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蔡鎤銘》美中AI第一戰 預見未來全球大棋局
![](https://i0.wp.com/taiwandom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image-104.png?resize=800%2C534&ssl=1)
文/蔡鎤銘
當今全球正處於一場科技競爭之中,而人工智慧(AI)無疑是這場競賽的核心領域。其中美國與中國大陸作為兩大科技強國,正在進行第一場激烈的AI大對戰,力求在AI技術及基礎設施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美國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是川普政府所推動的宏大戰略,旨在打造全球最強的AI基礎設施,以維持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同時,中國也不甘示弱,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的基礎建設,力圖在這場競賽中迎頭趕上。
除了國家層級的競爭,AI模型的發展也在改變全球科技格局。近期,大陸推出的大型語言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迅速崛起,挑戰OpenAI的ChatGPT-4。根據媒體報導,《深度求索》在數學推理、代碼生成及科學知識應用等方面的表現甚至超越了GPT-4 Turbo,這使得全球AI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這不僅影響了美國科技公司在AI領域的壟斷地位,也為中國在全球AI市場的競爭提供了更強的籌碼。
川普政府推出的「星際之門」計畫,總投資5000億美元(約16.4兆台幣),是全球最大規模的AI基礎設施建設之一,涵蓋從人工智慧到量子計算的多個領域。川普政府明確表示,這一計畫不僅關乎美國的經濟成長,還關乎其國家安全與全球科技領導地位的維護。計畫的核心之一是建立一個全球領先的AI雲端平台,並提升美國在數據處理、計算能力及智能算法上的優勢。
「星際之門」計畫的實施將依賴多方合作,包括美國國防部、科技公司以及學術界。比如,谷歌、微軟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將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中發揮關鍵作用。而且,這一計畫也涉及到超級計算機的建設與升級,這些超級計算機將成為支持AI和大數據處理的核心力量。根據報導,美國的目標是打造出世界上最強大的AI計算平台,以支持各種尖端應用,如自主武器、智慧城市和醫療研究等。
然而,在大型AI模型的發展上,美國企業正面臨中國競爭對手的挑戰。OpenAI的ChatGPT-4一直被視為當前最強大的AI語言模型之一,但《深度求索》在多項測試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在數學推理與代碼生成方面展現了強大優勢。這讓美國科技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若未能保持領先,美國AI技術的全球壟斷地位恐將受到挑戰。
與美國的「星際之門」計畫相對應,中國也在積極擴展自己的AI基礎設施。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大陸政府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多個大型AI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數據中心、雲端計算平台及超級計算機等。這些建設不僅服務於國內企業與研究機構,也逐步進軍國際市場。
中國政府在AI領域的投入已經達到數千億美元,並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攀升。根據大陸政府的規劃,到2025年,大陸將成為全球AI領域的領先國家之一。為此,大陸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還加快了AI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並且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更多的科技公司加入到AI基礎設施的建設中來。
此外,《深度求索》的快速崛起,代表了中國在AI領域的重大突破。該模型的訓練數據規模與運算能力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甚至在部分測試項目中超越GPT-4 Turbo,這讓中國在全球AI技術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根據報導,《深度求索》的技術進步不僅顯示出中國AI研發能力的提升,也讓大陸科技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強競爭力。
中美兩國在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競爭,不僅是一場國內競爭,更是全球科技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場競爭將深刻影響未來的經濟格局,不僅對全球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產生長遠影響,也會預見未來全球AI大棋局的生成。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AI技術的發展將成為未來成長的重要驅動力。根據麥肯錫(McKinsey)公司的研究報告,AI技術的應用將為全球經濟帶來高達13萬億美元的潛在成長,而在這場競爭中,無論是美國的「星際之門」計畫,還是中國的AI基礎設施擴展與《深度求索》的技術突破,都將對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然而,這場競爭也帶來了諸多挑戰。除了技術層面的較量,AI競爭還涉及國家安全、數據隱私與倫理問題。例如,美國的ChatGPT-4目前仍存在安全與隱私風險,而中國的《深度求索》則強調模型的合規性與數據治理,這可能成為未來兩國在AI標準上的博弈焦點。
總體而言,中美兩國在AI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競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層面,都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國的「星際之門」計畫與中國的AI基礎設施擴展,加上《深度求索》與ChatGPT-4之間的競爭,將成為未來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這場競爭的結果,不僅將決定兩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也將對全球經濟、政治與安全形勢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蔡鎤銘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中天新聞網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