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

在與韓國共用海域,中國將其主權主張常態化

在韓國國防部提供的這張照片中,2016年6月10日,中國漁船出現在韓國江華島周圍的中立水域。

文/voa克利斯蒂·李

分析人士稱,韓國應加大努力,防止中國將其對兩國共用水域有爭議海域的主權主張常態化。

分析人士說,中國在南中國海這樣做已行之數十年,在那裡使用所謂的灰色地帶戰略對廣闊的海洋領土提出主權主張,但該區域幾個鄰國對中國的主張提出異議。

中國最近在與韓國共用水域的活動促使分析人士發出警告。他們聲稱,北京正在對首爾重施故伎。

首爾的《朝鮮日報》(The Chosun Daily)報導,韓國官員本月早些時候說,中國在韓國以西有爭議的海域建設了一個鋼結構。

《朝鮮日報》說,韓國情報機構使用偵察衛星在上個月發現了這個結構,估計其寬度和高度都超過50米。

這個結構被發現在有爭議的黃海的「臨時措施區」(PMZ)。韓國稱黃海為西海。該區域位於中國和韓國兩國專屬經濟區重疊的地方。

該區於2001設立,以管理對該區域的重疊主張。在爭議被解決之前,在該區域建設任何設施,或者進行與捕魚無關的活動都被禁止。

中國去年4月和5月在附近的一個區域建立了兩個類似的結構,引發了韓國的抗議。

「灰色地帶戰略」

「很可能最近的行動同一個灰色地帶戰略有關,該戰略以長期強化其主張的方式緩慢侵蝕這一區域,」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亞太安全事務專家和講師特倫斯·羅裡格(Terence Roehrig)說。

「灰色地帶戰略的目標是緩慢地迫使目標國家接受該區域的新常態。首爾必須確保這種情景不會發生,方式是繼續申明己方立場並堅持通過談判解決這些水域的劃界問題,」 羅裡格接著說。

「中國將黃海看作是其安全的關鍵區域,是進入中國內陸的可能門戶。很有可能的是,最終這些結構或許會有某種軍事用途,」他補充說。

灰色地帶戰術通過准軍事脅迫模糊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界限,目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削弱對手。中國的戰術包括建造人工島嶼和侵入行動,不斷挑戰可容許的界線,以投射軍力和控制海上航線。

「這一事件表明,中國現在正在對韓國使用其在南中國海使用的相同的戰略,」澳大利亞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 東南亞安全專家、研究員阿卜杜勒·拉赫曼·雅科布(Abdul Rahman Yaacob)說。

根據雅科布的分析,從1990年代初,中國就使用灰色戰略在南中國海建造民用設施。他說,中國當時在米斯奇夫礁設置建築物,稱他們的目的是為漁民提供支援。米斯奇夫礁是中國所說的美濟礁,位於斯普拉特利群島、也就是中國所說的南沙群島。

「我們現在知道,米斯奇夫礁已經被變成一個人造島上的一個軍事基地,」 雅科布說。

目前,中國在其在米斯奇夫礁上建造的一個人工島上設立了一個軍事基地。抗議中國軍事集結的多個國家也對米斯奇夫礁有主權聲索。

前美國印太司令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上將2022年曾說,中國似乎已在美斯奇夫礁完成了飛彈庫、飛機庫、雷達系統和其他軍事設施的建設。

亞太戰略中心(Center for Asia Pacific Strategy)副總裁大衛·麥克斯韋(David Maxwell)說,中國可能希望獲得「海底的礦產權,並能在該地區自由通行,以便控制該地區靠近韓國的商業和活動的流動。」

他繼續說,該地區的持續結構可能會影響韓國和美國的海軍行動。

「尤其是對韓國,但也包括美國、日本和其他盟國來說,重要的是,不能讓中國將其活動常態化」 麥克斯韋說。「那就是它想做的–將其存在常態化,以便能宣稱這是其主權領海。」

作為對韓國抗議的回應,中國去年說,這些建築物是對捕魚活動提供支援。黃海是中國的一個重要漁場。

「當然很可能這些建築物被用來為捕魚活動提供支援,」 中國海洋研究所(China Ocean Institute)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研究中國海洋政策的教授塔比莎·格蕾絲·馬婁裡(Tabitha Grace Mallory)說。

「在PMZ單方面建設這些建築物本身,就具有不必要的挑釁性,」她說。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星期二告訴美國之音(VOA),他「對此並不瞭解」。他說,「我要指出的是,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國家,一貫按照法律和法規進行遠洋捕魚和海洋科學活動。」

利用政治亂局

一些分析人士說,中國可能會利用首爾的政局在有爭議的海域架設建築物。

此次架設恰逢韓國總統尹錫悅短暫宣佈戒嚴後引發的政治混亂。

「中國正在説明製造韓國的政治混亂,以便能夠在韓國專屬經濟區內開展這些活動」並「不受懲罰地為所欲為」,麥克斯韋說。

其他分析人士則不確定這兩起事件是否有關聯。

「我不知道這是否與利用韓國的政治動盪明確有關,」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韓朝基金會(SK-Korea Foundation)主席呂寅曄(Andrew Yeo)說。

「但北京可能正在測試韓國在海洋主張爭議上的政治決心,特別是如果我們預計川普政府將敦促首爾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來在印太地區應對中國威脅,」呂寅曄繼續說道。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亞太安全主席派翠克·克羅寧(Patrick Cronin)表示,北京不想對韓國施加太大壓力,儘管它有機會這樣做,因為「中國有興趣與韓國建立健康的關係,特別是在它認為將有一個更聽話的政府的時候。」

克羅寧指的是主要反對黨民主黨領袖李在明,他被認為是親中派人士,有機會參加下屆總統選舉,如果憲法法院裁定支持尹錫悅的彈劾,選舉可能在幾個月後舉行。

連結:分析人士:在与韩国共享海域,中国将其主权主张常态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