能。」
另一名CEO也大加抨擊道,「川普對一些在美國根本無法獲得,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的零部件徵收了關稅。他的身邊圍繞著一群無能的唯唯諾諾之輩,他們無法,或者說不願為他提供令人信服的建議。」
投資者擔心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價格上漲、需求減弱,甚至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目前,高盛已經將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提高到45%。摩根大通預測的概率更是達到60%。
CNBC的調查顯示,69%的CEO預計會出現經濟衰退,其中超半數認為衰退會在今年年內發生,其中四分之三的人預計此次衰退將呈現中度或輕度,而非嚴重態勢。這與CNBC最近針對首席財務官們(CFO)的另一項調查中所顯示的對經濟的悲觀預期程度相符。
關於裁員問題,37%的CEO明確表示,他們今年確實有裁員計畫。另有14%的受訪者稱,雖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裁員也在考慮範疇之內。
從調查結果中不難看出,政策的不確定性正是導致投資者拋售股票的關鍵因素。46%的CEO表示關稅對他們的企業不利,但36%的人認為現在做判斷還為時過早。採取觀望態度的CEO中,他們正在針對涉及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各種情景制定應對策略。
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CEO都斷言,物價將會上漲,漲幅在5%到20%之間,而且82%的人預測會出現「通脹再次抬頭」的情況。
一名CEO透露:「我們預計我們的供應商將不得不承擔部分關稅,而我們也將被迫把部分關稅轉嫁給我們的客戶。我們正在盡力把控定價和採購決策等可控因素,但我們無法控制關稅對消費者心態的影響,並且我們認為這種影響或許會十分巨大。」
那名提出「川普衰退」說法的CEO還指出,市場價值的損失將終結由財富效應驅動的消費支出,尤其是對於40至60歲這一關鍵年齡段的人群而言。
那些在多達100個市場擁有銷售業務的CEO們,也越發擔心其他國家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反應。他們表示,這種反應不僅體現在他國政府政策方面,還包括他們在海外銷售所依賴的消費者的態度。
「我最擔心的是美國品牌被抵制,以及反美情緒滋生。」一名公司銷售額近五成都來自美國以外地區的CEO擔憂道,「真正的反彈正在發生。」
另一名CEO也指出,「抵制美國商品的可能性確實在增加,這會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企業屆時將不得不裁員。出現滯脹的可能性也在同步上升。」
美媒還提到,以軟體、社交媒體和雲計算為主導的美國服務業,也可能成為他國反制關稅報復的對象。一名CEO解釋說,「通常人們認為關稅只適用於實體商品,但如今的世界比過去更加以服務業為導向。各國會努力增加本國服務業的就業和稅收,同時限制其他國家的服務業進入。」
川普政府一再宣稱,隨著美國製造業興起,產業回流熱潮最終將證明人們對關稅短期影響的擔憂是錯誤的。然而,幾乎沒有CEO認同政府的政策重點會促使他們的公司在美國國內新建製造業。
參與調查的首席執行官中,45%的人表示,任何產業回流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更有可能是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CNBC報導指出,川普挑起新一輪貿易戰,背後還有其他盤算,比如為政府籌集資金以幫助支付減稅費用、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以及應對國家債務問題。但這些目標構建出了一幅充滿不確定性,有時甚至相互矛盾的圖景,這使得CEO們對最重要的根本性問題都持消極態度。
譬如,在「關稅會是一項長期利好政策嗎」的問題中,45%的CEO表示「強烈反對」這一觀點。59%的人不認可關稅是能夠獲得成功的做法。
週一上午,在接受CNBC採訪時,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也為經濟衰退做出預言,「(政策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因為它影響了全球對投資的預期……我的意思是,當你不知道規則是什麼時,誰會想投資呢?因此,所以在局勢明朗之前,世界各地的重大專案都將被推遲。」
參與CNBC調查的CEO們都對這一說法表示認同。其中一人評論道,「在這一切塵埃落定之前,處理貿易問題過程中的所有不確定性,都將損害我們的業務並限制投資。」
在4月3日和4日的美股暴跌中,美國七大科技股的市值蒸發了1.6萬億美元,科技富豪們的財富也大幅縮水。根據彭博富豪榜6日資料,馬斯克過去兩天淨資產縮水超過300億美元,全球首富排行榜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的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和Meta創始人紮克伯格,兩人的淨資產也分別蒸發235億美元和273億美元。
CNBC早前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一批來自科技和金融行業的美國知名人士日前前往海湖莊園,試圖就川普推出的稅收政策與其「討論常識」(talk common sense)。
美國資深科技記者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披露相關資訊稱,這些知名人士在「就職典禮上的百萬美元捐款,正變成數十億、很快或許會變成高達數萬億美元的損失。」
CNBC並未透露上述人士的具體身份。但報導稱,由於科技行業嚴重依賴中國、印度等國的製造業、電腦晶片和IT服務,川普的關稅政策正對科技股造成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