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政治

美國全球威脅評估:中國為戰略競爭者 意在台灣取得軍事優勢

U.S. security chiefs testify on worldwide threats, in Washington
美國參議院「全球威脅評估」聽證會

文/法廣安娜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周二(3月25日)向國會提交了最新的全球威脅評估報告,指出中國是美國最具實力的戰略競爭者,並警告北京在維持與美國關係的同時,正在加強其軍事實力,特別是為在與台灣統一的進程中,在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中取得優勢。

中央社報導,在周二的參議院「全球威脅評估」聽證會上,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Tulsi Gabbard)與其他情報官員出席並發表了報告。她表示,18個美國情報機構的集體評估一致認為,中國是美國最有實力的戰略競爭者。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力求將自己打造為全球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的領導者。

加巴德指出,北京此舉的部分動因是認為美國正在採取廣泛措施,旨在遏制中國的崛起,並對中共政權形成威脅。

加巴德進一步指出,中國面臨的最大國內挑戰之一是經濟放緩,如果民眾對社會經濟狀況不滿並引發大規模動亂,可能導致國內局勢不穩定。此外,中美之間以及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也可能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的計畫帶來壓力。

加巴德並強調,中國軍方正在部署包括高超音速武器、先進潛艇、更強大的太空和網絡作戰能力,以及更大的核武庫在內的先進軍事能力。

她指出,儘管中國希望與美國及特朗普政府維持良好的外交關係以促進雙邊利益並避免衝突,但中國在增強其軍事能力的過程中,意圖在未來可能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時,能夠在推進台灣統一問題上佔據優勢。此外,中國還在擴大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特別是在東海和南海的爭議領土上。

加巴德並提到,北京正在加強其網絡能力,執行複雜的網絡行動,目的在於竊取美國政府和私營部門的敏感信息,並預先部署其他不對稱攻擊選項。中國的網絡活動已與多起引起廣泛關注的違規事件相關,去年爆發的「鹽颱風」事件即是其中之一,該事件涉及對美國電信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入侵。

加巴德指出,北京目前主導全球市場上的一些戰略性供應鏈,特別是對關鍵礦物的開採與加工。去年12月,中國對美國實施了針對鎵、鍺和銻的出口禁令,這些金屬對半導體生產和國防技術至關重要。中國此舉是直接回應美國對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芯片及芯片製造設備的限制。

加巴德稱,自2022年以來,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關係日益緊密。即使排除烏克蘭戰爭的因素,這些國家間的雙邊關係也不太可能恢復到戰前2021年的狀態。

她強調,俄羅斯是這一合作擴展的主要推動力,尤其是在俄羅斯需要支持其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除了與北韓交換軍事和其他資源外,俄羅斯還在更加依賴中國的金融和國防產業支持,同時加強與中國的聯合軍演,以此向美國及其亞太地區盟友傳達俄中同陣線的信號。

連結:美國全球威脅評估:”中國為戰略競爭者 意在台灣取得軍事優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