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經濟

中國回應美國加徵10%關稅: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時任美國總統川普2019年6月29日在日本參加G20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晤。

文/voa莊志偉

針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在現有基礎上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關稅,中國商務部和外交部星期日(2月2日)先後回應,稱中方對美方此舉「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將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並將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白宮在當地時間2月1日晚間發佈事實清單,宣佈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對中美正常經貿合作造成破壞。

新聞稿稱,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基礎上,直面問題,坦誠對話,加強合作,管控分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以「答記者問」的方式稱,中方一貫立場是「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並稱中國是世界上禁毒政策最嚴格的國家之一,2019就應美方請求,成為全球第一個正式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中美禁毒合作取得有目共睹的顯著成效。

文中強調,加徵關稅不具建設性,勢必損害雙方禁毒合作,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作法。

加關稅絕非不痛不癢 中國博主歎: 川普這招比較狠

在微博上,#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的話題一度高居熱搜榜第二名,截至星期日下午,閱讀量已超過6100萬次。

擁有681萬粉絲的黑龍江軍事博主「柯洛廖夫」發文稱,美國加關稅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商品漲價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必定會推高通脹。但同時「對中國也不可能像一些人輕描淡寫的不痛不癢」。他說:「川普這招是比較狠的」。

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發文稱,中國經濟界無須驚慌,儘管從事對美出口業務的公司會歷經不同程度的困難,但多數中國廠商早已未雨綢繆,做了大量準備。他相信「最終給自己招麻煩並付出代價的將是美國自己」。

李恒青:對比前次美中貿易戰,中國回應放軟

美國「資訊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恒青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說,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的回應,對比2018年首次面對美中貿易戰時,習近平強調「以牙還牙」,並祭出對等關稅報復的態度,口氣聽來「非常的軟」。

李恒青認為,中方所謂「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實為示弱的藉口,因為眾所周知,世貿組織對於包括美、日、歐盟聯合起訴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等案件,最終都是無疾而終,毫無約束力,可說早已名存實亡。

在他看來,川普在原有基礎上對中國商品先加徵10%關稅,而非直接加到選前說過的60%,只是「起手式」,目的是要逼中國坐上談判桌。

除了關稅,中國還面臨美國國會上個月提出的撤銷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的《 恢復貿易公平法案》(Restoring Trade Fairness Act),以及許多國家虎視眈眈,想要取代中國對美出口的地位,迴旋空間十分有限。

李恒青說:「中國整體外貿形勢,應該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狀況,何況中國現在產能過剩,急需擴大出口,而不能大量的縮減,縮減太大了,以後就業壓力就更大。一環扣一環,都是中國政府這麼多年來作繭自縛的結果,目前看沒有解藥。」

宋忠平:川普以關稅推動製造業回流,不利於中國

香港宣沅科技交流中心國際問題專家宋忠平則認為,面對美國加徵關稅,中國勢必會採取反制措施,但川普對中國加稅的幅度有限,也顯示他希望中美關係有續發展,而非惡性競爭。

此外宋忠平表示,川普同時威脅要對金磚國家加徵關稅,這也可能是留了一手,要強化美國的貿易壁壘,最終目的,都是要鼓勵美國製造業回流,因此長遠來看,不利於中國。

宋忠平對美國之音說:「長期來看,川普就是為了實現工業的實心化,產業回流,擺脫對中國產業鏈的過度依賴。如果他一意孤行這麼做下去的話,川普的這個目標或許是可以實現。」

葉耀元:中國恐難回應美國新一輪關稅戰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葉耀元同樣認為,川普加稅的動機,明顯是要迫使中國展開談判,平衡兩國貿易逆差。

問題是,美中貿易逆差的現況,有相當程度,來自雙方在制度上的差異。川普希望獲得更公平的競爭關係,但對中共而言,這將迫使中國經濟更加走向改革開放,其結果甚至可能危及中共統治合法性,因此「習近平當然不願意這樣幹」。

葉耀元告訴美國之音:「說實話,(中國政府)他也不知道怎麼回應,因為他(川普)要你軟下來,中國共產黨就是最愛面子的政黨,他不能軟下來。不管是為了內在的面子,或國際上的形象,他就是要跟你硬著沖,到頭來就會變成說兩邊現在都是一個死局。」

葉耀元指出,比起關稅再加10%,更令中國政府擔憂的是美國對墨西哥產品加徵關稅,因為很多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其實都是在當地轉口「貼牌」的中國貨,因此也會對中國形成制裁。

此外,隨著川普不斷加徵關稅,中國企業對美出口的毛利率勢必降低,最後變成「賠本生意」,這也會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衝擊。

葉耀元認為,雖然中方經常警告,加徵關稅的成本將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但實際上,多數輸往美國的民生消費品,早在第一次美中貿易戰以來,就已經轉往第三地生產。因此加稅的結果,恐怕只會加快美國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放棄中國產品。

更值得觀察的是,過去中國面對美中貿易談判,還有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要求阻止芬太尼輸美,慣用「以拖待變」的方式,但這次川普就職僅11天就簽署加徵關稅的行政命令,其速度之快,將更加考驗中方如何回應。

連結:中国回应美国加征10%关税:将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voachinese.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