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專家眼中的美日關係的「變與不變」

專家認為,美日重申過去的共識,本身已是一種成功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鄭仲嵐

美國總統川普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於華盛頓時間2月7日中午在白宮進行首次會晤。德國之聲采訪兩位美日政治、防衛議題學者,探討這次聯合聲明中的新意與不變之處。

專家認為,美日重申過去的共識,本身已是一種成功

 本次美日領袖峰會,是繼2024年9月,時任總統拜登與首相岸田文雄以來,相隔半年再度舉辦。兩位領袖都是剛上任不久,美日雙方也緊急再度就防衛政策、關稅議題以及如何制衡中國、俄羅斯與北韓等議題上進行諸多交流。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村野將(Murano Masashi)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分析,綜觀這次聯合聲明,具體可分為下列數點:

美日同盟將繼續成為印度太平洋地區,及其他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石

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利用包括核子能力在內的一切力量保衛日本

遵循日美安保條約及指導方針,實現從平時到緊急事態的無縫應對

改善自衛隊和美軍的指揮和控制框架

加強兩國在西南群島的存在感

透過更多實踐訓練和演習提高準備程度

進一步加強延伸威懾力

加強兩國防衛產業、包括供應鏈的合作

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自衛隊

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反對任何一方以武力或脅迫手段單方面改變現狀。

持續致力於北韓徹底無核化

這次的聲明也被美日兩國視為追求「新黃金時代」。然而,許多的共識與論點,都是自2021年拜登跟時任首相菅義偉會面之後的大致架構,被認為新的亮點不多。不過深究其用語跟文字,還是有其略不同之處。

美日重申過去共識已是成功

村野說明,本次峰會即使沒有帶來太多新成果,但他假設如果日本的主要目的,就是重申先前在峰會上達成的共識。「那沒有出現意外一事,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了吧」,認為縱使先前的聯合聲明中已經提到這些內容,但僅僅重申它們就是一項重大成就。

「我認為這是非常正面的聲明。我也認為日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了」。美國史汀生中心資深研究員、東亞共同部長辰巳由紀(Tatsumi Yuki)對德國之聲表示,這次的聲明涵蓋岸田文雄與拜登過去會晤時就達成的大部分協定。

其中在防衛裝備合作上。辰巳認為,將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地區納入日美安保條約範圍是非常好的結果,而且聲明中也含有支持台海維持現狀的措辭,「這證實了即使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美國也將會致力於維護現在局勢,這非常好」。

台海局勢重要性被再度強化

這次的聯合聲明中,對於台海局勢等措辭較以往更為直接。在石破上任的首次訪美就如此強調台海問題,意味著日本在台海議題上的立場比以往內閣都還要明確。

村野表示,2021年4月起的《日美聯合聲明》中就已經提到「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一詞,也提到東海「反對任何單方面以力量改變現狀的企圖」用法,但這次的聲明中首度改成「以力量‘或威壓’改變現狀」的說法,他認為相當好。

他稱:「這表明不僅要關注武裝入侵的可能性,而且還要關注使用執法船進行驅離和實際封鎖等可能」。不過村野認為,這次峰會尚不清楚石破和川普是否就台灣問題進行深入討論。但他認為美日之間、抑或是美軍與自衛隊之間,在行政層面將會進行更具體的合作。

而辰巳則稱,雖然聯合聲明中提到台海問題的重要性是件好事,但川普對台的政策目前尚不明朗。但她稱白宮、國務院和國防部等部門都有不少人認為,維持台海的現狀極其重要,因此政策上「不太可能出現重大改變」。

相較於過去川普的「摯友」已故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石破茂在川普剛當選時曾幾度想與川普會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相較於過去川普的「摯友」已故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石破茂在川普剛當選時曾幾度想與川普會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

相較於過去川普的「摯友」已故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石破茂在川普剛當選時曾幾度想與川普會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圖像來源: picture alliance/Kyodo

川普正跳脫過去與安倍的友誼

相較於過去川普的「摯友」已故前任首相安倍晉三,石破茂在川普剛當選時曾幾度想與川普會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川普甚至還先接見了安倍的遺孀安倍昭惠,被認為是「冷落石破」的表現,一度讓外界對美日領袖的友誼產生懷疑。

辰巳則認為,石破和川普的領導風格確實不同,因此會晤前確實許多人會擔心兩人能否建立良好關係。但她稱「首次會議的結果比預期的還要好。不過,在觀看會後聯合記者會的時,川普確實花了很多時間談論已故的安倍晉三,而旁邊就站著石破茂首相」,認為川普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現在的日本政治。

對此村野稱:「石破首相並不像安倍首相那樣愛打高爾夫球,跟川普總統也沒有共同愛好,但這次並沒有給人留下特別糟糕的印象。相反,川普還稱贊石破是一位強硬的政治家」。村野認為,川普肯定知道石破茂與安倍過去是政治對手,但他認為石破週遭人士將石破表述成「基於相互尊重的良性競爭」對手,讓川普不至於有不好印象。

川普過去在2019年時,曾對美日安全條約出現負面評價,認為該條約「讓美軍花費大筆費用在東亞」,而這次的聲明中,也看得出川普政府再次執政後,在國防思維上的變化。

辰巳稱:「川普總統前任期間,安倍晉三確實向美國傳達,希望日本能發揮更大作用的立場,為加強日美防務關係做了很多工作」,或許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到川普對美日安保的看法。

日本循序漸進穩定防衛費用

而在未來,日本政府也向美國承諾,計畫在2027年將防衛等支出調整為GDP占比的2%,讓美國大表歡迎。目前已宣佈2027年後將大幅加強防衛能力。然而包括川普提名的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等,都認為日本應該將占比調整至3%,其負擔沈重也讓日本各界議論。

村野則稱,日本在防衛上的,單是聲明中「2027年度之後將繼續從根本上加強防衛能力」,這種表述在目前就是非常好的妥協。他分析「因為它表明日本將繼續努力,同時又避免提及具體的數位目標。確實現在,對於長期以來防衛放用占比在GDP1%左右的日本來說,要把其提升至2%的水準是一大進展」。

不過村野也坦言,目前日圓貶值中,導致日本的購買力相對下降。他分析:「事實上,透過FMS(外國軍事銷售制度)從美國收購的設備和國產設備的價格,都上漲約1.2至1.6倍。假設現在日圓貶值的趨勢持續下去,即便在2027年度實現防衛費用占比達GDP的2%的水準,日本也無法建立起2022年底防衛整備力計畫中,原本應該實現的真正的國防能力」。

對此村野稱:「日本政府應該表明,如果保持目前的匯率水準,防衛能力達到2%的水準一事,將與按照現行計畫應該建設的實際防衛能力之間存在差距。政府並要進一步說服國民,倘若需要進一步支出,將在某些情況下才可能達到最高3%的水準」。

因此村野分析,接下來的美日「2+2」(外交與國防)會談將很重要。其中值得關注的在於「2+2」會談是在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之前還是之後舉行。他稱「同時,美方政治任命將從春天起開始陸續補缺,川普政府有可能逐漸展現出自己獨特性,並推行具體的議程」。

美日安保仍存在大量需要解決的課題,村野預估下次「2+2」會談的主要主題可能會聚焦在這些課題的進展。「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隨著川普政府內部關於國防戰略的討論逐漸成形,對其盟友的要求可能會變得更加具體」。川普與石破的首次會面後,兩人更加熟悉之餘,也將就新政權的美日安保合作一事上緊發條。

連結:专家眼中的美日关系的“变与不变” – DW – 2025年2月8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