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

台灣總統過境美國之際,美日菲擬聯手防止中國趁機擾台

台灣總統賴清德11月30日參觀亞利桑那戰艦紀念館,向珍珠港事變殘骸默哀與致敬。

文/voa向淩

在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夏威夷訪問太平洋盟邦之際,媒體報導,美國和日本準備就「台灣有事」制定第一個聯合作戰計畫。專家認為,美日菲都面臨政局變動,需要對中國展現威懾力,以防止其趁機進行軍事干擾,擴大其影響力。

台灣總統賴清德11月30日展開為期7天的訪問,預計先過境夏威夷停留兩晚後,前往馬紹爾群島、吐瓦魯,緊接過境關島一天,再至帛琉訪問,而北京對賴清德過境美國一事表達強烈反對的立場,再次造成台海局勢可能升溫的緊張感。

對此,美國近期動作連連,例如11月29日批准對台灣出售包括F-16戰鬥機等3.85億美元武器,以及可能與日本共同制定首個針對台海緊急情況的聯合作戰計畫。

日本《共同社》11月24日引述不具名美國和日本知情人士的消息說,依照這項在「台灣有事之際」的計畫,美國將在日本西南方鹿兒島縣與沖繩縣的南西諸島,還有菲律賓部署飛彈部隊。報導稱,美軍計畫將一個裝備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的「海軍陸戰隊濱海戰鬥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部署至從鹿兒島縣、沖繩縣延伸至台灣的島鏈上。一旦有危機迫近,美軍將在有人島嶼上建立臨時基地。處理太空、網路和電磁波事務的一支美軍部隊,則會駐紮菲律賓。

對此,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皮特·阮(Pete Nguyen)少校26日在回應美國之音駐五角大廈記者許甯詢問時表示,《共同社》的報導並未指明美國正在設立飛彈基地,而是援引不具名官員的說法,指美國準備在某個假設情況下建立飛彈基地。

「無論如何,我們不會證實文章中的任何內容。對於在日本建立飛彈基地,我們沒有任何可公佈的資訊,也不會對假設情況進行猜測。我們將繼續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和《台灣關係法》。」阮少校說。

另一方面,日經亞洲(Nikkei Asia)11月25日報導,為應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一月就職前,中國可能在印太區域帶來威脅,美軍三艘航空母艦將於近期部署亞洲,其中一艘上周已抵達日本。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認為,美國透過這項消息向中國傳遞戰略訊號,警告中國不要藉由美國選舉後的權力移轉過程輕舉妄動,特別是在台灣總統賴清德訪問太平洋盟邦以及過境設有美軍基地的夏威夷與關島的時刻。

他告訴美國之音:「由於11月底、12月初我們台灣總統賴清德也準備啟程訪問幾個太平洋重要的盟邦,按慣例,中國一定會有一些動作,並依照賴總統與他國的互動決定動作的大小。」

詹祥威指出,美日的陸軍與陸上自衛隊為核心的山櫻演習12月即將登場,加上日本與菲律賓7月正式簽署了互惠准入協定(RAA),日本在支持美軍的行動上擁有更多的彈性。他表示,此時針對台海的聯合作戰計畫進行思考與制定,是整體印太戰略佈局下的戰術設定。

美政權交替碰上日菲政局不穩 中國可能混水摸魚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葉紘麟認為,拜登在卸任前加碼援助烏克蘭,在亞太也採取積極作為,很可能希望設下「定海神針」,避免其烏克蘭與亞太政策被川普政府推翻。他指出,除了美國政權交替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敏感性,與台海局勢相關的日本與菲律賓政局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日本與菲律賓的內政都有相當的不穩定性,尤其日本在眾院改選後變成一個少數政府,在這種內政不穩定的狀況之下,就很可能刺激中國`混水摸魚',在台灣海峽、東海與南海擴大實質影響力。」他對美國之音說。

葉紘麟表示,中國海軍與武警近期加重在台灣海峽的騷擾,導致美國必須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以達成嚇阻中國持續擴張影響力的意圖。

東京都市大學助理教授伊藤隆太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日本和美國近期更加積極地共同演習重點都是加強彼此部隊之間的互通性,雙特別是針對台海與南海的灰色地帶應對有進一步的,遏制中國的擴張行動。他指出,中國意圖改變台海、東海、南海現狀的意圖愈來愈明確,加上中國近期強化對台灣主權的施壓,台海局勢最為緊迫,除了拜登政府可能希望設下亞太議題的方針,在地緣安全上有最直接相關的日本與菲律賓也積極地適應配合新的「陸戰隊濱海團」,達到三方協調。

日菲須全力支持濱海戰鬥團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日本自衛隊在這項作戰計畫中將主要參與後勤支持,特別是提供燃料與彈藥供應。與此同時,美軍計畫在菲律賓部署一支具備遠端打擊能力的「多域作戰」特種部隊,強化在東南亞的前沿軍事存在。

當被問及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巴迪亞(Francel Margareth Padilla)一旦台灣發生緊急狀況,美軍是否可依據「加強防務合作協定」(EDCA)在菲律賓戰略據點部署飛彈時,巴迪亞表示,任何與其他國家的接觸,都是菲律賓武裝部隊(AFP)緊急應變計畫的一部分,台海衝突也包括在內。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表示,依據美日安保條約,進行遠東區域安全防衛工作的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三遠征軍,而新編制的海軍「陸戰隊濱海團」將達到更精確有效作戰效率。

他說:「6月開始在沖繩的海軍陸戰隊也啟動向關島移防的任務,主要目的就是在減輕沖繩整體的負擔,而沖繩濱海戰鬥團制空制海任務的物件,顯然就是針對可能對台發起侵略作戰的中國解放軍。」

詹祥威指出,在實際任務中自衛隊對濱海戰鬥團的支持依然有待觀察。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葉紘麟表示,該作戰計畫是針對台灣有事,那麼台灣理應參與美日菲的共同防衛作業,否則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缺乏共同演練經驗的軍隊可能讓聯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他說:「台灣的問題在於和美國、日本之間沒有邦交和盟約,台灣軍隊一直以來也沒有和美軍和其他國家有共同演習的機會,一但發生軍事衝突,台灣軍隊如何和美軍、日本自衛隊共同作戰會是很大的問題。」

葉紘麟認為,雖然台灣參與共同演習必然引起中國很大的反應,但觀察朝鮮人民軍投入烏克蘭戰場後反而拖累俄軍的事實看來,台灣的參與是美日菲需要共同思考的課題。

仍須防範中國誤判與擦槍走火

有關這項計畫的報導發佈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11月25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以台灣問題為藉口,強化地區軍事部署,挑動緊張對抗,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台灣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葉紘麟表示,美國和中國長期以來都相互試探對方的紅線,而中國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在美國態度強硬起來的時候就縮手了,尤其是在川普有意提高中國關稅的壓力、討論取消中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前提之下。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詹祥威認為,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中國在此刻特別容易因為內部問題導致須採取更強硬的作為。他指出,據悉中國對國防部長董軍展開調查,一定程度反映了當前解放軍的指揮溝通問題。

詹祥威說:「在指揮不通暢的情形下,一線部隊可能被迫面臨在未有命令給予情境下做出決定,一定面臨此種情況,往往會選擇甯左勿右、寧緊勿鬆的基調,避免日後被清算。所以在前線就很容易會形成誤判、擦槍走火。」

詹祥威提醒,在包含台美日海巡與中國海巡的互動等戰術層面上須更加謹慎,避免誤判與擦槍走火。

連結:台湾总统过境美国之际,美日菲拟连手防止中国趁机扰台 (voachinese.com)