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軍事

《華爾街日報》社論炮轟川普:開啟了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將「關稅大棒」砸向了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發起了就任後首輪關稅攻勢。

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天發表社論「火力全開」,以「歷史上最愚蠢的貿易戰」為題猛批川普,尤其是他對「真正的對手」中國僅加徵10%的關稅,卻對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了25%的關稅,讓人們想起了那個老笑話——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朋友可能是致命的。文章分析稱,川普加徵關稅不僅有損自身汽車和農產品等行業,還會招致對方報復,更有損美國的信譽,使其很難再與其他國家簽訂新的協定。

《華爾街日報》編委會在這篇「檄文」中稱,撇開中國不談,川普對鄰國發動這場經濟攻勢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聲稱,加拿大和墨西哥「讓非法毒品湧入美國」。但其實毒品流入美國已經有數十年之久,而且只要美國人還在使用毒品,這種情況就不會改變,這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無法阻止的。

「毒品問題或許只是一種介面。」文章寫道,川普早已明確表示,他本身就喜歡關稅。川普1月30日曾表示,「我們不需要他們的產品。我們有你需要的所有石油,我們有你需要的所有樹木,也就是木材。」  川普有時的言論聽起來似乎美國根本不應該進口任何東西,仿佛美國可以完全封閉,自給自足,也就是所謂的「經濟封閉」(autarky),但這既不是現實世界的情況,也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而川普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這一點。

美國舊金山一家汽車零部件工廠。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供應鏈高度整合,實際上是一種北美產業。

以美國汽車行業為例,它實際上是一個北美產業,因為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供應鏈高度整合。2024年,加拿大供應了美國進口汽車零部件的近13%,而墨西哥的份額更是高達42%。行業專家指出,在北美生產的一輛汽車,為了讓企業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採購零部件並增值,往往會在邊境來回運輸六七次甚至更多。而且各方都從這種貿易中受益。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資料,2023年,美國汽車行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超過809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製造業總產出的11.2%,並提供了「970萬個直接和間接的美國就業機會」。2022年,美國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出口了價值754億美元的汽車及零部件,這一數字在2023年躍升了14%,達到了862億美元。 

如果沒有這種貿易,美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力將大幅下降。

區域整合已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製造戰略,不僅北美採用,日本,韓國和歐洲的車企也在利用高技能與低成本勞動力市場,來採購零部件、開發軟體並進行組裝。

結果就是,美國汽車工業產能在進口汽車,發動機和零部件增長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張。從1995年至2019年,美國汽車,發動機和零部件的進口量增長了169%,而美國國內的汽車工業能力也增長了71%。 

正如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所言:資料表明,進口增加的同時,美國國內生產也在增長。得益於這一供應鏈生態系統,美國德克薩斯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和密西根州等地的數千個高薪汽車製造業崗位才能保持競爭力,而這些崗位嚴重依賴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供應商。

汽車工業之外,關稅還將嚴重打擊美國與鄰國的農產品貿易。在2024財年,墨西哥的食品出口占美國農產品進口總量的約23%,加拿大則占約20%。由於美國法律限制了合法移民,導致勞動力短缺,許多美國頂級農場主已將業務轉移到墨西哥。如今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酪梨有90%來自墨西哥,難道川普現在要做一個「酪梨民族主義者」嗎? 

此外,美國還將遭到對方的報復。《華爾街日報》注意到,加拿大和墨西哥早已證明,它們完全有能力以最具政治影響力的方式進行報復。

就墨西哥而言,在2009年,歐巴馬政府和國會民主黨人終止了一項試點計畫,該計畫允許墨西哥長途卡車進入美國,符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作為回應,墨西哥對90種美國商品實施了針對性關稅,以向關鍵的國會議員選區施加壓力。 

這些商品包括加州的葡萄和葡萄酒、俄勒岡州的聖誕樹和櫻桃、俄亥俄州和北達科他州的果醬和果凍,以及大豆產品。

當川普在2018年的第一任期內對鋼鐵和鋁徵收關稅時,墨西哥同樣的策略取得了成效,對美國的鋼鐵,豬肉產品、新鮮乳酪和波本威士卡徵收關稅。 

至於另一邊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已承諾,將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採取「對等回擊」。 即便加拿大經濟規模較小,其GDP可能受到的衝擊會更大,但美國消費者也會感受到某些商品成本上升的壓力。 

文章認為,這場關稅還會打擊美國簽署協定的信譽度。因為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談判並簽署的《美墨加貿易協定》框架下,這一切本不應發生。如果美國連與盟友簽訂的貿易協定都可以隨意無視,那美國很難再讓其他國家願意與之簽訂新協定。

對於這場關稅衝突的前景,《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川普能獲得一些象徵性的讓步,他也許會宣稱勝利並撤回關稅。

但如果北美貿易戰持續下去,這無疑將成為史上最愚蠢的一場貿易戰。

川普的「關稅大棒」已然引發國際社會多方擔憂。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堅定的。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美方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不僅解決不了自身問題,更不利於雙方,無益於世界。

不少外媒擔心,川普此舉或為「大規模貿易戰」拉開序幕。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就在幾個小時前,川普還威脅要對另一個主要交易夥伴——歐盟徵收關稅。

英國《衛報》1日指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三個進口來源國,去年美國從這三國的進口總額高達1.2萬億美元,占美國進口總額43%和美國GDP約5%。其中,加拿大是美國原油的主要供應國,墨西哥向美國出口大量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國。中國則是電子晶片的重要出口國。

以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為基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亞洲經濟研究所去年12月發佈的推算發現,這一擬定的關稅稅率將導致美國物價上漲、工作崗位減少,到2027年,美國GDP將被拉低1.1%。其中,礦業和農業的GDP將各自被拖累1.5%,影響巨大。

安永首席經濟學家葛列格·達科(Greg Daco)建立的衡量川普關稅計劃經濟影響的模型則顯示,其最新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下降1.5個百分點,使加拿大和墨西哥陷入衰退,並導致美國國內出現「滯漲」。

連結:《华尔街日报》社论炮轰特朗普:开启了史上最愚蠢的贸易战 (guancha.c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