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事

網路戰與心理戰結合:中國試圖依靠「認知域作戰」擴大主導地位

一名男子在投射的代碼背景前使用電腦。

文/voa塞爾丁

中國推動發展世界一流軍隊的努力不僅限於常規和核能力,美國官員警告稱,北京正在將資源投入到心理戰和網路行動的結合體中。

北京稱之為認知域作戰(CDO),其目標是影響中國對手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目標是從普通公民到高級官員的所有人。

根據五角大廈星期三(12月20日)發佈的《中國軍力報告》(China Military Power),中國「認為控制現代戰場的資訊頻譜是衝突初期資訊主導地位的關鍵推動因素」。

「解放軍可能打算將認知域作戰用作一種不對稱能力,以阻止美國或協力廠商參與未來的衝突,或作為一種進攻能力來塑造觀念或分化社會,」這份報告說。報告還補充說,對於中國軍官來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戰爭的最高境界。」

五角大廈的報告沒有說明北京為這些努力撥出了多少資金,但表示解放軍在過去六年中花了部分時間研究如何結合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來製作深度偽造和其他材料,以誤導美國公眾。

報告還表示,中國已要求百度、阿裡巴巴和華為等一些領先的科技公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來製作更好的音訊和視頻,以及更令人信服的文字和圖像。

成與敗

然而結果好壞參半。

美國情報官員一再指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試圖動用得到人工智慧增強的影響力行動。

不過,有些努力被描述為拙劣的。

「品質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可信,」一位美國情報官員當時說。

科技巨頭微軟發現,此前北京方面製作「引人注目的內容」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內容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仍存在疑問。

美國情報官員還表示,北京的影響力努力受到了阻礙,他們稱中國情報部門很難像俄羅斯等其他美國對手一樣瞭解美國人的心理。

中國一再否認此類指控,指責美國賊喊捉賊。

「一段時間以來,美方出於地緣政治目的編織散佈各種‘中國駭客威脅’虛假資訊,」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本月早些時候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美國之音(VOA),回應與中國有關的名為「鹽颱風」(Salt Typhoon)的組織入侵美國電信公司的指控。

「美國必須停止對其他國家的網路攻擊,停止利用網路安全問題抹黑誣陷中國,」他補充道。

不過,美國官員警告說,中國的心理戰和網路戰行動取得了驚人的成功,最引人注目的是名為「伏特颱風」(Volt Typhoon)的駭客組織的攻擊。

美國網路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局長簡·伊斯特利(Jen Easterly)表示, 「伏特颱風」一直在「努力嵌入、潛入我們最敏感的關鍵基礎設施,目的不是為了進行間諜活動,而是為了在台灣海峽發生重大危機時造成破壞或干擾」。

「引發社會恐慌」

「在這個世界裡,亞洲的戰爭可能會對我們全國產生非常實際的影響……管道、水利設施、交通樞紐、通信設施都會遭到攻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引發社會恐慌,並阻止我們凝聚軍事力量和公民意志的能力,」伊斯特利在本月初的一次線上網路會議上補充道。

伊斯特利表示,美國網路團隊已與私營部門的公司合作,將「伏特颱風」從他們的系統中移除,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認為迄今為止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伊斯特利說。

五角大廈官員也表達了同樣的關切。

「我認為我們開始看到更多重點被放在認知域……不僅重點關注我們的領導人,而且還關注民眾,這不僅會腐蝕我們現有的機構,而且坦率地說,很難預防和遏阻,」負責特種作戰和低強度衝突的國防部助理部長克里斯多夫·邁爾(Christopher Maier)說。

邁爾在星期三華盛頓的一次活動中回答美國之音的問題時說,中國和俄羅斯等其他對手「將變得更加咄咄逼人。他們將冒更大的風險」。

「他們會試圖用,坦率地說,我們認為完全不合適而且具有威脅性的方式向我們的民眾傳達資訊,」他說。

但邁爾質疑這種策略最終是否會產生預期的效果。

「資訊工具在與實體行動相結合並以更具戰術性的方式使用時最有用。這是中國和俄羅斯有可能做的事情,」他說。「但這些效果往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他說,現在美國已經警覺,中國和其他國家可能更難取得更多成功。

「我認為他們會看到一些對他們所認為的弱點加以利用的機會,」邁爾說。他還補充道,「我不確定這些是否像他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連結:网络战与心理战结合:中国试图依靠“认知域作战”扩大主导地位 (voachinese.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