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際社會

緬甸電詐園區延燒中國輿論 受害者親屬展開罕見的草根活動求助

2025年1月7日,被綁架至泰緬邊境電信詐騙園區的中國演員王星,經過女友公開求援後被泰國警方救出,並與一名泰國員警握手致謝。

文/美國之音

綁架和跨境救援的情節具備了動作片劇本的要素,但22歲的中國演員王星並非以演員或明星身份出演,他在現實中被一份工作機會欺騙來到泰國,成了緬甸妙瓦底電詐園區的受害人。

王星的經歷引爆中國輿論,即使人已經被解救返國,但越來越多類似的失蹤案浮上檯面。中國網民們更質疑,在「春風吹又生」的緬甸電詐園區中存在中國「國家角色」。

在王星案的過程中,其女友嘉嘉梳理了王星失聯的時序,公開他被綁架的過程細節,在社交媒體上發起呼籲、標記王星合作過的大牌演員,擴大話題影響力。嘉嘉的做法引起廣泛關注,促使中國政府在強大民意的壓力下與泰國警方合作救出王星。

路透社指出,不同於王星在家鄉有一位強而有力的發聲者,大多數被欺騙、被拐賣的中國人的家人,一直在低調的等待中忍受煎熬。

王星也透露與他在園區一起的還有幾十名中國人,周邊建築裡可能還有更多人受困的可怕景象。

王星被綁架到緬甸妙瓦底的醜聞曝光後,其他仍被關押在緬甸詐騙園區的中國人的親屬,也開始在社媒上發佈關於他們家人的案件細節。他們將資訊集中在一份名為「星星回家計畫」的谷歌文檔上,希望借此獲得關注。

在幾天之內,這項罕見的基層努力已收集了近1800名中國公民被拐賣的名單。這些人的親屬說,他們是從中國和泰國的邊境地區被販運到緬甸的。

自從緬甸軍方在2021年政變奪權以來,在不斷擴大的內戰和混亂之中,詐騙園區在緬甸激增,在其中工作的人們經常受到殘酷對待。

聯合國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成千上萬的人被販運到東南亞各地的詐騙中心,他們詐騙世界各地的人。運營這一行業的犯罪組織每年從中獲取數十億美元的利潤,其中許多犯罪組織具華裔背景。

路透社報導,受害者親屬草根運動的組織者稱,已將統計資料交給中國當局,成為對中國受害者的詳細普查資料。

在上星期一份不同以往的聲明中,中國公安部表示,將打擊詐騙團夥,「全力協調解救被困人員」。

本週二(1月21日),中國官媒表示,中國、緬甸和泰國的官員在中國昆明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就剷除緬甸的電詐中心「達成了共識」。

北京曾在2023年採取行動打擊緬北地區的詐騙團夥,當時有數萬名涉嫌參與非法活動的中國公民被捕。反人口販運的組織稱,這反映了中國將被販運者主要視為犯罪嫌疑人、而非受害者。

「很難獲得被販運到詐騙園區的中國人的確切數位,」」反人口販賣組織「憫研顧問」(Humanity Research Consultancy)的創始人江玉敏(Mina Chiang)表示。

受害者家屬:中國警方拒絕立案

路透社根據「星星回家計畫」文檔,聯繫並採訪了四名在緬甸失蹤人口的家屬。由於害怕激怒當局和影響救援,他們都不願意透露姓名。

路透社指出,在該份文檔中收錄的近1800名受害者中,約93%是男性。平均年齡為27歲,大多數在15歲至45歲之間。他們大多數因為經濟困境被誘騙至詐騙園區。

根據路透社對這份文檔的分析,大約一半的家屬表示,他們無法向當地警方立案。此外,中國法律不將男性視為人口販運的潛在受害者。

「我一開始想向警方報案,但他們說失蹤人口報案只適用於婦女和兒童,」一名婦女說。她丈夫因為需要還債,在接受了一份工作邀請後失蹤。

另一名失蹤22歲電工的妻子說,中國警方告訴她,因為他帶著護照出行,他們不能接受關於他失蹤的報案。

幾名失蹤男子的親屬表示,他們希望這些案件引起的關注,能促使中國政府採取行動,讓人口販運受害者回家。

連結:缅甸电诈园区延烧中国舆论 受害者亲属展开罕见的草根活动求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