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拜登到川普:美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將如何佈局?
文/RFA記者唐緣媛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會超越美國」。對此,中國外交部本週二迅速做出回應。與此同時,華盛頓近期多次收緊高科技出口管制,令外界關注川普就任後,相關對華政策是否將被延續。
本週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就媒體提問美國總統拜登週一發表的「中國永遠不會超越美國」言論作出相對克制的回應,並未沿用以往的戰狼式表態。郭嘉昆表示:過去四年,中美關係雖有起伏,但總體保持穩定。在兩國元首的引領下,雙方開展了對話與合作,恢復並新建了20多個溝通機制。他強調,中方將始終堅決維護主權,對美方的錯誤行徑進行有力反制,同時呼籲美中「平等相待」、「不能挑戰紅線」,並應加強對話合作。
綜合國際媒體報導,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於本週一在國務院發表了外交告別演說。他表示,在過去4年的執政期間,美國在與中國的長期競爭中,比此前佔據了更有利的戰略地位。他還提到,儘管專家曾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國,但這樣的情況不會發生。拜登強調,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軌跡,「中國永遠不會超過美國」。
針對拜登政府的政治遺產及其「中國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的言論,美國華盛頓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美國在與中國競爭方面確實比4年前更具優勢。然而,這一優勢的背後不僅得益於拜登政府的治理,也與中國國內經濟狀況不佳密切相關。
她指出:「不可否認,美國在與中國競爭中的地位較4年前更有優勢。這部分歸因於中國所面臨的結構性經濟挑戰,同時也得益於拜登政府為增強美國綜合實力所做的投資。至於美國能否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以名義GDP衡量),或在其他多項指標上作為整體最強國家,仍將取決於中國的政策選擇以及美國未來的政策走向。」
而喬治城大學美中全球議題對話專案研究員、曾在白宮擔任中國事務高級顧問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則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本台記者,拜登政府執政期間,與中國的競爭存在「得分項」,但也存在「失分項」。
韋德寧說:「首先,拜登政府在恢復盟友關係上做得很好,包含和菲律賓、澳大利亞、日本與韓國。……但是,美軍戰力在印太地區存在短缺,戰艦武器缺乏和導彈不足的問題沒有得到處理。美國陸軍招募人數下降,美軍規模是二戰以來最小。美國造船的技術也跟不上中國,建造的速度差距大概是1比100。……雖然美軍和解放軍相比依舊存在實力優勢,但在拜登政府任內,兩國的實力差距正在縮小。」
卸任倒計時 拜登政府持續收緊高科技出口
在週一的告別講話中,拜登還提到,其任內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實施了關稅措施,並通過出口管制和限制,防止中國利用先進技術和敏感性資料對美國構成威脅。
隨著拜登總統即將卸任,華盛頓近幾個月頻繁出臺了多項與科技圍堵相關的進出口禁令。本週一,白宮宣佈了一項新的限制措施,將人工智慧(AI)先進處理器的出口限制從原本主要針對中國擴大至覆蓋全球大部分地區。此舉引發了美國科技巨頭的強烈反對,其中,AI晶片龍頭企業英偉達(Nvidia)明確批評這一政策,稱過度干預可能危及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和技術進步。
然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週一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他預計上述限制措施的核心部分將在川普政府得以延續,美國新一屆政府僅會對一些細節作出微調。蘇利文進一步解釋說,美國兩黨在應對中國追求先進技術引發的國家安全問題上已形成高度共識,而新規的目的是鞏固美國在前沿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並確保由美國技術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的發展。
川普上任 「小院高牆」將被如何調整?
那麼,美中之間的高科技貿易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呢?對此,韋德寧認為,拜登政府針對關鍵技術實施的「小院高牆」貿易保護措施正變得愈發寬泛。這種做法在具體落實時,不僅讓美國企業感到壓力,也令外國盟友面臨執行難題。因此,川普政府可能需要在相關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明確哪些產業和技術應被納入限制範圍。
韋德寧表示:「最有效的出口限制應具備範圍狹窄且針對最關鍵技術的特點。拜登政府的‘小院高牆’問題在於,‘院子’越來越大,‘牆’越來越高。這種廣泛的制裁政策讓美國的盟友難以配合,比如日本和韓國就不太願意完全跟進。因此,川普政府需要重新調整這些限制措施,以確保其更具可行性和邏輯性。」
美國華盛頓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問題專家何天睦(Timothy Heath)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則指出,美中之間涉及國家安全和重大經濟利益的貿易可能會在新政府上任後面臨中斷,然而兩國的貿易關係不會完全「脫鉤」。
何天睦表示:「涉及潛在國家安全影響的商品和服務(如先進技術),或對經濟成功至關重要的產品(如電動車),可能會經歷重大中斷。然而,兩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過於緊密,不可能完全停止貿易或實現‘脫鉤’。儘管貿易量可能會減少,貿易模式可能因企業將生產外包至協力廠商國家而發生變化,但兩國之間的貿易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