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聲中,魯比歐訪問巴拿馬
文/觀察者網 楊蓉
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歐開啟就任後首次外事訪問。他打破以往慣例,選擇拜訪中美洲五國,首站便是遭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收回」運河的巴拿馬。
儘管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明言,運河控制權問題不容談判,但輿論預計,這仍將成為魯比歐提出的「首要議題」。1日,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部分民眾接連第三天舉行反美示威,抗議美國揚言奪取運河一事。
據悉,魯比歐將以巴拿馬為起點,訪問包括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等拉美五國。法新社和《紐約時報》1日援引美國官員說法報導,魯比歐將於2日參觀巴拿馬運河,並與穆利諾、運河管理人會晤。
魯比歐本週四(1月30日)接受電台採訪時稱,川普已經非常明確地表示想要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因此他將在巴拿馬「討論這個問題」。
出發前一天,魯比歐也投書美國《華爾街日報》闡述此行意圖。「美國外交官忽視西半球已經太久了。」魯比歐寫道,「出於多種原因,美國外交政策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其他地區,而忽視了我們自己的鄰里。結果,我們讓問題惡化,錯失了機會,忽視了夥伴。現在這種情況將結束。」
美聯社說,通常而言,美國國務卿首次出訪目的地通常會選擇歐洲或亞洲。身為美國史上首名拉丁裔國務卿的魯比歐則在文中強調,他選擇西半球「並非偶然」。他聲稱,中國對於巴拿馬運河「有影響力」,並一直利用這類「外交和經濟杠杆」試圖控制這些美國「近鄰」,來對抗美國。
川普多次宣稱,中國在巴拿馬運河部署軍隊。魯比歐出訪前也就此渲染稱,中國可能會在任何衝突中「關閉巴拿馬運河」。「事實上,我毫不懷疑他們有應急計畫來這樣做。這是一種直接威脅。」他本周稍早接受電台採訪時說。
然而,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紐約時報》在內的美媒都指出,川普的指控並無根據。「現實情況是,自2000年以來,巴拿馬運河一直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運營。其局長、副局長和11名董事會成員均由巴拿馬政府選定,且該機構獨立運作。」CNN一篇分析寫道。
美媒提到,一家註冊在中國香港的公司確實在巴拿馬運河兩端運營兩個港口,但管理運河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巴拿馬人,企業獲得港口運營合同要獲得巴拿馬政府批准。雖然CNN認為中國在拉美的投資「令人擔憂」,但也不得不承認,「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在巴拿馬開展軍事活動」。
「政客」新聞網1日報導說,川普的態度引起了不少巴拿馬人的反感。1975年起就在巴拿馬運河工作,2012年至2019年間還曾擔任運河管理局局長的豪爾赫·基哈諾(Jorge Quijano)表示,他特別反對中國對運河施加危險影響的說法,「我管理了運河七年,從未得到過任何中國人的指示」。
巴拿馬前總統、現運河事務部部長、運河管理局董事會主席阿裡斯蒂德斯·羅約(Aristides Royo)也對川普的指責表示抗議。「中國政府對巴拿馬運河的治理沒有任何影響,完全沒有。」
綜合法新社和俄衛星通訊社等1日報導,在魯比歐訪問前夕,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部分民眾接連三天舉行反美示威,抗議川普威脅要奪取巴拿馬運河一事。包括大學生和教師在內的示威群眾焚燒川普及魯比歐的肖像、美國國旗,期間示威者和防暴員警起衝突,員警發射催淚彈驅散群眾。
在1月30日新聞發佈會上,穆利諾表示,美國政府尚未向巴方提供其收集到的有關中國控制運河的任何證據。他還說,他不會和魯比歐就運河控制權問題展開談判,「運河屬於巴拿馬」,但願意討論移民和打擊販毒問題。
川普自去年11月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多次聲稱巴拿馬運河是所謂「美國重要國家資產」,還揚言將不排除使用軍事手段讓巴拿馬「歸還」該運河。但在羅約等人看來,川普的威脅是一種為了達成交易的「虛偽的商業伎倆」。
輿論普遍認為,川普試圖通過採取極端的談判立場,施壓巴拿馬降低美國貨物過航的費用或在移民問題上加強合作。有知情人士告訴美媒,川普特使已向巴拿馬提出,讓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船隻免費通過運河。
事實上,從文化影響上來看,巴拿馬向來和美國比較親近。「政客」新聞網提到,總統穆利諾去年上任時還打算與美國合作,解決非法移民問題,希望和美國保持良好關係。然而,川普的言論卻讓許多巴拿馬官員覺得被誤解。
尤其是對於巴拿馬人而言,運河是個特別敏感的話題,因為其成功運營一向被視為該國良好治理的典範,也和國家榮譽感掛鉤。「如果真是想打擊一個小而親美的國家,(川普)他算是找到了方法。」美國前駐巴拿馬大使約翰·菲利(John Feeley)說,「如此談論運河很傷人。」
有觀點認為,巴拿馬是受到美國政府「反華情緒」波及。英國《金融時報》1日直言:「巴拿馬陷入了一場激烈的地緣政治鬥爭,它的窘境讓人看到了其他從全球化中獲利並希望保持中立的國家,如果受到華盛頓反華情緒的影響,可能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