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宏:歐洲人應該從「戰略依賴」中清醒過來,忘記依靠中美俄的發展模式
![](https://i0.wp.com/taiwandom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72.png?resize=700%2C466&ssl=1)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
儘管去年經歷了歐洲議會選舉大敗以及國內政治紛擾,嚴重削弱了馬克宏在法國以及歐盟中的影響力,但隨著美國新政府上台以及近期俄烏衝突出現新變局,這位法國總統仍有許多話要講。他將川普重返白宮形容為一記「電擊」(electroshock),強調這應當讓歐洲人從一種「戰略依賴」的狀態中清醒過來,去思考如何確保自己乃至烏克蘭的未來。
「這種模式就是說,你以中國市場作為出口管道,以美國作為安全保護傘,以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進行生產,忘了這三個條件吧。」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不久,馬克宏在愛麗舍宮接受了英國《金融時報》的專訪,疾呼歐洲需要在防務和經濟方面「強筋壯骨」。
馬克宏認為,當今世界正處於「極端戰略不確定」之中,這從川普上台後提出「接管加沙」和「買下格陵蘭島」等出格言論就能得到印證。而對於歐洲的發展和麵臨到的重大挑戰,這位法國總統在軍事、金融、人工智慧、綠色轉型等多個方面都有許多想法。
只不過,馬克宏也承認,歐洲「回血」可能需要「5到10年」,而他自己的任期到2027年就將結束。
「歐洲人應該被外部電醒」
《金融時報》當地時間2月13日刊發的這篇專訪報導指出,馬克宏一直認為,歐洲應承擔起更多自身安全的責任,而這只有通過增強經濟獨立性並減少對美國和中國的依賴才能實現。
他還認為,川普如今捲土重來對歐盟來說尤為震動,這將推動歐盟投資自身的國防、經濟以及科技的復興。只不過,馬克宏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日漸式微,法國耗盡的公共財政也限制了其在國防和其他優先事項上進行必要投資的能力,其他歐洲國家是否支持他的計畫,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以川普近期有關加沙地帶以及格陵蘭島的政策主張為例,馬克宏認為,世界目前正處於「極端戰略不確定」之中,因此歐盟及其所有成員國都有必要徹底反思自身的運作方式。
「這是一次電擊。我們需要不對稱的衝擊,需要外部衝擊。對歐洲人來說,這是一次外源性衝擊。」馬克宏說,川普的歸來,將有助於讓那些仍然認為自己可以生活在「戰略依賴」狀態中的歐洲人清醒過來。
為了實現馬克宏所呼籲的「戰略覺醒」,歐洲需要增強國防力量,並通過放鬆管制和經濟一體化(涵蓋從資本市場到能源等各個領域)來重振目前停滯不前的經濟增長,從而使歐盟能夠利用其規模優勢獲得利益。
在國防方面,馬克宏表示,歐洲必須建立自己的實力,以便「即使美國不參與也能採取行動」。然而,俄烏衝突爆發近三年後,歐洲國防工業發展仍然步履維艱,雖然彈藥和飛彈的生產能力有所提升,但歐洲的國防公司仍然過於分散,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
同時,馬克宏也再次敦促歐洲擺脫對美國武器的依賴,這是法國長期以來的優先事項之一。「我們還必須發展一個完全一體化的歐洲國防、工業和技術基礎。」他說:「這遠遠超出了開支數字的簡單辯論。如果我們只是成為美國更大的客戶,那麼20年後,我們仍然無法解決歐洲主權問題。」
除了川普,馬克宏仍「記仇」拜登
當地時間2月12日晚,川普在社交媒體宣佈了幾個涉俄烏衝突的重磅消息。川普表示,他當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雙方一致同意恢復和談,並指示各自團隊「立即開始」談判工作;在隨後的通話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普京一樣,想要締造和平」。
對此,馬克宏堅稱,只有澤連斯基才能代表烏克蘭進行談判,並警告稱,允許「投降式的和平」對於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人來說都將是「壞消息」。「現階段唯一的問題是,普京總統是否真誠、可持續、可信地願意在此基礎上同意停火。在那之後,就取決於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談判了。我們都需要保持集體警惕。」
儘管對川普頗有微詞,但馬克宏也支持川普政府的一項立場,即確保烏克蘭的安全是歐洲的責任,並認為這源於美國外交政策重點發生了代際和跨黨派的轉變——從歐洲轉向亞洲。
談到此處,除了表達對川普的不滿,「記仇」的馬克宏也不忘揶揄拜登。他表示,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並非始於川普重新掌權,諸如澳大利亞撕毀法國的「潛艇合同」並同美英組建「AUKUS」、美軍撤離阿富汗等事,此前的拜登政府也未提前給他打電話。
「川普對歐洲說,你們得自己承擔這個負擔。而我說,我們確實得自己承擔起來。」雖然許多歐洲領導人對川普和普京通電話感到憤怒,但馬克宏卻顯得較為樂觀,他表示,川普為通過談判解決烏克蘭問題創造了一個「機會之窗」,「在這裡的每個人都必須發揮自己的作用」。
歐洲還需「5到10年」增強實力?
在馬克宏看來,歐洲目前面臨的挑戰與新冠疫情期間遇到的一樣嚴峻。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歐洲需要從歐盟《增長與穩定公約》規定的赤字上限中解脫出來,該公約要求各國將赤字保持在GDP的3%以下。馬克宏說,歐盟的這些規定「已經過時」。「我們所處的金融和貨幣框架已經不合時宜。」
「考慮到歐洲需要在人工智慧、綠色轉型和安全等新興技術上投資,可以說歐洲目前的杠杆利用率不足。」
馬克宏還要求撤銷他認為繁瑣且不切實際的歐盟法規,這包括歐盟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以及即將對未達到電動汽車配額的汽車製造商實施的罰款,他稱之為「瘋狂」。他還警告說,歐洲不應通過實施更嚴格的資本要求來削弱銀行的競爭力,因為美國似乎打算無視國際商定的規則。
然而,當被問及歐盟是否需要建立自己的「政府效率部」來削減政府開支時,馬克宏表示反對。「需要進行大幅簡化……最好做出大膽、政治上負責任的決定,而不是把一切都推倒重來。」
馬克宏承認,歐洲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時間來增強實力,而他自己的任期將在2027年結束,因此他不再擁有這麼多時間。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地方,「民粹主義者」和「極右翼勢力」正在崛起,有一部分選民對歐盟擴大改變他們生活的力度持謹慎態度。
「我仍然相信。」但馬克宏似乎仍然表現得很自信。「我熱愛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和啟蒙時代的哲學,正是這些塑造了我們。而且我認為,這些思想並沒有過時。相反,我們必須重塑它們。」
本周美國總統川普已經簽署行政命令,宣佈自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同時取消對部分交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
這在歐洲引起震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1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川普這一關稅政策「深感遺憾」。 她同時表態稱,歐盟對這一不合理的關稅不會沒有回應,將採取「堅決且對等」的反制措施,以維護自身經濟利益。
同時,美國總統川普於12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俄烏衝突全面爆發以來的首次美俄元首通話,並宣佈美國將派出磋商團隊與俄羅斯展開停戰談判後,歐洲國家普遍擔憂,川普在談判中將單方面對俄羅斯作出重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